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央视《国防军事》栏目对东部战区某旅的报道中,一款被外界称为“中国版哈比”的远程巡飞弹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在央视公开的画面中,搭载该型巡飞弹的6x6战术移动发射车迅速完成部署,随着发射指令的下达,一枚巡飞弹冲出发射箱,最终精准命中靶标。其战斗部威力很大,并且看起来还有燃烧杀伤的效果,非常具有威慑力。
![]()
而这一视频也迅速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美国《陆军认可》网站专门发文分析,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这款装备的忌惮。
性能参数解析
从公开信息与美媒分析来看,这款反辐射巡飞弹在核心性能上实现多重突破。参考外贸型 ASN-301 的数据,其全重约 135 公斤,采用三角翼气动布局,后置活塞发动机提供动力,最大飞行速度 220 公里 / 小时,作战半径 288 公里 —— 这一数值受国际军控协议限制。
![]()
而解放军自用版本的射程被普遍认为突破 300 公里,部分分析甚至认为可达 500 公里,与以色列 “哈比” 巡飞弹的性能持平。
滞空时间是其关键优势之一。外贸型 ASN-301 的滞空时长接近 4 小时,自用版本通过优化燃料储备与发动机效率,可在目标区域上空持续盘旋,形成 “空中警戒” 态势。这种能力使其区别于传统反辐射导弹,不再是 “发射后即脱离” 的一次性武器,而是能对敌方雷达形成长时间压制。
![]()
杀伤效能方面,该弹配备的特制高爆破片战斗部是核心亮点。据美媒引用的开源数据,战斗部引爆后可散布约 7000 块预制破片,破片覆盖半径达 15 至 20 米,能精准摧毁雷达天线、信号处理设备等关键部件,同时对操作人员造成有效杀伤。这种 “硬杀伤” 模式可直接让敌方防空系统陷入 “失明” 状态,且破片的燃烧特性还能引发二次损毁,进一步扩大打击效果。
导引头技术的升级同样值得关注。美媒推测,自用版本采用宽频反辐射与光电复合导引头,具备双重目标捕捉能力:一方面可被动接收敌方雷达的电磁信号,自主锁定目标;另一方面能通过光电设备实时传输画面,由后方操作人员进行 “人在回路” 控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保证打击精度,有效规避敌方电子干扰。
![]()
技术演进之路
这款反辐射巡飞弹的发展,折射出中国军工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型历程。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从以色列引进 “哈比” 反辐射巡飞弹,该装备凭借 “长时间滞空 + 精准反辐射” 的特性,成为当时压制敌方防空系统的先进武器,也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2004 年,中国曾计划将部分 “哈比” 送回以色列进行升级,以提升其电子对抗与目标识别能力。然而,美国以 “技术扩散” 为由向以色列施压,迫使后者终止合作,已送修的 “哈比” 最终原封不动返回中国。这一事件让中国深刻认识到关键军事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也加速了国产巡飞弹的研发进程。
![]()
经过十余年攻关,中国不仅实现 “哈比” 的国产化仿制,更在其基础上进行多轮改进:优化气动布局以提升飞行稳定性,升级导引头以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增大战斗部威力以提高杀伤效能,最终推出外贸型 ASN-301 与解放军自用版本。如今曝光的巡飞弹,已完全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在射程、滞空时间、导引精度等关键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自主可控的 “雷达杀手”。
台海方向的 “踹门破防” 利器
从部署单位与性能特点来看,这款反辐射巡飞弹在台海方向的作战体系中,将承担 “踹门破防” 的关键角色,其战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
初期的 “饱和压制” 是首要应用场景。台军目前构建的 “强网” 防空系统,依赖遍布全岛的雷达站与防空导弹阵地,形成多层次预警与拦截体系。该巡飞弹可通过多辆发射车齐射,在短时间内发射数十枚弹体,对台军北、中、南地区的关键雷达站实施密集打击,摧毁其预警 “眼睛”,为后续战机、导弹的突防扫清障碍。这种 “以量取胜” 的饱和攻击模式,能有效突破敌方防空火力网,瓦解其初期防御体系。
持续压制阶段的 “空中巡逻” 能力同样关键。在首轮打击后,部分巡飞弹可在台岛上空保持盘旋,利用 4 小时滞空时间监控敌方动态。一旦发现台军雷达重启 —— 这是其试图恢复预警能力的必然选择 —— 巡飞弹可立即发起二次攻击,让敌方陷入 “开机即被打、关机即失明” 的两难境地。这种持续压制模式,能彻底瘫痪台军的防空指挥体系,使其无法组织有效反击。
![]()
其他装备的 “体系协同” 进一步提升作战效能。该巡飞弹可与电子战飞机配合,前者负责 “硬杀伤” 摧毁雷达,后者通过电子干扰屏蔽敌方通信与信号,形成 “软硬结合” 的压制效果;同时,其与东风系列导弹的联动,可先由巡飞弹清除防空节点,再由导弹实施纵深打击,压缩敌方反应时间。这种多装备、多维度的协同作战,能显著提升整体打击效率,为后续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防空压制与区域安全的平衡
这款反辐射巡飞弹的曝光,不仅体现了解放军在精确打击武器领域的技术进步,更折射出其在区域安全战略中的防御性定位。从本质上看,该装备的核心功能是压制敌方防空系统,而非主动进攻型武器,其部署目的是应对台海方向可能出现的军事冲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美媒在报道中也客观指出,解放军对新装备的公开遵循 “成熟后再曝光” 的传统,此次亮相的巡飞弹已具备规模化部署能力,且很可能已有更先进的型号在研。这一特点体现了中国军工 “稳扎稳打” 的发展思路,避免技术冒进,确保装备的可靠性与实战性。
从区域安全格局来看,这款装备的存在并非引发冲突的因素,而是维护和平的保障。它的实战能力,能有效震慑 “台独” 势力与外部干涉力量,让其清楚认识到 “以武拒统” 的不可行性,从而为和平统一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正如军事专家所言,先进武器的发展,最终目的是遏制战争、维护和平,而非挑起冲突 —— 这一立场,始终是中国国防建设的核心原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