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新纪元,用有趣故事解读餐饮与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导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西人,从来没有去过北方,这次因为公务办事去了一趟河南,这是我第一次去北方地区,看到啥都感到非常新奇。
到了河南后,被当地朋友热情的招待,尤其是晚宴餐桌上,有一道巨大的菜肴,那便是红烧大鲤鱼。
虽然这么大的鲤鱼公园里我也见过,但是被做成菜肴端上来,我还是第一次见,河南的朋友们纷纷下筷,赞不绝口。
![]()
他们看到我迟迟不动筷子,询问我是不是这道鲤鱼不符合我的胃口,我于是跟他们说了一下,南方人很少吃鲤鱼的事情。
北方朋友听后大惊失色,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南方人不吃鲤鱼的:“鲤鱼这么好吃,你们南方人居然不爱吃,太可惜了。”
这次去了河南出差一趟,我才发现:原来南方人不爱吃的鲤鱼,北方人却很喜欢吃,为何南北方对鲤鱼的差异这么大呢?我思考了半天,我觉得主要是以下4个原因造成的。
![]()
一、历史原因,南方人自古不吃鲤鱼。
在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中,特别是江南、岭南一带,鲤鱼自古就视为吉祥物,尤其是“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深入人心,像江西,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区,自古以为做官的人就非常多,崇尚“鲤鱼跃龙门”的精神。
明代《粤闽游记》中就有记载:“闽粤之人见鲤必拜,谓之龙子,不食其肉。”尤其可见,南方人对于鲤鱼的敬畏之情。
在广东,福建等地区,人们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鲤鱼形状的年糕,寓意“年年有余”、“鱼跃龙门”的美好愿望,所以大家更不会去吃鲤鱼了。
![]()
二、口感差异,南方鲤鱼土腥味重。
在大家的印象中,南方人什么都吃,但其实鲤鱼人们是真的不吃,因为北方的鲤鱼跟南方的鲤鱼在口感上有差异。
南方的鲤鱼土腥味比较重,因为南方地区的鲤鱼基本上是生活在池塘里,作为底栖鱼类,鲤鱼喜欢在淤泥中觅食,其体内积累的土臭素正是土腥味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南方地区,水系多为稻田沟渠、池塘河流,这些水域相对封闭,淤泥深厚,更加重了鲤鱼的土腥味,相比之下,北方河流多为沙质河床,水流较急,鲤鱼的土腥味相对较轻。
![]()
三、南方鱼类丰富
南北方水资源分布的差异,也导致了人们对待鲤鱼这个食材的态度,南方河网密布,湖泊众多,鱼类资源极其丰富。
比如在江南水乡,除了草鱼,青鱼,鲢鱼,鳙鱼这常见的四大家鱼之外,还有鳜鱼、白鱼、鲈鱼等各种优质鱼种;就连西南山区,也盛产各种溪流鱼类。
在南方地区,比鲤鱼好吃的鱼太多了,春天的鲫鱼肥美,夏天的鲈鱼鲜嫩,秋天的鳜鱼醇厚,冬天的草鱼丰腴,何必非要吃土腥味重的鲤鱼?
相比之下,北方水资源相对匮乏,可选择的淡水鱼种类有限,尤其是在黄河流域,鲤鱼生长快、个头大,成为了主要食用鱼种。
![]()
四、南北饮食口味差异。
对于鱼的烹饪做法,南北地区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在南方地区,人们烹饪鱼类食材,追求的是原汁原味,清蒸是最常见的烹饪方法,这种做法要求鱼的土腥味不能过重。
而在北方地区人们对于鱼类食材的做法,善于运用各种调料来处理食材,做的比较重口味,比如红烧、糖醋、酱焖等重口味做法,能够有效掩盖鱼类食材的土腥味。
比如河南人喜欢吃的黄河大鲤鱼,要先用油煎至金黄,再加入豆瓣酱、料酒、老抽等调料慢火炖煮,最后勾芡收汁。
如今南方人也知道鲤鱼是可以吃的,但是却很少南方人会真正去买鲤鱼吃,反而是在北方地区,鲤鱼大受人们喜爱。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如果你爱看美食,爱看餐饮故事,欢迎关注我们
与君共勉
尝遍中国美食
游遍千山万水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当成了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