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少年,才配得上“第一美少年”的称号?
我觉得三个条件,必不可少。
其一当然是要颜值出众,一张俊脸皎洁如月,清朗如风。
其二便是气质独特,一定要有一眼千年的惊艳感。
第三要有响当当的作品和影响力。
按照这个标准,伯恩·安德森被称为“世界第一美少年”,毫无争议。

他的确拥有一张完美无瑕的脸庞,像是被上帝亲吻过一般。蜜金色的卷发如阳光般耀眼,碧蓝的眼眸如湖水般清澈,精致的五官如雕塑般立体,仿佛是希腊神话里才有的惊世美貌,在他的脸上,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
他因这份美貌,获得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同时,这个“世界第一美少年”的名号,又成为他一生背负着的最重的负担。
一、
1955年1月26日,伯恩·安德森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他的母亲长得很美,他将母亲的美貌,继承了下来。

但他的童年并不平静。先是父亲在他出生前就离世,然后母亲在他10岁那年就因精神困扰而自杀。
所以伯恩·安德森是跟随外祖父母长大的。

这样的经历,使得年幼的伯恩·安德森变得敏感而忧郁。孤独和无助感,似乎伴随了他的整个人生。
好在他有音乐相伴。他曾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所古典音乐学校上学,对于钢琴和大提琴都十分精通。那时他最大的心愿,是成为一名钢琴家。
![]()
但他长得那么漂亮,他的外祖母认为这样的脸蛋如果不能成为明星,被更多人所观赏,那便是暴殄天物。所以带着他四处试镜和演出。
在伯恩·安德森13岁那年,他便已经正式出道,成为童星。在《瑞典爱情故事》、《寻找塔奇奥》等电影中,出演角色。
![]()
伯恩·安德森(左二)在《瑞典爱情故事》中
但他真正成为举世瞩目的明星,是在他15岁那年,参演了卢基诺·维斯康蒂执导的电影《魂断威尼斯》之后。

维斯康蒂是当时欧洲非常著名的一位导演,他还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漂亮的男演员。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都以高颜值著称的阿兰·德龙、赫尔穆特·贝格等,都是在他拍摄的电影中绽放异彩。
![]()
1970年,维斯康蒂计划将托马斯·曼的小说《魂断威尼斯》搬上银幕,从3000多名候选童星中,选中伯恩·安德森,出演贵族少年塔奇奥,只因他有一张天使般的面孔,和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美”。
![]()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德国作曲家阿森巴赫,因沉醉于对美和青春的追求,而不幸丧失生命的故事。

伯恩·安德森在影片中,主要的任务,就体现他那忧伤的、梦幻的,又跨越了性别的“美”。
![]()
《魂断威尼斯》一上映,伯恩便成为维斯康蒂最大的发现。观众的视线被这张面孔所吸引,媒体纷纷用镜头,凸显出这个少年“与众不同”的气质。
“世界第一美少年”的称号,也就由此产生。

