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糖尿病别乱治,两种降糖药或引发并发症,很多人都在使用

0
分享至



家住苏州的李阿姨,今年58岁,患糖尿病已经7年。几乎每天清晨,她都在小区花坛边与朋友们讨论“降糖经验”。最近一次体检后,她一脸困惑地找到了社区医生:“明明血糖还行,怎么查出来肾功能指标又偏高了?可我一直按朋友推荐吃着老药,怎么还会这样?”

医生看了她的药单,顿时眉头紧皱:“这两种药,现在还常用吗?得抓紧换一换!”李阿姨更加焦虑。其实,在我国,数百万糖尿病患者像她一样,沿用老一代降糖药,忽视调整,埋下健康隐患。



你是否也和李阿姨一样,觉得老药能控住血糖就高枕无忧?你是否知道,有些常见降糖药被国际指南反复警示“慎用”,甚至早已被逐步淘汰?到底哪些药物正悄悄增加身体负担?

大多数患者以为:“只要血糖下来了,用什么药无非是‘老方老药’,效果都差不多。”然而事实远比想象复杂。

2022年中华医学会的临床指南警示,单纯追求降糖数字,却忽略药物安全性和并发症风险,是糖尿病治疗最大误区之一。



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尤其是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双胍类中的苯乙双胍,已经被越来越多证据证实。

磺脲类药物:虽然可以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快速降低血糖,但研究发现,长期大剂量使用可显著增加低血糖、心血管事件和体重增加风险。

2020年《柳叶刀》杂志发布多中心研究,磺脲类长期用药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13.9%,低血糖致晕、意外摔伤案例也屡屡见诸报道。

老一代双胍类(如苯乙双胍):这类药物上世纪80年代大量使用,现已在欧美多国被淘汰。其主要并发症是乳酸性酸中毒,一旦发现可危及生命。《中华内科学杂志》统计,使用苯乙双胍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概率为每万人年6.34例,显著高于现代降糖药物。

别被一时的血糖“平稳”迷惑,长期看,这些药可能变成身体的“隐形杀手”!



你或许以为,坚持服药、按时复查,就可以避免意外。遗憾的是,不合理用药积累的风险,常常悄无声息。

大量临床数据和一线案例显示,以下几类后果最值得警惕:

低血糖突发、猝倒风险升高

磺脲类药物刚上市时曾创造“控糖神话”,但低血糖发生率达12%—19%。一旦夜间低血糖发作,极易导致大脑供能障碍,严重者甚至昏迷、猝倒。

心血管事件增加,生命质量下降

《中国2型糖尿病管理研究》显示,长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DPP-4抑制剂高出约17%。心梗、中风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不容小觑。

肾脏负担加重,肾功能衰退加快

研究证实,部分老双胍类代谢方式特殊,若肾功能本就减退,用药极易造成乳酸性酸中毒,甚至诱发急性肾衰竭。

药物副作用隐匿,症状被掩盖

调查显示,有27%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年未调整药物方案,一旦出现副反应(如恶心、腹泻、乏力),常被误认为“年纪大了、没力气”,错失最佳处置时机。

过去十年,随着创新降糖药不断问世(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欧美指南 repeatedly 支持“用新不用旧”。但在我国,不少患者依然出于经济、习惯、或信息滞后,继续用着那些已被警告风险的“老药”。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部分患者在未测肾功能、没有医生指导情况下,自行调整剂量,更是埋下严重隐患。



糖尿病治疗虽需个体化,但有三条底线每一位患者都应牢记:

用药一定“量身定制”、绝不自作主张

降糖药选择、剂量调整必须交由内分泌专科医生评估处理,千万别随亲友推荐或网络处方“随机试药”,更不可只图便宜省事沿用老药。

按期体检、动态评估肝肾功能和心血管风险

每年至少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眼底和尿蛋白等,若出现异常,需第一时间调整药物方案。

生活中,还应关注饮食管理、规律运动、心理疏导等多维协助,才能全面控制血糖。药物只是辅助,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长远健康的根基。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转型大前锋成功?威少17中10砍26分12板6助2断,三分6中3

