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的当下,拥有稳定现金流的物业公司便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 “香饽饽”。
就在近日,港交所一则公告将弘阳服务推向了舆论风口,不仅被承押人强制执行抵押权益,还委任了接管人!
![]()
01
弘阳服务掌控权基本易主
这则公告的核心意思就是:弘阳服务的控股股东弘阳服务(控股)集团,此前将手中3.02亿股公司普通股质押给了Serica Agency Limited,也就是债主,而这些股份占弘阳服务总股本的72.77%,从这个占比来看,意味着控股股东几乎是押上了手中所有的弘阳服务股权。
而如今,触发质押协议中约定条款的条件已经达成,Serica Agency Limited作为债主,便按此前协议强制行使了抵押权益,直接接管了这部分股权。
同时在10月21日,Serica Agency Limited还委任了两位新的接管人来全权负责处置这批股份,包括要不要卖掉、卖给谁之类的。
也就是说,控股股东对弘阳服务的控制权,至此已基本易主。
02
从地产业绩下滑到物业股权易主
在房地产行业,物业公司因为手握稳定的物业费现金流,都属于地产体系内的优质资产,甚至被称为“摇钱树”,因此通常不会被轻易处置。
而此次弘阳服务股权遭强制接管,本质上还是地产开发母公司的债务传导所致。
![]()
从弘阳地产这两年的业绩层面来看,近三年业绩可以说是呈断崖式下滑。
2023年总营收197.95亿元,2024年直接降至113.06亿元,同比降幅42.9%;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27.12亿元,同比再降54.8%,营收规模持续下滑直接导致了公司现金流的断裂。
与此同时,在叠加融资利息、人员成本等刚性支出让亏损也在不断加剧,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2.15亿元,2024年亏损50.22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8.84亿元。
且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39.10%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85.56%,盈利能力的丧失必然也进一步削弱了债务偿还能力,直接引爆了债务危机。
![]()
可以看到公告中,2024年8月19日,弘阳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弘昇有限公司因无力偿债启动债务重组,此时现金流已极度紧张的控股股东,便只能将手中唯一的优质资产弘阳服务72.77%股权质押,以此作为重组的筹码。
到了2025年初,弘阳地产母公司的整体债务重组谈判破裂,因债主对债务减免方案、还款等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无力还债的弘阳,按照此前的质押协议,最终质押的弘阳服务股权就被债主Serica强制接管,用于弥补损失,也就导致了此次股权变动的爆发。
此次弘阳服务股权事件,也说明了两点现状:
其一,即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物业公司的市场价值仍被认可。
其二,也侧面暴露了弘阳地产母公司的资金压力,要不是母公司现金流极度紧张,也绝不会把这么核心的物业资产押出去,且一下子押72.77% 。
03
房企加速推动物业独立上市
弘阳服务的股权易主并非个例,而是地产行业下行期,房企在债务压力下,被迫处置优质资产“以资抵债”的典型缩影。
据业内统计,在此之前已经有金科服务、恒大物业、佳源服务、宝龙商业这4家上市物业公司,因为母公司欠了钱,导致自家物业共计的股票被质押、甚至被接管。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将物业公司从集团体系中单独剥离并推动独立上市的物业公司,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这背后的逻辑是在于资本市场的估值差异,当前地产开发业务因行业下行,普遍不受资本青睐,市盈率长期处于低位,而物业公司凭借稳定的物业费现金流以及盈利能力,更受资本市场认可,从而也能获得更高的市盈率估值。
相信接下来会让更多房企加速推进物业独立,打造一条具备持续造血功能的“第二增长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