伯恩一夜走红,并跃上神坛。
他在享受无限追捧的时候,也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
人们习惯性地将《魂断威尼斯》中的角色,与他本人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一再声明他的取向与塔奇奥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他还是无法阻挡无数人对他的偷拍和尾随,而关于他滥交、出轨、染上性病的谣言,依然甚嚣尘上。
![]()
他的演艺事业,也并未因成为明星,而有所突破。他去试镜,被强行要求脱掉衣服展示身体,甚至在剧组,还被带入成人派对,遭到灌酒的霸凌。制片公司显然已经将他定型,找他出演的角色,也全都是和塔奇奥气质接近的“美貌花瓶”。
![]()
所以伯恩·安德森很快就厌倦了这一切。也许从一开始,做明星,就并非他的本意。
1976年,21岁的伯恩被无端卷入一桩谋杀案,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引发一片哗然。虽最终警方查出真凶另有其人,但这对伯恩·安德森来说,却给他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
他曾经前往日本发展,因为他的“美貌”对这个岛国来说,很有利用价值。以他为原型的《凡尔赛玫瑰》、《风与木之诗》等漫画纷纷出炉,在市场上大卖。但他在这些漫画中的形象,却并不是“美少年”,而是“美少女”。虽说他又随之火了一把,可这种畸形的审美,对于始终想摆脱标签的伯恩来说,是不是另一种“伤害”呢?
![]()
所以伯恩曾经尝试改变自己,不再出演电影,而是以歌手身份出现,却以失败告终。
此后的十几年中,他为了圆小时候的梦想,在瑞典组建过乐队,但没了大师的提携和媒体的热捧,他们的演出在市场上反响平平。
![]()
大概是为了反抗大众给他贴上的“美少年”标签,他蓄起了胡须,刻意改变自己的公众形象,以“邋遢”的模样现身,但还是难以摆脱他的宿命。
伯恩曾经有过一段婚姻,非常短暂,随风而逝。
![]()
1983年,他和女作家苏珊娜·罗曼结婚。婚后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但1986年,他刚满9个月的儿子不幸夭折,令他痛不欲生。此后他染上酗酒的恶习,与苏珊娜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
这之后伯恩有很长一段时间一蹶不振,但他对两个女儿都很好,始终将她们带在身边,后来定居在斯德哥尔摩。
伯恩真正的改变,我觉得是在他步入晚年之后。
![]()
2005年,50岁的他,突然又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但此时的他,早已不再是“美少年”的模样,而是形容消瘦,满脸沧桑。
这一年,他一部叫《鹈鹕人》的芬兰电影中,客串了一个小镇长者的角色。
![]()
观众自然没有将他与“美得惊人”的塔奇奥联系在一起。
此时的他,更多的时间,是以教授儿童弹钢琴谋生,收入微薄,时常需要好友的资助。
期间他断断续续的,又出演了《维兰德》、《绅士》、《谢丽》等影视作品,可基本上也没有再引起观众的注意。
直到2019年,他在阿里·艾斯特执导的《仲夏夜惊魂》中出演了那个长老形象。
![]()
阿里·艾斯特是《魂断威尼斯》的影迷,之所以邀请伯恩出演,也是出于一种致敬式的情结。
伯恩在《仲夏夜惊魂》中的表现,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1971年,他在《魂断威尼斯》中惊鸿一瞥,呈现了“美”的极致象征。
![]()
但48年后,他在《仲夏夜惊魂》中,却老态龙钟,甚至还遭人将那张面孔给凿碎。

2021年,在《世界第一美少年》这部纪录片中,他平静地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被动地被推上巅峰,但同时又被偷窥、被消费、被物化。他几乎用了大半生的时间,来寻回真正的自己。
![]()
但谁能想到,没过几年,他就走了。
2025年10月25日,伯恩·安德森去世,享年70岁。
有太多人因为他的离去,感到痛惜。
当然不仅仅只是他那“世界第一美少年”的永恒符号,和他那惊世美貌在《魂断威尼斯》中成为艺术史上美的极致象征。
![]()
更因这份美貌成了他一生梦魇——童年孤苦、被行业异化、中年丧子失婚,最终以“美貌无罪”道尽命运的唏嘘。
他的离世让世人既惋惜一个时代符号的落幕,也为这份被诅咒的美丽与坚韧人生的终结而怅然。
![]()
当大家都在追忆“世界第一美少年”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中国的第一美少年”。
而他的选择,就与伯恩截然不同。
也更加令人感到敬佩。
二、
这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美少年”的人,就是翁斐然。
![]()
大家也用“一眼万年”来形容他。
和伯恩·安德森相比,翁斐然无疑更加幸运和幸福。
他最幸运的,是他生长在一个不再将“美”异化的年代,和一个更为尊重演员人格的国度。
1996年,年仅9岁的翁斐然,在陈家林执导的古装剧《汉武帝》中,搭档周里京、于小慧等明星,出演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荧幕角色——少年时期的太子刘据,戏份不多,但其表演却受到关注。
![]()
1999年,12岁的翁斐然,又在阎建钢执导的古装剧《秦始皇》中,出演了少年时期的秦始皇嬴政。
也正因为这个角色,他被誉为“中国第一美少年”。

