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广大粉丝的强烈要求,大家说恒大都过去了,那点往事也都烂熟于心,没啥新鲜劲儿。那就换个话题吧,聊聊近年在阿联酋干工程的生活。
还是老配方,先聊家常,等碰到工程的事儿,再细说。
在国内做了那么多年项目,说实话,对“出海做项目”这件事,也一直挺好奇的。开始总想,海外工程应该很复杂吧?真到了这边之后才发现,其实也就那回事,万变不离其宗,干的还是那些老本行。
先从衣食住行说起---吃饭。在海外做工程,大多数都是跟着中资企业一起出来的。吃住一般由公司统一安排,否则自己掏腰包真吃不消。
阿联酋的物价不低,若自己管吃管住,恐怕出国那点补贴都搭进去。在阿联酋挣的钱,在阿联酋花,一分都带不回国,那就不叫“出国打拼”了。
所以,一般都会配备中国厨师,负责一日三餐。你要是去外面餐厅吃,价格又贵,味道还不咋地。随便一份手抓饭或面条,至少五十迪拉姆,相当于一百块人民币,吃完还得忍着那奇怪的味儿。
我有次去一家老外餐厅点了手抓饭,米干得能当沙子撒,味道更是没法形容,硬咽完一半就放弃了。
阿联酋的饮食有点像新疆,以肉食为主,蔬菜少。不过,别被“中东美食”这个名头骗了,真比起来,还是我们新疆香。
外界对阿联酋的印象大多是“白袍飘飘、壕气冲天”,其实那都是塔尖人士,我们普通工程人基本接触不到。只有去职能部门办事的时候,偶尔能遇到几个,他们主要讲英语和阿拉伯语。
至于我们工地上的日常,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盒饭。当地法规,工地临时板房不让动火,厨师只能在营地的厨房做好,再用车把盒饭送到工地办公室。
大锅饭嘛,味道时好时坏,但在异国他乡能吃上热乎的中国饭,就已经很满足了,还要啥自行车呢?当然那些属地员工因为信仰,就得自己带饭了,无法跟我们一起吃。
要是周末想改善一下伙食,我们就会去当地超市买菜。华人超市一般去“温超”,顾名思义,是温州老板开的超市。里面卖的东西跟国内差不多,价格嘛……要是忽略汇率,感觉挺正常;要是换算成人民币,就得翻一倍。
阿联酋还有家乐福、露露(Lulu)这样的国外超市。露露是印度人开的,价格较亲民,蔬菜水果挺多。牛羊肉尤其实惠,有时打特价,一公斤才十几迪拉姆,折合人民币一斤十几块,肉质也不错,味道也不输国内。
当地牛奶、鸡蛋、奶粉、椰枣较便宜,是我们每次去超市的必买清单。让人头疼的,就是蔬菜水果——贵!随便买点就十几迪拉姆一公斤,吃起来都觉得心疼。
大概就这样,今天先跟大家随便聊聊,工程人在阿联酋的“三餐经”。如果大家感兴趣,下次我再聊聊这边的工地日常、住宿条件,还有在沙漠里干项目的那些“神奇体验”。
我的味:dichanjiasuo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