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八届全国消防搜救犬技术比武的赛场上,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参赛队员全力以赴、奋勇拼搏,荣获箱体搜救第7名、野外搜救第7名、废墟搜救第12名、服从指挥满分,最终以团体总成绩第4名创下历史最优战绩,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素养。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每一位不辞辛苦、全心投入的队员和他们的搜救犬战友。从今天起,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与笔触,一同探寻这些荣誉背后那些关于汗水、忠诚与成长的动人故事。
孙泽鑫:与无言战友并肩冲锋
![]()
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 孙泽鑫
孙泽鑫,男,2014年9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二级消防士,现任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太谷区立纺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十余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救援一线。转型搜救犬训导员五年来,他认真钻研训犬技能,坚持实战化训练,与搜救犬默契配合,在各项比武中屡获佳绩,在灾害救援中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
作为搜救犬训导领域的后起之秀,孙泽鑫始终保持勤奋钻研的劲头,不断精进训导技术,迅速成长为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他多次参加省级和全国性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2023年,他连续参加了全省和全国搜救犬比武竞赛;2024年,在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综合排名第七的成绩;2025年,他再创佳绩,在全国第八届搜救犬比武竞赛箱体搜救科目中获得第七名,在全省第二届搜救犬比武竞赛中荣获废墟搜救第一名,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
![]()
在救援现场,孙泽鑫始终牢记使命,带领搜救犬奋战在灾害一线。在“8·11”山西和顺煤矿滑坡、“3·15”山西乡宁山体滑坡、“5·6”榆次粉煤灰仓倾倒事故、“4·30”丰景佳园爆炸事故等多起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中,他与搜救犬默契配合,在废墟中全力搜寻生命迹象,以精准的搜救为被困人员争取生机,切实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
![]()
五年的训导员生涯,承载着他一心救援的信念。孙泽鑫将青春奉献给搜救犬事业,在训练与实战中不断提升能力,在生死考验中履行使命,为守护人民群众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杨孟余:千锤百炼成就人犬合一
![]()
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 杨孟余
杨孟余,2013年9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一级消防士,是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孝义二站的搜救犬训导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嘉奖2次,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训练尖兵”。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以“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精神要求自己,在搜救犬训导岗位上认真履职,默默奉献。
![]()
作为一名搜救犬训导员,杨孟余对工作投入了深厚的感情和大量的精力。2018年,他从山东培训基地带回幼犬“红利”,从此开始了与它共同训练、共同成长的日子。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陪伴“红利”,他甚至把行李搬到犬舍,仔细观察它的习性和心理状态,并为其量身定制训练计划。面对训练中的技术难题,他不仅自学教材,还专程向省城的警犬技术专家请教,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即便一个基础指令也常常练习上千次。在他的严格训练和精心照料下,“红利”从一条幼犬逐步成长为合格的搜救犬,他们也成为彼此信任的战友。
![]()
自参加工作以来,杨孟余与“红利”多次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2月,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评为“全国执勤训练尖兵”;2023年,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冬季练兵考核暨首届搜救犬综合训导技术比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年在全国第二届消防行业技能大赛中位列个人第十五名,并在第七届全国消防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中取得服从科目满分、第一名的好成绩;2024年1月,获“山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同年还在山西省第二届“强能杯”地震拉动比武中获搜救犬箱体搜救第二名、废墟搜救第三名,并在山西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第四名;2025年,他在全国第八届搜救犬比武竞赛野外搜救科目中获得第七名,在全省第二届搜救犬综合训导技术比武竞赛中获单犬服从第一名。
在实战救援中,杨孟余与“红利”同样表现出色。在2022年吕梁中阳县特大暴雨灾害救援中,“红利”带伤坚持搜救,成功定位失联人员位置,为后续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他与“红利”之间的故事,不仅体现了训导员与搜救犬之间的深厚情谊,更展现了消防救援人员对职责的坚守、对生命的尊重。
审核 /韩俊鸿
制作 /山西消防全媒体工作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点击在看助力平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