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笑着对家人说8个字,后来一一应验

0
分享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康熙六十一年,一道圣旨震惊朝野:张廷玉等数名重臣连贬三级。

满朝文武惊愕不已,唯独张廷玉面不改色,回家后竟对儿子笑着说了8个字。这8个字,竟成了清朝政治史上最精准的预言。



六尺巷里走出的政治天才

康熙十一年九月九日,北京城里一户官宦人家迎来了新生儿。这个婴儿叫张廷玉,他的父亲张英此时还不知道,这个儿子将来会成为整个清朝最会做官的人

张家在安徽桐城有个老宅,康熙年间发生了一件事,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邻居吴家盖新房,想占张家的一块空地,两家争执不下,打到县衙。张家人急了,写信给在京城当官的张英求助。

张英看完信,没有动用权势压人,而是提笔写了首诗: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收到回信,主动退让三尺,吴家感动,也退让三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就这样诞生了

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故事。

张廷玉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父亲的处世哲学深深影响着他:做人要谦让,做官要谨慎,看问题要看得远

康熙三十九年,29岁的张廷玉考中进士。这一年,父亲张英已经是文华殿大学士,位极人臣。



张廷玉没有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他被分配到翰林院,从最基层的庶吉士干起。

康熙四十三年四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张廷玉的命运。

康熙在畅春园办公,突然想起老臣子张英,就叫张廷玉过来问问父亲的近况。

面对皇帝的突然召见,张廷玉回答得滴水不漏。康熙又让他当场作诗,张廷玉一口气作了两首七言律诗,文采飞扬

康熙大为赞赏,当场下旨:张廷玉入值南书房,特赐四品官服色。



从这一天开始,张廷玉成了康熙身边的红人

南书房是什么地方?那是皇帝的智囊团,是清朝士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张廷玉能在33岁就进入这个核心圈子,足见其才华过人。

康熙对张廷玉的器重到了什么程度?每次出巡,康熙都带着他。夏天去热河避暑,秋天去塞外围猎,甚至深入蒙古各部,张廷玉都跟在身边

康熙晚年,张廷玉已经升任刑部左侍郎,接着又调任吏部左侍郎。在吏部这个"天下第一部",张廷玉展现出惊人的行政才能。



当时吏治松弛,请托行贿成风。张廷玉坚决摒除这些陋习,严惩奸胥滑吏。他甚至顶住各方压力,严惩了吏部一个叫"张老虎"的蠧吏,被时人称为"伏虎侍郎"

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个张家的二公子,不仅有才华,更有担当。



九子夺嫡下的政治风暴

康熙晚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皇位争夺战正在悄然上演。

太子胤礽两立两废,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八个皇子各有势力,各怀心思



这就是著名的"九子夺嫡"。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中,张廷玉选择了最聪明的策略:保持中立,专心本职工作

他既不参与任何小集团,也不对储位问题发表任何意见。每天就是认认真真办公,兢兢业业做事。

这种超然的态度,反而让康熙更加信任他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一个寒冷的冬夜。畅春园里,69岁的康熙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死前,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一道圣旨传下:张廷玉等几名重臣连贬三级!



消息传来,朝野震惊。

从二品的吏部左侍郎,一下子贬到五品,这是什么意思?

同僚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皇帝。有人惶恐不安,有人愁眉苦脸,有人连夜收拾行李准备滚蛋。

只有张廷玉,听到消息后不惊不慌,反而面露喜色

他恭恭敬敬地接了圣旨,磕头谢恩,然后心情愉悦地回家了。

家人看到他这副模样,都以为他受刺激过度,精神出了问题。正准备请郎中来看看,张廷玉却笑着对儿子说了8个字

"为父须待新君赐恩。"



儿子们听了,半信半疑,什么新君赐恩?皇上刚把您贬了,您怎么还这么开心?

张廷玉没有多解释,只是让家人安心等待。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不是惩罚,而是布局



康熙的惊天算计

要理解康熙这个操作,得先明白一个道理:帝王的每一个决定,背后都有深层考量

康熙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这个时候,他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后事,而是接班人能否顺利掌权。



历朝历代,新皇帝登基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如何收服前朝老臣,建立自己的权威

如果前朝重臣都是先帝的心腹,新皇帝用起来不放心;不用吧,又缺少可靠的人手。这是个两难问题。

康熙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我先把这些能臣贬了,让新皇帝去提拔他们

这样一来,这些大臣就会感激新皇帝的知遇之恩,死心塌地为新君效力。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欲擒故纵"帝王术

其实这个套路并不新鲜。唐朝李世民临终前就玩过这一手,先把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贬官,等儿子李治登基后再重新启用。

康熙选择张廷玉作为这个计划的核心人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张廷玉能力出众,是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

其次,张英曾经是胤禛的老师,张廷玉和新皇帝有师生之谊。

最关键的是,张廷玉为人谨慎,政治嗅觉敏锐,一定能看穿这个布局

果然,张廷玉没有让康熙失望。他不仅看穿了皇帝的用意,还在自己的日记《澄怀主人自订年谱》中详细记录了这件事。

这8个字"为父须待新君赐恩",成了对康熙帝王心术最精准的解读

康熙驾崩当晚,四阿哥胤禛在诸皇子的争夺中胜出,登基为帝,年号雍正。

新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启用张廷玉



雍正甚至等不及正式的朝会,在康熙驾崩半个月后,就把张廷玉从五品官直接提拔为礼部尚书,从五品跳到二品,连升数级。

雍正在任命诏书中写道:"朕再四思维,非汝不克胜任。"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确:朝堂之上,只有你张廷玉能胜任这个重任



预言成真的传奇人生

雍正对张廷玉的信任,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雍正元年,张廷玉复值南书房,成为皇子们的老师。同年升任户部尚书,接着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



