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好赛金宝”,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对 “一衣带水的邻居”,却把邻里关系闹得剑拔弩张。当地时间 10 月 28 日,在土耳其和卡塔尔斡旋下,巴阿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新一轮对话官宣 “未能达成可行的解决方案”。要知道,这场谈判可是停火协议的 “续命关键”——10 月中旬两国边境刚爆发激烈交火,阿富汗称打死 58 名巴士兵,巴方则宣称消灭 200 多名武装分子,直到 19 日才达成停火共识。更揪心的是,边境两侧还有数百万民众受战火威胁,100 多万阿富汗难民刚从巴基斯坦返回故土,人道主义危机雪上加霜。一边是巴方手握恐怖分子跨境袭击的实锤证据,一边是阿方推诿回避,这场谈崩的对话,难道要让百姓再受战火煎熬?
先说说这场谈判的 “拉锯大戏”,简直是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巴方可是做足了准备,直接提交了 “巴基斯坦塔利班”“俾路支解放武装” 在阿富汗境内策动恐袭的铁证,连土耳其、卡塔尔这两个斡旋国都认了。巴方就想让阿方给个准话,到底能不能管住境内恐怖组织,可阿方全程 “打太极”,要么偏离核心议题,要么用模糊承诺敷衍,还反过来指责巴方缺乏谈判诚意。这操作就像俩兄弟吵架,一个拿着对方犯错的证据要说法,一个却顾左右而言他,问题压根没触及。更讽刺的是,谈判期间边境冲突都没停,25 日到 26 日就有 5 名巴士兵和 25 名武装分子丧生,停火协议形同虚设,说好的 “和平谈判”,反倒成了 “边谈边打” 的闹剧。
![]()
再看看边境百姓的 “生存渡劫”,真是闻者落泪。60 岁的巴基斯坦边境商人卡里姆,之前每天靠跨境贸易养活一家六口,现在边境一封闭,生意彻底黄了,只能守着空荡荡的店铺叹气:“炮弹没炸到我家,可饥饿快把我们逼死了”。另一边,刚从巴基斯坦返回阿富汗的难民苏拉娅,带着三个孩子住在临时安置点,没水没粮没医疗,孩子天天喊着肚子饿,她哭着说:“我们不想当难民,可两边打仗,哪里有活路?”。更糟的是,阿富汗本身就有近一半人口需要人道主义援助,100 多万返乡难民让本就崩溃的医疗、粮食系统雪上加霜,不少孩子连口干净水都喝不上。可政客们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谁真正把这些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
背后的 “区域博弈” 更是让局势雪上加霜,印巴的 “阿富汗大博弈” 又重新上演。印度近期宣布重开驻喀布尔大使馆,看似是搞人道主义援助,实则是想在阿富汗刷存在感,这可把巴基斯坦急坏了,生怕自己的影响力被削弱,对边境的管控也更严了。这就像邻里吵架,旁边还有人煽风点火、趁虚而入,原本的双边矛盾,硬生生变成了多方角力。巴方担心阿富汗成为反巴势力的温床,阿方则抱怨巴方借反恐名义侵犯领土主权,双方互相猜忌,再加上外部势力搅局,谈判自然难以推进。可他们忘了,不管是印巴的影响力争夺,还是巴阿的主权争议,最后买单的永远是无辜百姓。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巴阿这对邻居的僵局,早该用民生视角破局了。边境不是 “战场”,而是 “邻里门庭”;谈判桌上的筹码,不该是政治博弈,而是百姓的温饱安危。巴方提交的恐袭证据需要重视,阿方的主权诉求也该被尊重,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可核查的反恐机制,让边境不再成为恐怖组织的 “避风港”。国际斡旋方也不该只当 “传声筒”,该拿出硬办法推动双方落实承诺,而不是让停火协议变成 “一纸空文”。
要知道,100 多万返乡难民等着安置,数百万边境民众盼着和平,他们等不起无休止的谈判拉锯,也耗不起战火纷飞的日子。真正的解决方案,从来不是谁赢谁输,而是让孩子能安心上学,让商人能正常贸易,让难民能有个安稳的家。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巴阿之间最大的矛盾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边境百姓真正远离战火?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