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 重阳佳节
![]()
秋风又起,又是一年重阳至。
我们习惯于在这个节日里为老者送上关怀,社会也将“变老”看作一个需要被小心呵护的议题。
衰老,似乎是一个不断“失去”“不幸福”的过程。
但心理学家岸见一郎在《老去的勇气》中,却为我们揭示了另一番景象:衰老并不意味着终结和不幸福,人生是旷野,下坡路最精彩。
![]()
老去并非生命贬值的开始,而是一场需要重新学习与构建的“新冒险”。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篇文章,送给每一位读者。愿我们都能获得这份智慧与勇气,不仅在今天登高望远,更在往后余生,每一个阶段的自己都拥有希望与幸福。
1
如何活好当下
![]()
柏拉图记录过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人们畏惧死亡,是因为人们非常清楚自己不了解死亡。”(《苏格拉底的申辩》)明明不了解,却像知道一样断定死亡是可怕的,但面对死亡,也只能如此了。
无论如何思考,也无法得知,那就只好接受让人不明所以的死亡本身了。没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也没必要为此事忧心苦恼。这绝不是享乐主义,而是一种立足当下、活好当下的解决方案,而且既聪明又现实。
无论死亡究竟如何,我们都不应因其而改变眼下的生活方式。
消极地认为“反正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并不是件好事,但也不能迷信死后的因果报应。人活着时,就应该着眼于现在来思考。
如果日日盘算着死亡何时到来,就无法活好当下。这其实就是假借思考死亡问题之名来逃离现实或转移话题。
![]()
三木清说,要想过好这一生,最好的办法不是因为恐惧而选择不闻不问,也不要因为死亡而困住心灵,而是感受到“死亡的平静”。只考虑将来的事,导致浪费了当下无数的可能性和幸福,这何其可惜!
追溯作家或画家的人生时,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直到老年还在精力充沛地创作,他们的绝笔之作往往都是杰作或其代表作之一。哲学家也是如此,据说活到八十岁的柏拉图就是在写作中逝世的。
直到临终之时还在写作——濑户内寂听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这就是他的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全力以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个过程中迎接人生的终点,也许确实是一种理想。
如何迎接死亡,跟我们如何过好当下息息相关。为了在遭遇衰老和疾病、死亡近在咫尺时,也能保持平心静气,我们应珍惜眼前的幸福,好好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
三木清认为,幸福是“质”的,是独创的;与此相对,成功是“量”的,是一般化的。在与人相比时,成功可以用数值表示出来,诸如出人头地、涨工资、评价和成果等,都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给可量化的成功带来阻力的是衰老、疾病以及死亡,这些阻力可能会让我们与成功和希望失之交臂,可能会背叛我们,但幸福和希望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
2
“成熟”的三个条件
![]()
如今,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各种抗衰老的信息。比如:想延长自己的寿命,什么都比不上每天散散步;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上了年纪才更应该吃一些肉食;每天动动手做做事情,或许会有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恶化的效果;等等。
如果听人说起某件事对健康有益,我们就会想推荐给父母,至于尝试不尝试在于父母。“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明明是为了你好。”这种强加于人的说法,其实就是试图改变对方的言行和态度。父母会因此感到压力,如果遵循了孩子的提议,就相当于自己认输。所以为了不认输,父母往往会拒绝孩子的提议,如果事情这么发展,根本对父母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要做的是,不强求对方改变,首先改变自己。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自己呢?总而言之——变成熟。
成熟有三个条件:第一,自己认可自身的价值。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存在价值与他人的评价无关,首先自己要认可,相信自己有价值。简而言之,就是无须寻求他人的评价或认可。
如果期待父母能和自己说“谢谢”,期待周围人能赞扬自己“太辛苦啦”“你可真孝顺父母呀”,那么照顾父母这件事就会变成一种痛苦。这是因为,父母不一定会因此感激我们,身边的人也未必会认可我们的努力。
如果我们还未彻底变成熟,就会为了得到他人的评价、认可而勉强自己。如果没有获得自己预期的评价,他人也没有表现出认可之意,我们就会心生不满,“我明明都这么努力了!”然后会把攻击的矛头对准父母和身边人,最终导致关系的恶化。
第二,对于那些必须要自己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要自己决定。
上小学时,我家住在学校的尽头,所以放学回家后不会再出去玩。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问我去不去他家玩。我想着必须要得到母亲的允许,所以就问了问身旁的母亲:“我可以出去玩吗?”母亲说:“这种小事儿,你自己决定。”我至今都还记得,当时我有多惊讶。
的确,去不去朋友家玩是我自己的事,并不是母亲的。这件事我必须自己做出决定。从那件事中,我学到了自己的事情必须独自承担责任,自己去选择、去判断、去执行。
