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封建帝制的没落,中国再也没有皇帝这样的称呼,不过,对于以前的皇帝有着何等显赫的地位,有着多么崇高的尊荣,大家还是都有所了解的。
![]()
许多皇帝不仅活着的时候备受尊敬,连死了之后也是相当的辉煌,要说历史上许多皇帝的陵墓里,最让人值得一提的,那么,明朝的十三陵一定赫然在列。
至于为什么叫十三陵呢,因为前前后后这里安葬了13个皇帝,也算是一个家族据点了,从1904年开始修建第一座成祖的长陵,到思宗的思陵作为明朝十三陵的最后一座墓葬。
![]()
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30多年时间,每个皇帝经历过的事情不同,历史上的评价也不同,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陵墓用如今的眼光来看,那都是一等一的奢华,气势磅礴。
不过,如果要在十三陵里面作为对比,那么,规模最宏大,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还得是长陵,在长陵面前,其他皇帝的陵墓就显得不那么够看了。
毕竟长陵,可是明成祖朱棣还活着的时候,自己派遣工人给自己和自己的皇后,修建的寿宫啊,皇帝还活着,这些工匠们在修建陵墓的时候,能不用心吗?
![]()
如果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对皇帝的陵墓都偷工减料的话,那么还真不一定他和皇帝谁先去世,因此,长陵在修建的时候,不仅用的材料非常的考究,而且,工人们也是制作的兢兢业业。
或许是为了回忆活着的时候的辉煌,又或许是为了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即便修建的是死了之后的陵墓,皇帝也会将陵墓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
那么,明成祖朱棣的这个陵墓,究竟花费的时间有多久呢?这么说吧,光是为了修建陵墓里面的一个地下宫殿,许多工人就夜以继日的工作了三年。
宫殿里面,说夸张一点,那叫一个金砖铺地呀,如今人们在修建房屋的时候,大多考虑性价比,因此金丝楠木这种昂贵的木材,一般不在寻常人家的考虑之列。
![]()
然而,在明成祖朱棣的长陵里,昂贵的金丝楠木,甚至只是屋子的柱子,宫殿奢华,为了支撑起来,那么金丝楠木的直径就不能少。
埋葬皇帝的陵墓,如果支撑屋子的柱子还是拼接的,那多丢面子啊,宫殿里面足足有60根柱子,每一根都笔直而粗壮,一看这棵树生前的时候就有些年头了。
![]()
不能想象,在修建陵墓的时候,为了寻找形状合适粗细合适的柱子,那些下人,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么仔细的搜寻。
朱高炽作为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可以说是相当的短了,才当上皇帝10个月,就离开了人世,要知道,明成祖朱棣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督促修建的寿宫。
![]()
而朱高炽,或许也没有想到自己48岁的时候就会去世,所以,朱高炽去世之后,他的献陵才开始修建,从1425年开始,前前后后一共修建了18年,直到1443年,地面的建筑才完工。
但是因为献陵是死后才修建的陵墓,所以和长陵相比,看起来朴素极了,并没有使用什么精湛的工艺和奢华的用料,虽然朴素。
![]()
但是那也只是和皇家园林相比,献陵的面积足足有42,000平方米,里面的各种布置和设施还是相当的完善的,里面埋葬的,也只有皇帝朱高炽和他的皇后。
而明朝的第五代皇帝朱瞻基,同样埋葬在明朝十三陵之中,他的墓被称为景陵,里面埋葬的是他和他的皇后孙氏,不过由于时间久远,景陵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
比如年久失修,许多曾经辉煌的建筑,如今也看不出模样,只能勉强根据文字,猜测一下它之前的用途以,而景陵,也是十三陵里面最小的建筑。
明朝十三陵,其中的永陵,埋葬的是明朝的第11代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如果说长陵是明朝十三陵里面最为宏大,最为壮观的,那么,要在其他陵墓里面选第二宏伟的陵墓,那就非永陵莫属了。
![]()
