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周忠和《我的科普之道》序

0
分享至


吴国盛

作者 吴国盛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忠和院士的散文随笔结集《我的科普之道》出版,嘱我写序。我诚惶诚恐之余,我拜读了全书清样。却之不恭,谈谈我的读后感。

众所周知,忠和是国际知名的古生物学家。他关于鸟类演化的研究改写了我们对鸟类起源的认知,他的团体在热河生物群的研究成果享誉国际学界。我还知道,他是现任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理事长,在科学传播领域身先士卒,写作了大量普及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文章,深受读者的喜爱。但是,我没有想到,他关于科学精神、科技管理体制、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有这么多全面而深入刻的思考。阅读全书,我时常有强烈的共鸣、拍案叫绝的冲动。

中国不是现代科学的故乡,科学精神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始终薄弱,如果不是完全没有的话。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科学,更多的源于振衰起敝、变法图强的现实危机,有极强的抵御外侮、振兴国族的功利目标。中国科学家投身科学,也更多的是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百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两个目标——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自强自立的“救亡”目标,与告别古代社会完成现代性转型的“启蒙”目标——对应着大不相同的科学理解:救亡招唤的是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启蒙则要求将科学精神融入我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不幸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救亡压倒启蒙”的残酷现实,使得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大行其道,而科学精神的理解、传播和接受一再被耽搁。竺可桢先生1935年即提出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但这种超越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在过去近百年的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细弱游丝、几成绝响,始终不能蔚然成风。所幸的是,在本书中,我们再次看到竺先生那样的真知灼见不断扑面而来。科学研究的动力除了利益和需求,兴趣和好奇心这种内在的因素是不是更加重要?科学与技术从概念上要不要清晰区分?要不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应该如何重视?读到这些犀利而坚定的发问,我常感到心心相印、相见恨晚。

自19世纪以来,现代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高度职业化的文化事业。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国防军事、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投入重金支持科学研究事业。科学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学问,追求真理也不再是科学研究的唯一动机。名誉、金钱、利益开始贯穿在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运作之中。在追求真理与获取利益之间保持平衡,是现代科学家行为规范的主要着眼点,也是现代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制度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在西方,因为有现代科学内生的公开性原则,以及科学共同体强大的自主性和自组织传统,对追名逐利的不端行为有天然的约束。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缺少科学精神、缺失兴趣驱动和真理导向的科学研究传统的国家,学术不端行为更加广泛,约束更加乏力。国家层面上如何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如何调动科学家积极性,也始终是一个大问题。本书作者像丁文江等前辈一样,主动承担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关心国事民瘼,直面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病。比如在业绩评估中过度依赖量化指标,就会导致“不鼓励高风险的原始创新,变相鼓励跟踪研究”;在业绩评估中标准单一化,缺乏分类评价体系,就会导致无视各学科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尤其是“虎年基础科研——我的十个困惑”一文,把我们在科研资源和科研荣誉分配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做了系统的评点,名曰盘点“困惑”表达“忧思”,实则震聋发聩。

作为一位优秀的科学传播家,忠和的文字也颇具特色——平实中见深刻,温和中藏锋芒,不急不徐,娓娓道来,偶尔还来点幽默。在批评中从不居高临下,始终保持着理性的克制和善意。在这本不厚的文集中,读者可以见识一位当代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世界——对真理的执着、对社会的关切和责任感。在这个科技主宰人类命运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周忠和院士这样的科学家,既深耕专业又心系社会:在专业领域追求卓越,在公共领域发光发热,既深耕专业又心系社会。科学家们主动参与科学文化建设,中国的科技事业才能真正获得深厚的文化支撑与持久的精神动力。是所望焉。谨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许绍雄葬礼要求,别送花篮直接给钱,刚去世4天,恶心一幕发生

许绍雄葬礼要求,别送花篮直接给钱,刚去世4天,恶心一幕发生

农城浪子
2025-11-03 12:39:53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22 07:37:39
在黑暗中继续沉默吧!莫斯科现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在黑暗中继续沉默吧!莫斯科现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3 12:09:16
那年暗恋高中女老师,毕业时我鼓起勇气表白,她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那年暗恋高中女老师,毕业时我鼓起勇气表白,她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晓艾故事汇
2025-10-30 17:20:46
美专家:就算大陆拿回台湾也没什么用,我们介入,美国本土就完蛋

美专家:就算大陆拿回台湾也没什么用,我们介入,美国本土就完蛋

朔方瞭望
2025-11-02 10:35:06
步入老年期,肌肉流失得很快!医生:不想老了干瘪,3件事得常做

步入老年期,肌肉流失得很快!医生:不想老了干瘪,3件事得常做

涵豆说娱
2025-10-30 13:52:46
梅州一旦降级 大连可买低配卡狗!杨铭锐顶主任 马马杜乌龙换满勤

梅州一旦降级 大连可买低配卡狗!杨铭锐顶主任 马马杜乌龙换满勤

刀锋体育
2025-11-03 11:35:57
“小宝探花”回顾:疯狂约会上百名女性,一人拍摄,一人贩卖

“小宝探花”回顾:疯狂约会上百名女性,一人拍摄,一人贩卖

就一点
2025-11-03 10:09:10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蒙坤伟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蒙坤伟被查

政知新媒体
2025-11-02 20:04:33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阿器谈史
2025-10-30 18:57:22
66架F-16V被扣押,台海生变,美国人开始支持统一,断赖清德后路

66架F-16V被扣押,台海生变,美国人开始支持统一,断赖清德后路

健身狂人
2025-11-03 12:30:39
王玉雯这瑜伽练得那叫一个绝,作为星二代又低调又漂亮 身材那么好

王玉雯这瑜伽练得那叫一个绝,作为星二代又低调又漂亮 身材那么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3 09:05:49
当下的经济下行什么时候会复苏?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当下的经济下行什么时候会复苏?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流苏晚晴
2025-09-27 17:48:01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娱乐领航家
2025-10-28 22:00:07
LPL四支队伍想退出联赛!LNG接触Smash,红米自曝想回LCK

LPL四支队伍想退出联赛!LNG接触Smash,红米自曝想回LCK

风尘Game
2025-11-03 09:46:56
“红杏出墙”!盘点给老公戴帽子的十位女星,简直堪比现代潘金莲

“红杏出墙”!盘点给老公戴帽子的十位女星,简直堪比现代潘金莲

小椰的奶奶
2025-11-03 01:23:36
直到现在才明白,吴石去台湾时,为什么会把一儿一女留在大陆!

直到现在才明白,吴石去台湾时,为什么会把一儿一女留在大陆!

阿钊是个小小评论员
2025-11-03 00:54:24
毛岸英称呼朱德“同志”,毛主席生气教育:不能随便直呼人家大名

毛岸英称呼朱德“同志”,毛主席生气教育:不能随便直呼人家大名

南书房
2025-10-24 15:16:20
大二女生怀孕爸爸呼不可能,女孩:游泳怀上的!医生的解释很明白

大二女生怀孕爸爸呼不可能,女孩:游泳怀上的!医生的解释很明白

菁妈育儿
2025-10-26 12:35:13
“四大花旦”新出炉!刘亦菲稳坐,刘诗诗下桌,85花top换成了她

“四大花旦”新出炉!刘亦菲稳坐,刘诗诗下桌,85花top换成了她

粉墨说戏
2025-09-10 14:53:52
2025-11-03 13:52:49
科学的历程 incentive-icons
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田松主编
3042文章数 149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双喜临门!她官宣结婚怀孕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手机要闻

vivo X300 系列手机行业首发全新摇一摇群组分享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