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养花种菜时会采购“营养土”,但是谁能想到,这些营养土竟然是被垃圾渣土、污水处理厂污泥、造纸厂废料等未经中和无害化处理的渣滓包装的,还在电商平台大量销售。有记者随机网购十多款低价热销“营养土”,送检发现9款重金属超标,可怕的是,这些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种植蔬菜水果)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长期积累损伤器官、神经系统,后果不堪设想。
![]()
那么毒营养土如此泛滥,难道就没人管吗?这究竟是是当地监管部门疏于监管,还是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利益链条呢?有记者暗访发现,多家具备一般固废处置资质的企业,借 着“资源化利用” 的旗号滥用资质,一边靠接收工业污泥、生物质电厂灰赚取处置补贴,一边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原料简单过筛,加工成 “营养土” 通过电商平台大量售卖。其中,淮安市唯一被官方收录的固废处置企业 ,更是以 “蚯蚓养殖” 为幌子获取环评资质,沦为 “毒营养土” 生产核心。
更讽刺的是,在调查视频中某男子声称,他在当地相关部门有人,打通了关系,为其销售“毒营养土”一路开了绿灯。如果这是真的,那这背后的腐败问题简直令人发指!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更是对法律法规的公然挑衅。
不仅如此,那些为“爆款”低价营养土提供销售渠道的电商平台,是否也难辞其咎?电商平台作为商品销售的重要平台,有责任对入驻商家和商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消费者的购物安全。但是如今他们的不作为,无疑是在为“毒营养土”的泛滥推波助澜。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法规,明确营养土生产的原料来源、工艺要求和产品标准,填补监管空白。同时,也要堵住工业污泥非法流失的漏洞。对于以身试法者,要大幅提高违法成本,让他们为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相关电商平台也要承担起责任,对平台上销售的营养土等涉农资商品进行严格把关,不能无所作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