短短几年时间,张廷玉从五品小官一跃成为朝廷重臣

雍正八年,发生了一件改变清朝政治格局的大事。

由于西北用兵,雍正决定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任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和蒋廷锡为首批军机大臣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军机处。

张廷玉亲自制定了军机处的各项规章制度:一般事务用奏疏,经内阁处理;重要事情用奏折,直接送军机处,皇帝亲自批示。

从此,清朝的权力中心从内阁转移到军机处。张廷玉成了这个新权力中心的主要设计师和执行者。



雍正皇帝是个工作狂,经常一天要下几十道圣旨。每次有紧急事务,雍正就召张廷玉入宫,让他跪在御前写圣旨

雍正在上面说,张廷玉在下面写。等雍正说完,圣旨也写好了,而且意思分毫不差。

雍正对张廷玉的依赖到了什么程度?

雍正十一年,张廷玉请假回老家探亲。雍正在奏折上批了一段话:"朕即位十一年来,在廷近内大臣一日不曾相离者,惟卿一人。义固君臣,情同契友。今相隔月余,未免每每思念。"

这话写得简直像情书。皇帝说:我当了十一年皇帝,和你一天都没分开过。我们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是拜把子兄弟。现在分别了一个多月,我特别想念你。

君臣关系能到这个份上,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雍正十三年八月,58岁的雍正皇帝突然驾崩。临终前,他下了一道特殊的遗诏:张廷玉将来要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是什么概念?就是死后和皇帝一起接受祭祀,这是臣子能得到的最高荣誉。整个清朝276年,只有张廷玉一个汉人享受了这个待遇

乾隆即位后,张廷玉继续担任军机大臣。年过七旬的他依然每天准时上朝,处理军国大事。

乾隆十三年,76岁的张廷玉实在撑不住了,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乾隆起初不同意,后来才勉强批准。

张廷玉临走前做了一件事,几乎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他请求乾隆给个保证,确保将来不会取消他配享太庙的资格。

这个要求激怒了乾隆。年轻的皇帝认为,这是在要挟自己。一气之下,乾隆差点取消了张廷玉的所有荣誉。



最后还是念在雍正的遗诏,乾隆勉强保留了张廷玉的配享资格。

乾隆二十年,84岁的张廷玉在桐城老家去世。临终前,他可能还在回味那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夜晚,和那句神奇的预言

回头看张廷玉的一生,那8个字"为父须待新君赐恩"不仅预测了雍正的重用,更预示了他将成为三朝重臣的传奇经历。

张廷玉之所以能从五品小官做到一品大员,不是因为他会钻营,而是因为他有真才实学,有政治远见,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



康熙连贬三级的那个夜晚,满朝文武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只有张廷玉看出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能站在车上的人,往往不是那些盲目跟风的,而是那些能看清方向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IN朝鲜
2025-11-03 14:07:25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湖人崛起
2025-11-03 13:04:26
跟雷军发财了,小米大批高管杀入富豪榜

跟雷军发财了,小米大批高管杀入富豪榜

新行情
2025-11-03 14:51:28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36:09
伊朗披露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遇刺细节:一枚导弹“击穿窗户”,他当时正在打电话

伊朗披露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遇刺细节:一枚导弹“击穿窗户”,他当时正在打电话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9:44:58
投资遭“强行接管”:民企的县城之殇

投资遭“强行接管”:民企的县城之殇

三人成虎V5
2025-10-31 11:51:58
特朗普发现一个世纪漏洞,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特朗普发现一个世纪漏洞,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议纪史
2025-11-02 18:15:03
社会因为缺钱,已出现这4个明显的变化,你有没有注意到?

社会因为缺钱,已出现这4个明显的变化,你有没有注意到?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03 09:40:03
知名品牌突发:将关闭全部门店

知名品牌突发:将关闭全部门店

鲁中晨报
2025-11-03 07:11:03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阿亮评论
2025-11-03 15:50:54
中国出海三强再出王牌:OPPO新机欧洲定高价直插全球高端市场核心

中国出海三强再出王牌:OPPO新机欧洲定高价直插全球高端市场核心

锌财经
2025-10-29 15:22:43
郑丽文副手访陆,获大陆高层接见,宋涛当面提出,共促国家统一

郑丽文副手访陆,获大陆高层接见,宋涛当面提出,共促国家统一

通文知史
2025-11-02 18:25:03
迫于压力,上海陪空姐产检的律师主动辞职还退了伙!

迫于压力,上海陪空姐产检的律师主动辞职还退了伙!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3 18:15:50
扰民的运动会,还是别开了吧

扰民的运动会,还是别开了吧

青陆
2025-11-03 14:25:30
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党委原副书记龚晓莉被开除党籍

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党委原副书记龚晓莉被开除党籍

界面新闻
2025-11-03 19:03:37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3 12:02:05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三楼的猫头鹰
2025-11-02 15:31:48
扎心了!一业主多次下调房价无人购买,于是怒涨100万引发关注…

扎心了!一业主多次下调房价无人购买,于是怒涨100万引发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03 16:17:10
上海赘婿带小三产检后续:原配照片曝光,比小三漂亮多了

上海赘婿带小三产检后续:原配照片曝光,比小三漂亮多了

江山挥笔
2025-11-03 14:47:10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历经30年,世界上每台电脑都标配的技术,终于要被抛弃了……

码农翻身
2025-11-03 08:58:46
2025-11-03 20:39:00
小影的娱乐
小影的娱乐
了解更多最新最热最爆的娱乐信息
1826文章数 88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亲子要闻

关于父母为什么总盼着孩子上学

数码要闻

仅售 5000 件,铁三角推出 ATH-M50x 十周年 ENSO 限定款监听耳机

教育要闻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数学物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