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室家族墓地集中于陕西西安,乾县和河南洛阳偃师等地。估计不下百处。
《旧唐书·武攸暨传》记载“二十余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武攸暨是武则天的侄儿太平公主第二任驸马。可见,当年太平公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太平公主地位异常牢固,继续受到武则天宠爱。那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平公主为何历史书籍没有真实姓名记载?只知道她叫太平公主?皇帝的女儿没有名字吗?有人认为,唐代社会男权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大多数没有名只有姓,就连武则天的名字也是后来取的,以前一直叫媚娘。武则天虽后来称帝,但之前也是出身低微没有名字也是正常。但太平公主是高宗爱女,武则天掌上明珠,难道就不能有个名字吗?反观唐朝皇室其他公主许多有姓名,唯独太平公主没有?经查,高宗长女义阳公主有名叫李下玉,其余公主都无姓名,只有封号。野史推测太平公主叫李令月。
据《全唐文》收录的《代皇太子上食表》(可能是唐中宗时期的文书)中,有“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庆”等语句。全唐文不是正史,甚至不是史书,只是记录文章的书籍,因此这里提到的应该算野史。
这里还要提到几十年前刘晓庆主演的大明宫词。其中提到,武则天与太平公主最大的矛盾冲突发生在,驸马薛绍参与推翻武则天的因谋逆罪被杀。太平公主求情而被武则天拒绝,这一次万千宠爱都没有作用了,权力的游戏战胜了亲情。这一次也让太平公主懂得权力的重要性。
其实是薛绍的哥哥参与叛乱,叛乱平定后,薛绍虽未直接参与,但因亲属关系被牵连入狱,“绍以太平公主故,杖一百,饿死于狱”《旧唐书·薛绍传》。古代谋逆罪都是连坐,株连九族,念在薛绍是太平公主驸马免于处决,但仍然饿死在狱中。
从此无忧无虑的太平公主开始逐渐参与政务,扶植党羽。毕竟武则天不能辟谷她一辈子,皇权斗争如此残酷,今天是万千宠爱,明天很可能暴尸街头。神龙元年,太平公主参与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则天宠信的男宠)的行动,因功进号镇国太平公主,相王(驸马)加号安国相王,“并食实封通前五千户,赏赐不可胜纪”。景龙四年,她又参与唐隆政变,诛杀韦后,拥立唐睿宗李旦,权势达到顶峰,“晋封万户”一时间,太平公主在长安党羽众多,财产商铺林立,达到人生巅峰。
太平公主与睿宗李旦是亲兄妹,关系很铁,睿宗素来信任太平公主,睿宗能坐稳皇位太平公主功不可没。因此每遇大事,睿宗必须与太平公主商议。朝中大臣任免,基本都听太平公主意见。
睿宗第三子是为皇太子,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旦的皇位是李隆基率兵打下来的。二虎相争必有一死。李隆基素来不鸟太平公主这位姑妈,两人矛盾加深,甚至在朝堂之上激烈争吵。睿宗李旦深思熟虑,认为自己难堪大任,几十年来处于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战战兢兢,如今儿子又与妹妹斗法,思来想去,李旦决定于712年退位让贤,立李隆基为皇帝,自己退居太上皇。李旦此举本是为了避免斗争加剧。
太平公主担心李隆基继位自己的势力会打水漂,她决定联合党羽准备再来一次政变,先下手为强,毒杀李隆基。再联合禁军杀入皇宫诛杀党羽。时任宰相魏知古,本受太平公主提携,但政变之前临时叛变把政变计划全部报告给李隆基。李隆基先下手为强,派兵包围公主府捉拿太平公主。根据旧唐书记载:公主遁入山寺,数日方出,赐死于家。
太平公主于713年,唐先天二年被赐死。她的党羽都被捕杀,太平公主有四个儿子,三个被杀,只留下次子薛崇简苟活性命。
《新唐书·太平公主传》记载了太平公主的死因等内容,原文为“主闻变,亡入南山,三日乃出,赐死于第。簿其田赀,瑰宝若山”新旧唐书都说明太平公主被赐死。
太平公主因谋逆罪被赐死,估计是草草掩埋,而整个唐代也没有哪位皇帝想起为她平反修墓园,因此历史上这么重要的人物,唐代多次政变的核心人物,无墓可考。
根据新唐书记载太平公主第二任驸马:延和元年卒……寻以公主谋逆,令平毁其墓。因此排除了太平公主与驸马武攸暨合葬。新唐书也介绍了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墓及其次子,女的墓园在今陕西咸阳机场空港区附近。但实在没有和前任丈夫合葬的道理。
新唐书只是提到太平公主葬于长安县,并无确定墓址。#太平公主为什么输给李隆基?#
![]()
太平公主 AI创作
![]()
武则天 AI创作
![]()
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