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防长一句话,全网炸了:谈不拢就全面开打!
这话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二轮巴阿谈判桌上丢出来的,说的人叫阿西夫,巴基斯坦国防部长。
酒店会议室还没布置完,他就把底牌亮得明明白白:要么签停火协议,要么直接开干。
![]()
现场记者都愣了,话筒差点掉地上。
阿西夫后面还补了一句:我们也看到阿富汗想谈,但底线就一条,别再让恐怖分子从你们那边溜过来。
阿富汗代表团也不是吃素的,内政部副部长带队,阵容不小。
两边心里都清楚,这一谈要是再谈崩,边境就不是放枪放炮的事了,是真可能全面交火。
其实这场谈判不是临时起意。
10月9号,巴基斯坦飞机炸了喀布尔和帕克提卡省,说是打恐怖分子。
三天后,阿富汗军队夜里动手,边境第一次大规模交火,两边各说各的理,谁都不服谁。
14号晚上又来一波,恐怖分子想摸巴方哨所,被打了回去。
巴方说干掉二三十人,阿方说死了12个老百姓,上百人受伤,数字对不上,火药味越来越浓。
15号,两边都撑不住了,先宣布48小时临时停火,喘口气。
18号,卡塔尔和土耳其出面,把大家拉到多哈,签了第一轮停火。
19号生效,可边境的枪声没完全停,老百姓心里还是悬着。
![]()
这次来伊斯坦布尔,就是想把多哈没谈细的细节钉死。
谁也没想到,巴方一上来就放大招:谈不成,那就打。
说实话,听到“全面开战”四个字,谁不头皮发麻?
可转念一想,这话听着吓人,其实更像谈判桌上的最后通牒。
阿西夫不是疯子,他知道真打起来,两边都得掉层皮。
先说巴基斯坦,国内通胀已经够呛,再打一场仗,钱从哪来?
再说阿富汗,连粮食都靠外援,真打起来,难民先冲邻国,谁给饭吃?
![]()
所以这句狠话,更像逼对方让步的筹码。
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真不想打,但你们别再装糊涂,边境安全必须解决。
那阿富汗怎么接招?
他们也难受。
杜兰德线1893年英国人划的,阿政府一直不认,可又没法改。
普什图族两边都有亲戚,放羊一不小心就跨国,谁管得住?
再加上恐怖分子混在里面,阿富汗政府说自己也头疼,地广人稀,真没那么多兵去每条沟都看死。
所以两边诉求其实不复杂:巴要安全,阿要主权,但一碰就炸。
这时候最怕啥?
最怕有人拱火。
边境一开打,军火商笑开花,恐怖分子浑水摸鱼,老百姓倒霉。
国际社会也慌,联合国、中国、伊朗、土库曼斯坦全在劝:冷静,冷静,再冷静。
为啥劝?
因为一打,贸易线就断,物价飞涨,难民潮冲过来,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最惨的还是普通人,白天种地,晚上听炮响,日子咋过?
![]()
所以回到谈判桌,其实是唯一的活路。
阿西夫的狠话,听着吓人,其实是把问题推到聚光灯下:别再拖了,今天就把话说明白。
那怎么谈?
先停火,再建联合巡逻队,两边一起查恐怖分子,抓到谁是谁。
再慢慢聊杜兰德线,一时改不了,就先搁置,起码别拿枪说话。
说到底,打仗是最笨的办法。
子弹不长眼,打完还得谈,那还不如现在就谈。
巴阿老百姓要的不是谁赢谁输,是晚上能睡个安稳觉,孩子能去学校,而不是躲炮弹。
伊斯坦布尔的酒店会议室不大,但装着几百万人的希望。
谈判代表多坚持一小时,边境就可能少响一枪。
阿西夫那句“谈不成就打”,听着冲,其实是最后一声警钟:别再错过机会了。
![]()
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两边咬牙让出来的。
今天你退一步,明天我退一步,日子就能过下去。
非要顶到墙根,那就只剩废墟。
希望这次真能谈拢。
让枪声停,让市场开,让孩子们别再听见爆炸就哭。
和平这俩字,说起来轻,做起来重,但值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