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今这个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时代,一位从教四十余年、仍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会有着怎样的教育智慧?她,就是被学生、家长和同行们交口称赞的语文教师——张笑笑。
初见张老师,你很难将她与“老教师”的刻板印象联系起来。优雅的体态,明亮的眼神,言谈间流露出舞者般的从容与活力——这或许源于她业余爱好拉丁舞的滋养。然而,当她谈起学生、谈起语文教学时,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热爱与情怀,便如涓涓细流,温润而深刻地流淌出来。
![]()
“笨办法”里的大智慧:尊重与等待
张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常被她自己谦称为“笨办法”。何为“笨办法”?那就是不追求捷径,不崇尚高压,而是回归教育最本真的状态:用心、用情、用时间。
![]()
在语文教学上,她的“笨”体现在逐字逐句的扎实讲解和清晰明了的板书上。她坚信,语文素养的大厦,需要一砖一瓦地夯实。除了注重培养“阅读”的基本功之外,从低年级狠抓书写,到中年级培养语感,再到高年级攻坚写作与分析,她的教学体系环环相扣,稳扎稳打。
在学生管理上,她的“笨”则化作了无限的耐心与尊重。面对个性鲜明的“刺头”学生,她从不曾在公开场合厉声呵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打骂只会关上沟通的门。”张老师说。她的做法是,私下里一遍又一遍地找学生谈心,苦口婆心,春风化雨。
![]()
“我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批评你,不是因为讨厌你,恰恰是因为看重你,希望你变得更好。”这种基于尊重的情感联结,让她真正做到了“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以情感人” 。
“花期不同”的教育哲学:不放弃任何一个
采访中,张老师的一句质朴之言,道尽了她四十年的教育初心:“每个孩子花期不同,我需要做的就是如期浇水施肥,静待花开。”
![]()
这句话,是她面对后进生时的信念支柱。她不会因为一个学生一时成绩落后就轻易放弃。在她的办公桌上,孩子们的试卷被分门别类地整理好,订成一本本“成长档案”,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分数与考试时间。她会第一时间将这些情况公布在家长群,并附上细致的学情分析建议。每一次作业批改,她也总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写下个性化的鼓励评语。
“有的孩子是牡丹,春天一到,灿烂怒放;有的孩子是腊梅,需要在寒冬中积蓄力量。我要做的,就是相信他们,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阳光’和‘养分’。”张老师说。这种“静待花开”的智慧,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积极的、充满信任的守望。
![]()
四十载讲台情怀:热爱是唯一的答案
当被问及是什么支撑她四十余年如一日保持教学热情时,张老师笑了,眼里闪烁着光芒。“是讲台本身。一站上讲台,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所有的疲惫就都忘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我来说不是一句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
这种热爱,让她在语文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德育,用文字之美滋养学生的心灵;这种热爱,也让她在生活里保持着一份对美的追求,用舞蹈的韵律调节着工作的节奏。
张笑笑老师用她最朴素的“笨办法”,守护着教育的真谛。她不是要培养千篇一律的“标准件”,而是在尊重每一个生命独特节奏的前提下,精心浇灌,静候那属于自己的、绚烂绽放的时刻。这,正是一位平凡教师所能创造的最不平凡的伟业。
![]()
人物名片
![]()
张笑笑,北方小学教务副主任、语文教师。1984年毕业于山西忻州师范学校,大学本科文化。原忻州市七一路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室副主任、年级主任;山西省骨干教师、山西省模范班主任、全国语文教改实践先进个人。
1986年被评为忻州市模范教师,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班主任,1995年被评为忻州市首届德育渗透教学能手,1996年被评为山西省小学语文电化教学能手,2000年获忻州市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山西省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2001—2022年连续20年被评为山西省骨干教师,2012年被评为全国语文教改实践先进个人。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获山西省优秀论文三等奖,《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获忻州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