转型大前锋成功?威少17中10砍26分12板6助2断,三分6中3

懂球帝
2025-11-04 12:54:22
“别高估了睡一觉的关系。”

“别高估了睡一觉的关系。”

程一
2025-11-03 21:49:18
著名导演叶大鹰:因为女演员梅婷,与结发妻子离婚,今67岁仍单身

著名导演叶大鹰:因为女演员梅婷,与结发妻子离婚,今67岁仍单身

山河月明史
2025-10-06 10:17:53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律便利
2025-07-03 15:20:03
张怡宁没想到,与徐威恩爱16年,也逃不过“老夫少妻”的残酷现实

张怡宁没想到,与徐威恩爱16年,也逃不过“老夫少妻”的残酷现实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0-28 13:26:33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白宸侃片
2025-11-02 06:02:22
对中印区别对待:美国和印度签署10年军事条约,对中国继续恐吓

对中印区别对待:美国和印度签署10年军事条约,对中国继续恐吓

文雅笔墨
2025-11-04 15:25:06
蒋介石临终前告诉蒋经国:我这一生只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蒋介石临终前告诉蒋经国:我这一生只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浪子阿邴聊体育
2025-11-01 10:57:22
苏军如何击败日本兵?一个日本老兵说:苏军的进攻方式太不道德

苏军如何击败日本兵?一个日本老兵说:苏军的进攻方式太不道德

小豫讲故事
2025-11-04 06:00:03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0-28 09:11:16
快船126-124鹈鹕!无解的不是绝杀,是伦纳德这番话,他道歉揽责

快船126-124鹈鹕!无解的不是绝杀,是伦纳德这番话,他道歉揽责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4 17:02:48
神操作!曼联追巴西新星替代拉什福德,巴萨靠20%条款躺赚

神操作!曼联追巴西新星替代拉什福德,巴萨靠20%条款躺赚

夜白侃球
2025-11-04 10:31:56
马上停止5类运动,很可能加速血栓形成!等血管“堵死”就迟了

马上停止5类运动,很可能加速血栓形成!等血管“堵死”就迟了

39健康网
2025-11-03 20:11:36
她是我国第一位女副总理,1998年退休后,为何只享受厅级待遇

她是我国第一位女副总理,1998年退休后,为何只享受厅级待遇

记录百姓故事
2025-11-04 11:19:56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黄光裕:入狱了11年,银行账户躺着225亿,出狱后的他过得咋样?

黄光裕:入狱了11年,银行账户躺着225亿,出狱后的他过得咋样?

乐天闲聊
2025-10-25 15:26:24
58岁的我已经走投无路,望老年朋友们引以为戒,要好好爱自己!

58岁的我已经走投无路,望老年朋友们引以为戒,要好好爱自己!

蝉吟槐蕊
2025-11-03 00:05:03
辽篮50分大胜取得全运会开门红!杨鸣:广东独一档

辽篮50分大胜取得全运会开门红!杨鸣:广东独一档

体坛周报
2025-11-04 15:59:16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3 23:49:53
马杜罗紧急求助普京:委内瑞拉需要导弹、雷达和飞机

马杜罗紧急求助普京:委内瑞拉需要导弹、雷达和飞机

上观新闻
2025-11-02 21:07:05
2025-11-04 17:47:00
萧鮖记录风土人情
萧鮖记录风土人情
小伙在内地上学,记录风土人情
1133文章数 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女儿"下腰瘫"后家长起诉中国舞协:教师资格证由其颁发

头条要闻

女儿"下腰瘫"后家长起诉中国舞协:教师资格证由其颁发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教育
家居
亲子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旅游要闻

千城百县看中国|北京顺义:秋色惹人醉

教育要闻

矩形有关的中考折叠综合题分析,善于利用勾股定理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亲子要闻

科学通报 | 点亮儿童“睛”彩未来:AI赋能近视风险早期预警新突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