首先,他的确俊美且帅气,容貌兼具东方深邃与帝王贵气——但见荧幕上的他一双秀气的丹凤眼狭长凌厉,高眉骨和挺直的鼻梁,又勾勒出立体轮廓,冷白皮配少年身形,静坐时自带阴鸷孤傲,含笑时又显出明亮柔和。
![]()
有人说,他都无需台词,仅凭眼神与姿态便将千古一帝的霸气、疏离与宿命感演绎得浑然天成。
所以他成为“小说男主脸”的初代模板,被网友冠以“中国第一美少年”的美誉,也就顺理成章。
![]()
但与伯恩所不同的是,翁斐然并未因一夜爆红而被剧组过度消费。
而且他显然比伯恩更加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他和伯恩一样,并不贪恋虚名。可被资本所控制的伯恩,根本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作为“被凝视的符号”,只能被动地接受压榨,美貌从一开始就与“剥削”绑定,直到将他的利用价值,全部榨干。
![]()
但翁斐然或者说翁斐然的家人,却将他保护得很好。
《秦始皇》这部戏,是他利用暑期所拍的一部剧。前三集的戏份杀青后,他又回到校园继续读书。
![]()
虽然剧组可以利用他“中国第一美男”的称号进行广泛宣传,然而并没有。因为在大家看来,他所展现的“人物美”,仅是“角色魅力”一部分,而不应该被单独异化。
而观众所记住的,也是“少年嬴政的孤傲锐利”,而不是对演员本人的持续窥探,他的俊美,成了“锦上添花的记忆”,而非束缚人生的枷锁。
![]()
翁斐然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也没有因为他的“童星”身份而被打破原本的宁静。
可是伯恩·安德森呢,他的悲剧就在于,他被沦为了资本和偏见的牺牲品,一部《魂断威尼斯》搞砸了他的人生,“美貌”成了“诅咒”而非“馈赠”。
![]()
我们看到,在翁斐然成名之后,他并没有被行业资本过度裹挟,而是保留了他个人成长的“纯粹性”。
拍完《秦始皇》后,翁斐然也并没有趁着热度而接拍更多影视剧,而是从此息影,专心学业,并且未再涉足过影视圈。
![]()
2014年,翁斐然在中央民族大学完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然后他成了一名公务员。
此时的翁斐然已经成为一名非常帅气的小伙子,但他并没有回归演艺圈,而是脱离公众视野,安心于普通人的生活。
![]()
远离了名利场的纷扰,也就避免了行业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和各种不良影响,这使他的生活更加自由自在,更可以做回真实的自己。
伯恩·安德森的一生,都被“世界第一美少年”这个标签所禁锢,所以他始终在在“逃离美貌”与“被美貌定义”中挣扎,只为摆脱这种符号化。
![]()
但翁斐然却全无这样的顾虑。
主动退圈的理性选择,不仅使他守住了自我,而且更远离了名利场这个“大染缸”。
![]()
如今算起来,翁斐然也已经有38岁了。翻看了他的社交平台,发现他还是那么帅气,但却不像当红明星那么张扬,看上去,也就是一个干净清爽、热爱生活的青年,并不油腻。
![]()
对比两位“美少年”的命运,恰似镜中双影:翁斐然以退为进,斩断繁华枷锁,在烟火人间寻得生命本真;伯恩·安德森却困于美貌囚笼,在聚光灯下耗尽一生,终成时代滤镜下的悲剧标本。
这不仅是个人选择的分野,更是对“被定义的人生”的叩问——当天赋成为桎梏,清醒的逃离或沉沦的追逐,究竟哪一种才是对生命最深刻的敬畏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