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汽车圈,明星代言的热度比夏天的气温还高。
张柏芝、费翔、刘亦菲这些老牌顶流不算,易烊千玺这样的新生代偶像也扎堆入局,几乎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头部明星。
艺恩营销智库的数据显示,这一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新增代言人数量涨得特别猛,成了最爱请明星的行业。
![]()
放在几年前,这事儿想都不敢想,当初造车新势力刚起来的时候,都对明星代言避之不及。
理想公开说过不请代言人,觉得车主就是最好的宣传名片。
蔚来、零跑这些品牌也跟着扛住,发布会全程只聊汽车性能、参数,要么就是把创始人推到台前打造个人IP。
![]()
本来想这种“反代言”的思路会一直坚持下去,后来发现还是我太天真。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赛道挤得满满当当,就算是原本不缺关注度的车企,也得琢磨新的流量密码。
可风水轮流转,曾经对代言说不的车企,如今一个个都成了明星的“甲方爸爸”。
![]()
从“拒绝代言”到“抢星大战”,车企为何变卦?
2025年9月26日,理想官宣易烊千玺成为品牌代言人,打破了自己多年的“不代言”原则。
紧接着10月16日,以精打细算闻名的领跑汽车,也宣布费翔成为首位代言人。
这两家可是造车新势力里唯二稳定盈利的,他们都下场了,其他车企自然跟着跟风。
![]()
零跑官方说请代言人是为了引起用户共鸣,传播品牌理念,提高营销效率。
但往深了想,这背后全是竞争逼出来的无奈。
以前理想靠家庭车和增程技术赚得盆满钵满,可后来友商们都盯着这个赛道,加上自己纯电转型不太顺利,不找点新办法破圈不行。
![]()
易烊千玺的粉丝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你想选他,明显是想摆脱“家庭车”的单一标签,跟年轻市场拉近距离。
车企请明星早就不是单纯的“刷存在感”,而是带着明确的战略目的。
智界请刘亦菲,就是看中她的“国民女神”气质,刚好贴合中高端智能汽车的定位。
![]()
五菱缤果找孟子义,“笨蛋美人”的人设和车型貌美小巧的特点完美契合,一眼就能让人记住。
当然也有跑偏的案例,哪吒汽车请了古力娜扎代言。
古力娜扎精致优雅,可哪吒汽车走的是大众平民路线,两者定位差得有点远,最后吸引到的目标人群也有限。
![]()
但哪吒也有自己的苦衷,想让品牌往上走,只能找有气质的明星,就算有点不搭,能制造话题留下记忆点也行。
车企选代言人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他们会综合评估艺人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的契合度,还有自己的预算,最后才选出候选人。
有人问,快销品和汽车这种耐销品,选代言人的逻辑是不是不一样?从事咨询工作多年的人说其实没区别,核心都是上面提到的几点,再加上要避开艺人爆雷的风险。
![]()
除了正式代言人,车企还有更灵活的玩法,乐道L90发布的时候,沙溢一家以明星车主的身份亮相,其乐融融的多孩家庭形象,刚好和车型的调性、目标用户对上了。
蔚来请莫文蔚当首席体验官,说白了就是想玩“莫文蔚来了”的谐音梗,在网上赚足关注。
这种方式不用花大价钱请正式代言人,还能降低风险,确实挺聪明。
![]()
流量破亿不代表销量上涨,明星代言只是引流工具
车企花大价钱请明星,效果到底怎么样?从话题热度来看,确实没让人失望。
鸿蒙智行和刘亦菲合作,微博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3亿,讨论量也破了百万。
理想和易烊千玺的合作,数据也不相上下,阅读量破亿、讨论量超百万。
![]()
一位头部车企的CFO透露,一款车的开发成本要好几亿,明星代言费大概300万左右,相对来说真不算多。
花小钱就能换来这么大的曝光度,对车企来说挺划算。
毕竟新车上市,首先得让大家知道,明星效应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刺激潜在需求。
![]()
但热度能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销量,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去4S店逛过,多数车企的门店里都不会摆代言人的标识。
就算是摆了易烊千玺人形立牌的理想门店,销售介绍车的时候,也不会提易烊千玺,全程都在讲车辆的性能、空间这些硬实力。
![]()
上海一位理想销售说,理想I6的大定已经突破8万,但买车的人大多是看中车本身,没人会单纯因为代言人就下单。
这也能理解,汽车不是快消品,谁都会慎重考虑,不会脑子一热就买。
消费者知道明星代言只是营销手段,真要掏钱的时候,还是会自己查资料、对比竞品,最后看的还是车的硬实力。
![]()
如此看来,明星代言对车企来说,更像是一种引流支出。
通过明星吸引大家的关注,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品牌、这款车,至于能不能转化成订单,还得看车本身够不够优秀。
有成功的案例,某自主品牌请了顶流明星代言后,年轻用户占比确实提升了,但销量真正增长,还是因为产品本身做了升级。
![]()
也有翻车的,某车企因为代言人和品牌定位严重不符,代言期间销量反而下滑了。
毫无疑问,汽车行业的明星代言热,是市场竞争升级的必然结果。
车企们想通过明星塑造品牌个性、拉近和用户的距离,这个思路没问题。
![]()
但大家都得清楚,明星只能带来流量,不能替代产品实力。
如果车本身不行,就算请再大的明星,也留不住客户。
未来,明星代言可能会越来越精准,不再是单纯找顶流,而是找和品牌调性、目标用户契合度更高的艺人。
![]()
同时,车企也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和用户体验上。
毕竟汽车市场的终极角逐,从来都不是明星流量的比拼,而是产品和口碑的较量。
车企只有把车做好,再配上合适的营销,才能真正实现流量到销量的转化。
![]()
看着车企们扎堆请明星,挺能理解他们的焦虑,但也希望他们别本末倒置。
消费者买车,买的是安全、舒适、实用,不是明星的签名照。
把钱花在刀刃上,把产品做好,才是长久之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