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年前,随着宜万铁路正式通行动车,沪汉蓉铁路全线驶上“快轨”,以武汉为中心,以京广高铁与沪汉蓉铁路交会的十字架为支撑,我国高铁稠密的“米”字网正式形成,武汉从此升级成为中国的“高铁之心”。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武汉枢纽已经成为我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虽然如此,但武汉枢纽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
其中,最大的“缺点”就包括:第一,现有京广、武九、武西等干线需在汉口、武昌站折返换向,导致列车运行效率低、常晚点。第二,现有铁路长江大桥运量已经饱和,导致通行效率不高。为此,早在多年前,湖北省便提出规划建设“武汉枢纽直通线”工程并启动前期工作,以此破解武汉铁路枢纽的结构性瓶颈,提升全国铁路网络运行效率。目前,关于该项目的规划建设,迎来了一个重大进展。
2025年10月8日,《新建武汉枢纽直通线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在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官网全文公示,意味着这条酝酿多年的沿江高铁“咽喉”工程,正式进入环评批复倒计时。按照计划,项目在年内完成核准、施工招标并全线开工,五年后,也就是2030年,武汉将新增一条南北向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大通道,总投资321.06亿元,其中环保措施投资计列5.5069亿元,用于声屏障、污水收集、生态补偿等,确保“穿城而过”也能“绿意随行”。
据悉,环评批复是铁路开工前的最后一道行政许可关口。此次公示显示,线路北起汉十高铁云梦东站,经孝感南、新汉阳,跨白沙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南至洪山区黄家湖线路所,全长72.19公里,桥梁占比高达97.8%,几乎是一条“空中高铁”。同步配套的新汉阳站规模13台24线、站房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又一大型高铁枢纽。而控制性工程白沙洲公铁大桥采用“上层六车道公路、下层四线高铁”的合建方案,跨江主桥长1818米,建成后既能缓解武汉中心城区过江瓶颈,也为沿江高铁、福银高铁等国家干线提供新的过江通道。
从2021年启动预可研,到2024年9月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铁集团与湖北省政府联合批复,再到如今环评冲刺,武汉枢纽直通线历时四年“闯关”,每一步都牵动长江经济带的铁路网格局。项目建成后,武西高铁与武九、武广、合武高铁将在直通线上实现“无折角”互联互通,彻底打通武汉铁路枢纽“西进东出、南来北往”的转换堵点,结束鄂西北、川渝等地前往华东、华南需经汉口站折角换向的历史,列车运行时间平均缩短20分钟以上。
![]()
“沿江高铁通道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里最重要的横向轴线,武汉枢纽直通线则是这条轴线的‘转换器’。”铁路设计方负责人介绍,未来沿长江运行的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可在新汉阳站完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直接切换,武汉也将借此形成“超米字形”高铁枢纽,巩固全国铁路中心节点地位。
对湖北而言,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交通提速。孝感、武汉间将新增一条公交化运营的高速铁路,孝感南站到汉阳站最快15分钟,孝汉同城化步入“高铁通勤”时代;武汉经开区、蔡甸、洪山等沿江片区通过白沙洲大桥公铁合建段,将新增一条城市快速路,区域土地开发、产业导入迎来新机遇。据悉,项目力争在11月底前完成环评批复,为12月全面开工打下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