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样算是掉进“石头窝”了,每天和石头打交道!
先是四年级下的科学课上教了岩石,学校还发了3块岩石标本,算是小样和岩石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
接着是暑假,小样收到了一份礼物——矿物挖掘套装,足足有100颗矿石,目前才挖了82颗,不光费时间,还特别费妈,绝大多数矿石都是我帮孩子挖的。
![]()
这些石头虽然漂亮,但光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这样的认知还是非常浅薄的,总觉得意犹未尽。
于是,就有了这套绝美的矿石图鉴——《DK珍奇博物馆》。不得不说,它来得太是时候了。
![]()
这套书与其说是科普读物,矿石和真菌的图鉴,不如说是送给孩子的一份神奇礼物。
![]()
它是一个礼盒的套装,包含《璀璨的矿物与岩石》《奇幻静谧的真菌界》这两本书,还有30颗绝美的矿石标本。
![]()
小样一打开礼盒,就对这套装在相框里的宝石标本爱不释手了。
总共30颗小巧精致的宝石,整整齐齐地躺在相框里,下面还标注了中文名和英文名,真的太有收藏家的感觉了!
![]()
每一颗宝石都被仔细打磨过,色彩缤纷,流光溢彩,真的颠覆了我对石头的刻板印象。和学校发的标本,差别真的太太太大啦!
而且相框是可以支撑的,摆在孩子的书桌或者床头柜上,每天看一看,摸一摸,保证他喜欢得舍不得撒手。
如果你以为这份标本已经够美的了,那你一定要打开《璀璨的矿物与岩石》这本书,和孩子好好欣赏一下,什么是大自然才有的美轮美奂。
![]()
且不说这本书的装订、排版和印刷有多用心,封面的质感和烫金工艺有多讲究,翻开这本书的任何一页,你都会被矿石的超清绝美大图给震撼到!
![]()
粉色的锂云母,鲜红的辰砂,橙黄的钼铅矿,深邃的蓝铜矿,五彩的萤石,绚烂的蛋白石……
![]()
每一张矿石的照片,都美到让你忘了呼吸,忘了它们其实就散落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是真实存在的。
![]()
唯一能把你拉回现实的,就是娃此起彼伏的“哇~哇”声。
都说“DK出品,必属精品”,作为科普届的大佬,DK出版的书当然不会只是好看啦,干货也是满满的,绝对不含糊,非常适合小学生读。
![]()
原本,我和小样坑哧吭哧地挖矿石,只体会到了当“矿工”的辛苦。读了这本书后,我们才算是搞懂了何为矿物,何为岩石。
- 为什么矿石会呈现出那么多不同的色彩?
- 矿石可以分成哪些类别,各自有什么功能?
- 岩石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变化的?
当我带着小样细细读完这本书后,这些疑问全都豁然开朗了。
![]()
再看到不同的石头时,我们不仅能辨认出来,叫得出名字,还知道它为什么是这个颜色,为什么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有的易碎,有的坚韧。
这种因为提高认知而带来的更加丰富的感受和体验,真的真的很有趣!强烈推荐你和孩子亲自读一读。
欣赏完五彩斑斓的矿石,你们还可以翻开这本《奇幻静谧的真菌界》,它的主角是各种各样的真菌。
![]()
原本,我对蘑菇的理解就只停留在能吃的口蘑、金针菇、海鲜菇,还有不能吃的彩色毒蘑菇,这认知水平,可以说和小学生不相上下。
翻开这本书后,我才发现真菌家族原来有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可爱小精灵,有的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
![]()
一张张高清大图仿佛能瞬间把我带到森林深处,让我能凑到跟前,近距离观察这些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真菌界小精灵。
![]()
除了少数几种我认识的菇类,大部分真菌都美得像是想象力丰富的画家创造出来的,有一种不真实的奇妙感觉。
![]()
一本好书真的能打开孩子的眼界,让他触碰到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却鲜为人知的一面。
而现在,小样拥有了2本这样的好书,外加30颗绝美的宝石收藏品,感觉真是太棒了。
而且这两套书非常贴心,尺寸比一般的科普书和图鉴要小,孩子拿着一点都不累。
![]()
还能揣进包里带着出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石头、蘑菇探险之旅,方便孩子在户外对照实物进行辨认。
就冲这套书的高颜值、高品质,还有闪闪发亮的宝石相框,咱也不能让孩子错过。
不管是放在家里慢慢看,还是出门的时候带着看,又或者是摆在书房里收藏,都是顶好的!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如果学校的教材太过正式,咱们就用这套《DK珍奇博物馆》来唤醒孩子的好奇心吧。
我是小样妈,复旦硕士妈妈,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著有育儿书《懂点心理学,育儿很简单》。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