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爆炸极限测定、制药硝化反应、材料高能球磨、医学病原菌气溶胶挑战……传统现场教学面临“三高”:高风险——易燃、易爆、剧毒、高温高压,一旦发生事故即危及师生生命;高成本——特殊设备、稀缺试剂、三废处理、安全评估,单次实训费用可达数万元;高限制——法规、伦理、校园安全红线,导致“只能看录像、背规程”,学生缺乏真实体验。天星AI+“高危实验虚拟演练”平台以数字孪生+智能体+半实物接口,把最危险的场景变成最安全的“游戏副本”,实现“敢做、能做、做好”。
![]()
技术架构:10 ms 级“感知-决策-反馈”闭环
- 多模态感知层
- 真实传感器:温度、压力、气体浓度、振动、火焰光谱,10 ms 采样。
- AI 视频识别:未戴护目镜、阀门错位、明火源出现,1 s 内语音警告。
- 数字孪生层
- 物理级建模:基于 CFD 爆炸模型、Arrhenius 分解动力学、毒物扩散 Gaussian 修正,精准还原“超压-温度-浓度”曲线。
- 事故链引擎:支持 30+高危子场景串联,如“冷却失效→温升→分解→超压→爆破→火球→二次爆炸”。
- 智能体决策层
- 安全巡检智能体:7×24 h 扫描 50 项隐患点,预测故障准确率 >90%。
- 应急演练智能体:动态生成“泄漏+夜间+大风”复合灾情,自动评估学生处置路径,给出 IF-THEN 最优策略。
- 交互演练层
- VR 端:火焰、冲击波、有毒烟雾特效 + 热风吹面装置,提供 40 ℃ 温升、5 m/s 风感。
- 半实物端:真实截止阀、紧急泄放按钮、空气呼吸器面罩,操作信号实时回传,误差 <50 ms。
典型高危场景“云演练”示例
1. 硝化工艺热失控——“一滴超温,全场爆炸”
- 真实装置:微尺度硝化釜(20 mL)接入平台,冷却水阀真实可操作。
- 虚拟灾变:数字孪生预测 10 s 内温升 30 ℃,黄色 NO₂ 烟团弥漫,超压 0.8 MPa 时爆破片破裂。
- 应急考核:学生需在 60 s 内完成“停料-开冷却-启紧急泄放-佩戴呼吸器-启动喷淋”,AI 根据操作顺序、用时、幅度给出 0-100 分安全评分。
2. 化工精馏塔液泛——“水锤+超压+塔顶喷料”
- 液泛瞬间:塔压差从 5 kPa 飙升至 40 kPa,虚拟塔节变红并伴随金属轰鸣。
- 处置分支:可选择降回流、降蒸汽、降进料三选一,系统实时计算塔顶产品纯度损失,训练学生“安全-质量-能耗”多目标权衡。
3. 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泄漏——“看不见的危险”
- 真实生物安全柜(BSC-ⅡA2)嵌入平台,风机转速、气流速真实可调。
- 虚拟病菌:数字孪生显示 0.3 μm 气溶胶扩散云,AI 计算感染剂量(ID50)。
- 防护演练:学生穿脱 PPE 全程录像,AI 识别“内层污染”手势立即红灯提醒,有效降低真实实验室感染率 99%。
4. 材料高能球磨——“粉尘爆炸当量计算”
- 球磨罐真实旋转,罐内温度、压力实时采集。
- 当铝粉浓度达到 500 g/m³、氧浓度 15 % 时,数字罐体瞬间闪爆,冲击波超压 0.45 MPa,学生感受震动平台+音响+闪灯三重反馈。
- 演练后系统自动生成爆炸三角形、MIT、MEC 数据报告,用于安全课理论复盘。
满天星提出“三年百体·安全校园”计划——为每所理工院校部署 100 个安全智能体,覆盖火灾、爆炸、泄漏、生物感染、辐射五大灾种,形成 7×24 h 永不落幕的“安全元宇宙”。高危实验虚拟演练,正从“锦上添花”变为“教学刚需”,为中国高校实验室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天星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