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军,现任安徽省阜阳监狱机关第四党支部书记、狱政管理科科长,自2013年11月入职阜阳监狱以来,张文军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民警的忠诚与担当,从警至今,三张奖状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
第一张奖状:驱散迷茫 唤醒“初心”
回想起12年前初次穿上警服敬礼的那一刻,张文军仍百感交集。那时,他的脑海中满是影视剧里刑警追凶的热血场景。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每日面对高墙内周而复始的作息安排,聆听铁门开合时发出的沉闷声响,他那股兴奋劲儿逐渐消散。
“这就是我所追求的警察梦吗?”有一次值完夜班,张文军问自己。察觉到张文军情绪有波动,教导员徐成洲将他叫到办公室,指着满满一摞刑释人员寄来的感谢信说道:“别觉得咱们这工作没意思,改造好一个人,就能拯救一个家庭,责任重大啊!”
那天晚上,张文军反复琢磨着教导员的话,内心深受触动,原来“密码”就藏在那一封封感谢信里,自己也要在这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
一年后,当阜阳监狱“先进工作者”的奖状交到张文军手中时,他突然领悟到:真正的“热血”,不仅流淌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抓捕行动中,更隐藏于日复一日的坚守里。
第二张奖状:温情引导 融化坚冰
罪犯方某入监后,两个女儿因无人照料,被当地政府安置在社会福利院。因担心孩子的成长状况,方某整日郁郁寡欢。了解情况后,张文军赶往池州市看望方某的两个女儿。
家访那天,他代替方某履行了作为父亲的一日职责,关心、教育和引导着两个孩子健康成长。“叔叔,这是我的奖状,您能带给我爸爸吗?”临别时,方某的一个女儿说道。
当张文军将这张跨越300公里的奖状递给方某时,方某掩面哭泣,表示一定积极改造。从那以后,他一改往日颓废状态,积极投入到改造之中。
2024年阜阳监狱开展“暖阳行动”,张文军两次出发,赶赴两省五地,行程1400多公里,走访五个家庭,在高墙与家庭之间搭建起法与情的“桥梁”,用温情融化罪犯心中的坚冰。
第三张奖状:活力青春 逆转有为
2022年,当张文军挑起第八监区教导员这一重担时,八监区综合考核在全监狱已连续三个月排名倒数。这里罪犯结构复杂,管理难度极大。
张文军并未急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先在监区待了20天。白天,他跟着民警参与现场管理;晚上,他和大家交流谈心。张文军发现,老民警工作积极性调动不够;而新民警又尚未掌握有效的管教方法。
“人心齐,泰山移。若人心散了,任何办法都无济于事。”张文军凝视着墙上的党旗,突然有了主意。八监区35岁以下的青年民警占监区总人数的比例超过70%,他从年龄结构特点入手,打造“活力青春,有为支部”的党建品牌:安排老民警与新民警结成“对子”,给年轻人提供大胆尝试的机会,并且每周组织“头脑风暴”,让大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畅所欲言。
一年后,八监区的考核结果实现了“大逆转”:党建考核冲进全监狱前三,综合排名跃居全监狱第一。当“先进集体”的奖状挂在荣誉墙上时,张文军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从青涩稚嫩的新兵成长为多面手的“排头兵”,张文军将12年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高墙内的日日夜夜。
![]()
点评
张文军作为阜阳监狱优秀青年民警代表,政治素质过硬,大局意识较强。他能够通过加强自身学习,迅速适应新岗位、新要求,展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强烈的担当精神。对监狱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他能够快速领会,一抓到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特别是担任第八监区党支部书记期间,面对监区警力紧张、在押犯结构复杂、管理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他迎难而上、不怕吃苦、大胆创新,带领监区民警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张文军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经过多个岗位锻炼,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上进心,能够自我加压,追求卓越。相信随着工作经验的进一步积累和领导能力的持续提升,张文军必将为监狱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安徽省阜阳监狱党委书记、政委 胡国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