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秋意渐浓,桂香四溢。近日,宣城市郎溪县飞鲤镇黄香村的桂花园里,一派丰收景象。“咚、咚、咚……”清脆的敲杆声在林间有节奏地回响,村民们手持长竿,精准地敲向桂枝。顷刻间,金黄色的花瓣如细雨般簌簌飘落,一场场“桂花雨”悠然洒下,将树下铺设的巨型棚布染成一片金黄。
![]()
敲打桂花树。
筛选工序,更考验手上功夫。村民们手执圆竹筛,双臂沉稳晃动,碎叶与细枝纷纷从筛孔落下。筛中留下的桂花愈发纯净,色泽鲜亮,浓郁甜香沁人心脾。
“我们坚持采用人工敲打方式采收,虽然费时,但能最大限度保证桂花完整,品质更好。”郎溪县桂花园林木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窦园介绍说。目前园里种了300多亩桂花,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安排周边村民来采摘,一天能打取5000余斤花瓣。这些桂花会用来做深加工,有的烘干后当花茶原料,有的还会做成食品、香料,在沪苏浙的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这阵阵浪漫的“桂花雨”,不仅妆点了满园秋色,更化作了润泽村民生活的“幸福雨”。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就业,这片“香”产业基地已成为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平台,稳定为20多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岗位,实现了“挣钱”与“顾家”两不误。
![]()
收获桂花。
“这活儿干起来不觉得累,整天闻着桂花香,心情都好!”正在打桂花的村民徐小凤说,“我是附近的,在桂花园里做了七八年了,平时就在园里薅薅草、干干农活嘛,一天挣个一百出头,离家近,还能补贴家用,非常满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近年来,飞鲤镇黄香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精准施策,将发展优质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等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增长。
“下一步,我们要把这篇‘绿色文章’做得更深、更广。”黄香村党总支书记戴金虎站在桂花园的高处,望着连片的苗木坚定地说,“不光要让苗木、花木、果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还要琢磨着发展林下经济、乡村观光旅游这些新业态,让村子强起来、村民富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余克俭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