在他之前的献陵等等,都无法和他的规模一较高下,所以说,明朝十三陵的规模大小,还是得看黄帝的喜好和威严了。
泰陵里面埋葬的是明朝的第九代皇帝和他的皇后,修建在笔架山的东边,当地人更倾向于叫他施家台,或者史家山。
![]()
德陵修建在潭峪岭的西边,这座陵墓是为明朝的第15代皇帝修建的,同样只埋葬了熹宗和他的皇后张氏。
康陵埋葬的是明朝的第十代皇帝和他的皇后,这个陵墓修建的可以说是相当的迅速了,仅仅花费了一年时间,占地面积也只有27,000平方米。
![]()
比起修建康陵的时候,工人们的建筑技术突飞猛进,还是,在修建康陵的时候,并没有提出那么高的要求,所以修建的如此之快更加可信。
如今的明朝十三陵,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景点,不过,要说这些陵园里哪个陵园最早对群众开放,那么一定得提到昭陵了。
![]()
昭陵,是明朝的第12代皇帝穆宗庄的陵墓,面积也足足有35,000平方米,在系统的对明朝十三陵进行考察之后,人们首先对昭陵进行了复原和修葺。
之后,成为了明朝十三陵中第一个对群众开放的景点,也算是打了一个头阵,前面的几个陵园埋葬的都只有皇帝和一任皇后。
![]()
而昭陵,或许是由于穆宗庄的感情经历比较丰富,地面埋葬的是他和自己的三位皇后,毕竟皇后这个位置要经过多方考量,家世,才华,皇帝的喜欢等等,都是重要的考核因素。
在第12代皇帝穆宗庄去世之后,继承皇位的皇帝就是神宗显皇帝朱翊钧,他和自己的两任皇后被埋葬在定陵之中,一般为了保护历史文物,所以说明朝十三陵只对大众开放了地上的景点。
![]()
大家可以参观一下上面的宫殿,看一下上面的各种建筑和风景,而定陵,却罕见的对游客开放了地宫,这也是由于它被挖掘了。
许多人在参观定陵的时候,都会感慨这个陵墓何等的庞大,毕竟他的占地面积足足有182,000平方米,走路参观的话也是不小的运动量,
![]()
明朝第14代皇帝埋葬的地方叫做庆陵,这里同样也是埋葬了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光是地下的玄宫,庆陵修建的时候就用了四个月,花费了1,500,000两。
1500,000两可以够多少平民百姓的生活啊,而这仅仅是一个皇帝陵墓里一个地下玄宫的花费,舍得花时间舍得用钱,庆陵的建筑就相当的精细。
![]()
如果说长陵是辉煌,献陵是朴素的话,那么庆陵就称得上精细这个词,建筑上面精细的雕刻,就连手艺最好的工匠也要花费许久的时间。
茂陵埋葬的是明朝的第八代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从明朝到清朝,当其他的陵墓,或多或少受到了损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坍塌之后,茂陵都还傲然挺立。
![]()
直到清朝末期,茂陵才走上了其他陵墓的老路,逐渐坍塌破损,时光终究不可避免的在这些恢弘的建筑上面留下了痕迹。
裕陵,是明朝第六代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同样看上去恢弘壮观,半点也没有损伤皇家的威严。
![]()
如果说这些皇帝里面,哪一个皇陵最不正宗的话,那么一定得是思陵了,这里最开始埋葬的只是思宗的宠妃田贵妃。
但是因为明朝灭亡的太过突然,再也没有人可以大费周章的为皇帝明思宗修建陵墓,所以当明朝的思宗和皇后去世之后。
![]()
为了节省资源,干脆将皇帝和皇后都埋葬进了田贵妃的陵园里,在明朝十三陵也相当罕见,毕竟一般都是皇帝和皇后一起埋葬,只有思陵还加了一个贵妃。
虽然表面上说明朝13陵,但是实际上,里面的陵园并不止13座,各种妃子,因为备受宠爱,曾经也被特意在十三陵的附近修建了陵园。
![]()
对于那些有功的大臣,为了表示厚爱和惋惜,也为了表示自己对大臣忠心付出的认可,皇帝也是会允许他们埋葬在十三陵附近的,比如王承恩的墓就在那里。
为了防止有的人心怀不轨来破坏陵墓,损害皇家威严,这些陵墓是需要有人看守的,而看守的人往往是太监,这些太监们居住的地方就叫做陵监。
![]()
当太监发现不对的时候,仅仅依靠太监的战斗力是不够的,所以还有护卫居住的地方,这些护卫也被叫做陵卫。
这么多皇帝的陵墓修建在一起是比较罕见的,而且还成为了一个文物景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参加过明朝十三陵呢?他究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