面对衰老的父母,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要做些什么,所有这些都应该自己思考,自己决定。如果看到所有人都那么做所以自己也那样做,或听别人说怎么好就怎么做,这些都是不好的。
所谓自己的课题自己决定,就意味着我们能做到尊重对方,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件事至关重要。决定怎样度过晚年生活的,是父母本人。我们不应该插手过多,身为子女,不应把自身的想法和希望强加于父母身上。
我们希望父母上了年纪也能精神矍铄,快乐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同时也希望老人能为子孙做出榜样,既慈祥又仁爱……希望父母符合我们的理想,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成熟的第三个必要条件——摆脱自我中心性。
所有人都是社会共同体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处于这个共同体的中心位置。“我”并不需要为满足他人的期待和要求而生活,“他人”也并不是为满足“我”的期盼和心愿而活着的。
父母和孩子是一个共同体,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是这个共同体的一部分,然而,他们又都不是这个共同体的中心。照顾父母的关键就在于,在相处的时候,对这一点心中有数,并做到自觉遵循。如果违背了对方的理想和期待,导致双方都感受到无谓的挫败感,那么,照顾父母这件事迟早会变得难以为继。
3
成功与幸福的区别
![]()
没有人不期待老年的幸福。人们心中描绘的老年幸福生活因人而异,但有的人会在“成功”与“幸福”之间画上等号。
三木清指出:“自从人们将成功视作幸福,将不成功视作不幸以来,就不能理解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了。”
《人生论笔记》中,在论述成功和幸福的同时,三木清进行了发人深省的论述。
人们眼里的成功,向来都是“直线型向上”的,可幸福本来“就不是什么进步”。而且,幸福是“每个人独特的东西”,成功则是“一般性的”“可量化的东西”。
一般性数量上的成功,都可以被模仿、可以被追随者复制。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一本书大卖,那么跟它标题相似的书就会相继问世。“要是那样的话,我也能做到”“如果是我,能做得更好”,如果这样想,本身就是成功。因此成功很容易遭人忌妒,忌妒他人的人通常又会“把幸福等同于成功”。
然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真正的幸福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模仿不来。“那个人看起来好幸福,好羡慕哇”——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别人的幸福,而是别人的成功。
三木清说过,成功与“过程”相关,幸福与“存在”相连。千帆过尽,抵达终点才算是成功。人们可以“变成”成功人士,却无法“变成”幸福的人。有人说,“我想变得幸福”“希望你能变得幸福”,殊不知,生活在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与成功无关,人活着本身“就是”幸福的了。
《人生论笔记》中关于幸福的章节中有这样一句话:
“幸福即人格。任何时候,都可以像脱去外套一样心无挂碍地抛开其他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然而,真正的幸福,是不会也不可能被抛弃的。他的幸福如他的生命一般,已经和他融为了一体。”
人可以抛开虚假的幸福,但真正的幸福无法被抛弃。三木清掷地有声地说道:“对于一直像武器一样战斗的人来说,唯有倒下才是幸福。”
4
活着本身就是对他人的贡献
![]()
我曾回高中母校做过演讲。演讲的主题是《怎样充分激发自我才能,如何过好今后的人生》。其中,我讲到,人不应该只在图谋利益时才使用自己的才能。
正如我在开始部分所说的那样,人无法独自生存。人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生命中的喜悦和幸福都只能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之中获取。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才华,如若这种才华不能在人际关系中帮助他人,那这个人就无法获得生命的喜悦。也就是说,真正的幸福是“对他人有所贡献”。
阿德勒指出,只有在相信自己有价值的时候,人们才有勇气去构建人际关系。他还曾说:“只有我的行为对共同体来说是有益时,我才觉得自己有价值。”
如果他人因为自己做了某件事来和自己说“谢谢”“你帮了我大忙了”,那无论是谁都会感到高兴。退休之后,人们无法肯定自己的价值,是因为不确定自己的行为对共同体来说是否有益,或者自己没有立志要做对共同体有益的事情。
一些人为了要接受他人的感激而行动,然后把他人的感激当作自己的成就,其实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不管是否会受到感激与好评,我们都应该积极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样的贡献,怎样做才能对他人、对共同体有所帮助。
当然,阿德勒的原话虽然是“当行为是有益的时候”,但在这里没有必要局限在行为上。活着,本身就是对他人的一种贡献。
![]()
![]()
《老去的勇气》
[日]岸见一郎 著
现代出版社 2024.11
这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的励志类人生通俗读物。
在书中,作者向读者讲述了人之将老的心路历程,鼓励人们正确对待衰老、疾病和死亡。作者通过照顾患有阿茨海默症的父亲,激发出了他对生命的热情。
面对衰老是需要勇气的,改变心态是很重要,即使是衰老,依然可以对他人有所贡献。
他用积极的心态将衰老的恐惧转化为可供年轻人借鉴的人生经验。
通过这本书,我们将学会如何排解面对衰老的无力感、如何在衰老时仍能找到被需要的感觉、如何与衰老的亲人相处并不留遗憾,最终活在当下,获得幸福。
![]()
![]()
制作:熊思琪
初审:马文昱
复审:赵海燕
终审:李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