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台北士林官邸的深夜,病榻上的老蒋攥着蒋经国的手,气若游丝说出的临终遗言,竟让宋美龄后来哭到几乎晕厥——他到死都不肯放过被关了二十多年的张学良。
![]()
这俩原本能成“铁哥们儿”的人,咋就闹到一个至死记恨、一个被关半生的地步?
蛰伏夺权:老蒋的“帝王心术”
1925年孙中山先生走后,国民党内部那叫一个乱,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许崇智四个人抢着挑大梁,压根没人瞧得上当时的老蒋。
那会儿他既没硬背景,手里也没实权,在军中就是个“透明人”,开会都得坐在角落。但老蒋这人,最会“憋大招”,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时,他躲在一边闷头搞人脉、攒力量,就等机会上门。
![]()
后来廖仲恺被人设计害死,胡汉民被挤兑得逃去国外,许崇智也被赶出广州,就剩个汪精卫还能跟他掰掰手腕。
可没过多久,汪精卫居然投靠了日军,这下老百姓骂声一片,老蒋瞅准时机,打着“救国救民”的旗号到处拉拢人,一边建南京政府,一边跟武汉政府对着干。
咱说句实在的,老蒋这手段是真够“溜”,没用几年就把国民党的大权攥在了手里,坐上了他盼了半辈子的“宝座”。
掌权后的老蒋,野心跟吹气球似的往大了涨,一门心思想建“蒋家王朝”,谁跟他意见不一样,他就想把谁清出去。当时他觉得地方军队最碍眼,我党那会儿还没多少兵力,在他眼里就是“软柿子”,所以他把全部精力都砸在了中原大战上。
![]()
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这些地方军阀也不傻,看出了老蒋的心思,干脆联合起来跟他对着干,这时候关外的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就成了两边都想抢的“香饽饽”。
义结金兰:从惺惺相惜到倚重
李宗仁最先动手,给张学良发了封电报,邀他加入反蒋阵营。
老蒋得知后,夜里都睡不着觉——东北军这些年在关外闭关整训,买了不少先进武器,早就不是当年的“杂牌军”了,真要是帮李宗仁,自己说不定就得栽跟头。可让老蒋没想到的是,张学良居然没答应,就搁那儿观望,这到底是为啥?
![]()
其实张学良也有自己的难处:老爹张作霖刚被日军炸死后,他是被手下推着上位的,东北内部各方势力盯着他的位子,日军在边境虎视眈眈,北伐军又步步紧逼,他要是贸然站队,东北说不定就得乱套。
就因为张学良没掺和,老蒋的压力小了一大半,他开始逐个瓦解对手:冯玉祥的西北军穷得叮当响,老蒋随便给点好处,就收买了韩复榘、孙殿英这些得力部下,西北军直接散架;阎锡山的晋绥军本来就没多大野心,老蒋用了点政治手段,就把他拉到了自己这边;最难缠的李宗仁,老蒋没客气,直接用军事手段把桂军打回了广西。
解决完这些对手,老蒋把目光又投向了张学良。他知道东北军大多是绿林出身,最看重“义气”,所以玩了招“感情攻势”,主动提出要跟张学良结拜。
![]()
张学良那会儿也佩服老蒋——毕竟老蒋连着打了好几场胜仗,在他眼里就是“有本事一统江山的人”,加上老蒋说得情真意切,他当场就感动了。
没多久,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自愿接受国民政府管辖,那段时间俩人好得跟一家人似的,老蒋喊他“汉卿”,他叫老蒋“大哥”,谁能想到后来会反目成仇?
西安事变:一场兵谏埋下的终身囚禁
老蒋忙着收拾地方军阀时,我党已经慢慢壮大起来。他不管东北边防有多重要,非要让张学良把东北军大部分兵力调进关内,帮他打内战。
张学良也是实在,记着“效忠大哥”的诺言,不管手下怎么劝,硬是把东北军主力拉进了关内。可这一调,东北兵力就空了,日军瞅准机会,轻轻松松就占了东北三省。
![]()
东北沦陷后,张学良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煎熬:一边是老蒋对他的“信任”,一边是老百姓骂他“不抵抗将军”,战士们抗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他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再跟着老蒋打内战了,得抗日!于是他跟杨虎城将军一起,策划了“西安事变”,把老蒋扣了下来,逼着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老蒋为了保命,只好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张学良当时压根没想着要夺老蒋的权,他觉得只要抗日能开始,自己就算受点惩罚也没啥,等事儿过了,他跟老蒋还能像以前一样。
![]()
可他忘了,老蒋这人最记仇,也最猜忌,“西安事变”这一下,彻底把俩人的情分断了。那会儿宋美龄还亲自去西安谈判,她跟张学良是老相识,俩人都留过学,平时经常写信聊天,关系好得很。
张学良见宋美龄来了,还挺放心,坚持要护送他们回南京,宋美龄当时感动得不行,拍着胸脯说:“汉卿你放心,我保证你能平安回西安。”
可刚到南京,老蒋就变卦了,直接把张学良软禁了起来。这一禁,就是五十四年。期间宋美龄没少劝老蒋,其他将领也为张学良求情,可老蒋就是不松口——一开始说判十年,十年到了又把张学良秘密送到台湾,接着关。
张学良也试着求过情,老蒋生日时,他送了块表,意思是“时间到了,该放我了”,结果老蒋回了他一根手杖,意思是“你身体不好,就在附近散散步,别想着出去了”。
![]()
临终秘嘱:不放张学良的真正盘算
1975年,老蒋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大限快到了,赶紧把蒋经国叫到病床前,交代临终遗言。
别的事儿他都没多啰嗦,唯独在张学良的事儿上,他抓着蒋经国的手,一字一句地说:“绝对不能放张学良!东北军那些老部下还认他,他在东北派系里影响力太大,一旦放虎归山,咱蒋家的江山就不稳了,他说不定还会把怨气撒在你身上!”说完这话没一会儿,老蒋就咽气了。
蒋经国把老爹的遗言告诉宋美龄后,宋美龄当场就哭崩了——手里的茶杯“哐当”掉在地上,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哭到最后都站不住,得靠人扶着。
![]()
她哭啥?哭的是自己辜负了张学良的信任,哭的是老蒋记恨了一辈子,到死都不肯松口,哭的是自己这些年的劝说都白费了。她原本以为,时间长了,老蒋能把这恩怨放下,可没想到,老蒋到死都没原谅张学良。
之后蒋经国也听话,一直没放张学良。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张学良的事儿才被重新提出来。1990年,已经89岁的张学良终于恢复了自由,他没在台湾多待,带着妻子去了美国,在那儿度过了余生。
![]()
结语
老蒋一辈子精于算计,到死都把权力看得比啥都重,为了蒋家江山,硬是把对国家有大功的张学良关了半辈子;张学良虽没老爹张作霖的杀伐果断,却在民族大义面前没含糊,“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这功劳老百姓都记着。说到底,公道自在人心,不是靠囚禁就能掩盖的——老蒋机关算尽,蒋家王朝也没撑多久,而张学良的名字,却永远刻在了民族抗日的史册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