可能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智能手机用户而言,可折叠手机其实还是比较陌生。虽然你会反驳说,折叠手机、三折叠早就量产,推出了N代多款机型。不过多数情况下,它们依然是个小众市场。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可折叠手机的技术含金量。
![]()
如果说可折叠手机孕育着一次电子消费产品的革新的话,那么可弯折的电池,则会在更大维度更深远地掀起另一种革新,不对,是另一种全方位的革命。
商业消费市场上,下一个科技革命已经凸显端倪,即将来袭,即将席卷我们整个科技消费市场、电子市场和电动市场等所有需要用电池的市场。它就是固态锂电池技术。机智客看到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目前,这个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它为发展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思路。
要问咱们中国团队这个科研成果有多大?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去理解它的重要性,得先从当前锂电池多年的问题说起。锂电池已经被广泛用于当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同时,我们也在受它的电池密度、安全问题的制约。因此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方向:固态锂电池就被提升了日程。
虽然固态锂电池能极大解决当前锂电池储能技术的两大问题,但也不意味着它就没难题。一直以来困扰科学家的难题就是:传统固态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离子传输阻力大、效率低,严重制约其实际应用。
我国团队,经过刻苦攻关、披荆斩棘,终于制备出了一个新的材料,能解决固-固界面接触不良的问题,它是利用了聚合物分子的设计灵活性,并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和具备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而且是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的界面一体化。
而且这种新研发的新型材料不仅具备高离子传输能力,还能在不同电位区间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当然还有更惊喜的,一如机智客本文的标题所述,根据相关科研人员的介绍,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抗弯折性能,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当将其作为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达86%。
想想看,抗弯折性能啊,多大20000次的弯折,如此爆表。可折叠电池的逆天程度,比三折叠手机这样的产品都让人叹为观止。试想,我们什么时候见过可折叠的柔性电池?机智客觉得,相比于电子产品本身,电池的折叠需求和可能性小得多,但它却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颇具划时代的惊天巨浪:柔性电池带来的空间占用尺度,可能会孕育出研发更小巧更强劲的电子产品、智能设备乃至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巨大无比的市场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