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8小时,一则"俄军在皮扬斯克包围5000名乌军"的消息在舆论场流传,但经多方核实,这一说法缺乏任何有效证据支撑,实为俄方精心炮制的政治烟雾弹。在俄语、乌克兰语、英语三大信息圈中,没有任何权威媒体、独立观察组织或靠谱战地博客能提供带坐标的现场影像,甚至俄方信源自身都未统一地名拼写——时而称"皮扬斯克",时而写"皮尼斯克",显系临时编造的地理概念。
![]()
从军事常识判断,5000人规模的旅级战斗群若在平原地区被合围,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及地面的当地民众必然会留下大量证据。但这则所谓"大捷"消息,自10月26日傍晚在俄文电报频道传播以来,始终只用今年夏天在乌勒达尔拍摄的旧视频作为配图,画面中树叶颜色与当前季节完全不符;更荒诞的是,同一批账号发布的"乌军投降照片",被网友在两分钟内扒出是2023年马里乌波尔守军换服时的旧图,水印都未彻底清除。
![]()
即便如此,部分中文自媒体仍将其奉为"重磅新闻",标题直接标注"全歼5000乌军"博取流量,甚至有短视频平台将"皮扬斯克"错写为"皮昂斯科夫",更显荒诞不经。事实上,判断消息真伪的核心标准在于证据链——乌军总参谋部在10月25日、26日的两次战报中,均未提及"皮扬斯克"地名,作战焦点全在库拉霍夫、恰西夫亚尔和库尔斯克桥头堡;美国战争研究所(ISW)10月21日的记录显示,库皮扬斯克方向仅发生七次小规模袭击,根本不存在形成包围圈的军事行动。
CNN在10月18日的航拍画面更直接戳穿谎言:俄军在库皮扬斯克南岸的桥头堡尚未稳固,根本不具备向北迂回包抄的兵力基础。军事上形成有效合围,需至少切断两条公路、一条铁路并控制关键制高点,但乌军在10月25日白天仍有士兵在库皮扬斯克市中心超市排队购物,视频中民众手持面包袋神态从容,所谓"铁壁合围"纯属无稽之谈。
从防御部署来看,乌军在该区域采用倒三角防御体系,公路节点层层布防,各村镇均修建地道工事,无人机24小时巡逻警戒。俄军若想围歼5000人,需投入至少两个机动师及装甲集群实施南北对进,但当前俄军主力仍被困在2000公里外的扎波罗热雷区,库尔斯克方向正被乌军苏梅集群反推,预备队全部用于填补前线缺口,根本无多余兵力实施合围作战。
![]()
俄方炮制这则假消息的动机清晰可见:其一,前线半年未攻克任何重要州府,国内质疑声日益高涨,急需"大捷"消息压制负面舆论;其二,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传递信号,彰显"仍有谈判筹码",为可能的停火谈判铺垫;其三,制造乌军被围的谣言,迫使乌军总参谋部分兵核实,为前线俄军争取喘息之机。可惜这场表演道具粗糙,连俄国防部简报都不敢提供皮扬斯克的具体经纬度,仅含糊称"库皮扬斯克以西"——而该区域往西10公里即为奥斯基尔河,对岸就是乌军炮兵阵地,俄军若真敢在此合围,无异于主动进入交叉火力网。
10月27日凌晨,乌军第14旅官方账号更直接打脸:所谓"投降视频"中出现的部队番号,实为该旅去年已撤编的下属单位,目前全旅全员在岗,"请勿用2023年旧素材碰瓷"。
这则假消息能快速传播,本质是算法偏好与人性弱点共同作用的结果——"5000人全歼"的极端叙事远比拉锯战更具刺激性。俄文频道负责伪造素材,中文营销号负责翻译放大,英文自媒体负责引用传播,三层过滤后,事实被彻底扭曲。更值得警惕的是,理性质疑者常被贴上"1450""乌贼"等标签,使得信息污染速度远超事实核查效率,而克里姆林宫正利用这一点转嫁前线颓势。
真实战场数据早已戳穿谎言:10月25日,乌军无人机成功袭击俄罗斯境内卢克石油精炼塔,高清视频显示火光冲天;库尔斯克方向,乌军第95旅持续扩大突出部,被俘俄军士兵排队自拍的画面流传网络。哈佛贝尔福中心数据显示,俄军过去四周控制的地盘较前四周缩水一半;美方冲突研究所(CSI)估算,俄军累计死伤已超90万人,仅在波克罗夫斯克突出部就损失2.5万人。在如此惨重的伤亡面前,编造"合围5000乌军"的谎言,不过是为掩盖真实战损的遮羞布。
这种虚假宣传并非首次出现:2022年3月,俄方曾宣布"马里乌波尔守军已投降",实际乌军坚守至5月;2023年冬季宣称"巴赫穆特被包围",实则乌军仍在轮换补给。如今的皮扬斯克事件只是故技重施,不同的是,国际社会已逐渐识破这套把戏——连一向谨慎的联合国人道协调厅都公开表示"未监测到该地区大规模被围迹象",潜台词直指"别再演戏"。
面对此类消息,理性判断的核心在于三问:消息来源是否有现场见证?配图视频是否为当期素材?信息源头过往可信度如何?若答案都是"俄方透露""疑似""据说",则需保持警惕。战争中每一颗子弹都有弹道,每一名士兵都有踪迹,5000人不会凭空消失,更不会在无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投降。与其为虚假消息热血沸腾,不如耐心等待真相落地——它或许会迟到,但永远比谎言更坚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