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拆除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城市慢行系统迎来更迭
曾经为解决“最后一公里”而设立的公共自行车,如今正悄然退出长春街头。
近日,长春市民发现,繁荣路与南湖中街交会处、延安大街与湖西路交会处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正在被拆除。施工人员熟练地卸下卡位和车棚,将地面恢复平整,仿佛这些设施从未存在过。
对于这一变化,路过市民周女士表示赞同:“马上入冬了,现在拆除正及时,行动很迅速。”她认为,拆除废弃设施后,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
公共自行车停车点拆除前
01 退出历史舞台
长春市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于2015年启动建设,在当时,政府**在主城区规划建设了几十个停车站点**,旨在解决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这一系统在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后,凭借其便捷性和环保优势,迅速赢得了部分市民的青睐。
公共自行车为市民的日常短途出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有效促进了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然而,随着共享单车这一新兴模式的出现,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比之下,共享单车的**站点不固定、使用更灵活**,更好地满足了市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
经综合评估后,长春市决定停止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随之急剧下降。
02 遗留问题
停运之后,废弃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却一直留存在城市街头,形成了新的问题。
今年3月,记者实地走访时发现,自由大路与亚泰大街交会处的体育中心站,**站牌字迹已经泛黄模糊**,车棚和卡位锈迹斑斑,遍布尘土和污渍。
在前进大街与富强街交会处的停车点,情况更为严重——不仅有蜘蛛网缠绕,部分设施被雨雪侵蚀得摇摇欲坠,更有**充值亭被风吹倒,险些砸到路边车辆**。
“很沉啊,一个成年人都抬不动,要是被砸到,会相当危险。”当时在场的私家车主赵先生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这些废弃设施还占据了宝贵的人行道空间。在体育中心站,宽约四五米的人行道被车棚和卡位占去三分之一,导致行人和非机动车不得不挤在仅剩3米的非机动车道上通行,十分不便且危险。
03 积极应对
面对市民持续的反映和媒体关注,今年3月,长春城投智慧城建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终于作出回应。
“市民反映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闲置设施拆除问题,其实我们一直在推动处理,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中,**争取尽快拆除**,还城市公共空间。”
![]()
公共自行车停车点拆除后
该负责人解释道,公共自行车系统当初是由多个部门参与规划建设,最终建成后委托给该公司负责日常运营。
停止运营后,停车点设施的处置确实需要时间推进。
随着拆除工作的逐步展开,长春城投集团承诺在拆除前会**加大巡视监管**,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04 共享单车接管
在公共自行车退出舞台的同时,共享单车正全面接管长春市的慢行交通系统。
今年3月27日,长春市城市管理局发布消息称,**2025年长春市共享单车将于4月1日投放运营**,全市将投放单车5.7万余辆,停车点位共计1.2万余处。
为提升管理效能,长春市城管局从2月中旬就开始先后多次召开共享单车运营管理工作部署会,重新采集并优化施划共享单车点位,今年新增点位400余处。
共享单车企业也已做好准备。
05 未来展望
从公共自行车到共享单车,长春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变迁反映了城市出行方式的升级。
面对共享单车日益重要的角色,长春市城管局市容管理处二级调研员王真亮表示,城管部门将**加强管理**,一方面督促单车公司加大运维团队力量,及时规范车辆停放。
另一方面加强对单车秩序的监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避免车辆乱停乱放造成淤积,影响市容和交通秩序。
城管部门也呼吁市民**文明骑行、规范停车**,共同携手营造良好的骑行环境。
而随着公共自行车停车点的逐步拆除,长春城市公共空间将得到优化,市容市貌也将进一步提升。
这一拆一建之间,折射出城市管理理念的进步与对市民出行需求的持续关注。
公共自行车停车点的拆除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施工人员表示,目前只是部分站点完成拆除,其他站点也将陆续破拆清理。
而大街小巷中,一辆辆崭新的共享单车正承载着市民的短途出行需求,继续书写着城市慢行交通的新篇章。
那么共享电动车是否能出现在长春街头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