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浴室怎么还有个隔间?"
装修工人李师傅拿着手电筒,对着墙壁上那道若隐若现的缝隙皱起了眉头。广东矿老板陈志远花了九亿买下这套明清四合院,本想着简单装修一下就住进去,没想到在主卧浴室发现了这么个奇怪的地方。
"老板,这墙后面好像是空的。"李师傅敲了敲,传来闷闷的回响声。
陈志远走过来,伸手摸了摸那道细微的裂缝。这套四合院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前主人是个收藏家,据说家里藏品无数,难道这里面还藏着什么宝贝?
"挖开看看。"陈志远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01
三个月前,陈志远还在为公司的资金链断裂焦头烂额。他在广东经营着三座铜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身家早就过了十亿。但今年铜价暴跌,再加上环保政策收紧,几个矿场都被迫停产整顿。
"老陈,你这次真的玩大了。"财务总监王秘书看着账本摇头,"九亿买个破四合院,咱们现在哪有这个钱?"
陈志远却不这么想。他从小就喜欢古董文物,这些年赚了钱就到处收藏,眼光也练出来了。这套四合院位于京城二环内,地理位置绝佳,更重要的是前主人徐老先生是圈内有名的收藏大家。
"你不懂,老徐这人我打听过,一辈子就爱收藏古董字画,家里的好东西多着呢。"陈志远端起茶杯,"他儿子急着移民,急于出手,这价格算是捡漏了。"
徐老先生七十多岁了,身体不好,儿子在国外定居多年。老人家舍不得祖宅,但架不住儿子的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同意卖掉。
交易那天,徐老先生拄着拐杖,在四合院里转了一圈又一圈。
"陈老板,这宅子传了八代了,你可得好好保护啊。"老人家眼中含着泪,"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命根子。"
陈志远郑重地点头承诺,一定会好好修缮保护。但他心里更关心的是,这么大的宅子,这么多年的积累,肯定还藏着不少好东西。
过户手续办完后,陈志远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全面搜查。从正房到厢房,从地下室到阁楼,每个角落都不放过。果然,在书房的暗格里找到几幅明代字画,在花园假山下挖出一口明代青铜鼎,零零散散加起来价值也有两三千万。
"看吧,我就说这老头儿家里有宝贝。"陈志远越发得意,"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我们。"
但接下来几个月的搜寻都没什么收获,陈志远开始有些失望。直到准备装修时,工人们在主卧浴室发现了那道神秘的缝隙。
02
"陈老板,这道缝隙很奇怪,像是人为做的。"李师傅是个有二十年经验的老装修工,对各种建筑结构都很熟悉,"而且看这个位置,后面的空间应该不小。"
陈志远仔细观察着那道缝隙,心跳开始加速。缝隙大概一米五高,半米宽,边缘处理得很精细,确实像是专门设计的暗门。
"会不会是个密室?"陈志远的妻子林雅也凑了过来,"我听说古代有钱人家都喜欢建密室,用来藏珍宝的。"
想到这里,陈志远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从小就爱看武侠小说,对什么密室机关特别着迷,没想到自己家里真的可能有个密室。
"李师傅,你看这缝隙怎么打开?"
李师傅研究了半天,发现缝隙周围的青砖颜色稍有不同,摸上去手感也不太一样。他试着用手推了推,没有反应。又试着往左右滑动,还是没动静。
"老板,要不我们用工具撬开吧?"
"不行!"陈志远急忙阻止,"万一破坏了机关就糟了,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他开始在附近仔细寻找,古代的暗门机关一般都有开关,通常设计得很巧妙,不容易被发现。墙面、地面、天花板,每个地方都摸了个遍,终于在浴室角落的一块地砖上发现了异常。
那块地砖比周围的稍微松动一些,陈志远用力按下去,听到轻微的"咔嚓"声,墙上的那道缝隙竟然真的缓缓打开了。
"天哪!真的是暗门!"林雅激动得直跺脚,"老公你太厉害了!"
陈志远也兴奋得不行,赶紧拿过手电筒往里面照。门后确实是个小房间,大概三四平方米的样子,里面似乎放着什么东西,但光线太暗看不太清楚。
03
"我进去看看。"陈志远拿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跨进了暗室。
房间比想象中的要干净,没有什么霉味和灰尘,显然平时有人打理。地面铺着青砖,墙壁刷得雪白,正中央放着一张红木桌子,桌子上摆着几样东西。
"老公,里面有什么?"林雅在外面焦急地问。
"有个桌子,上面放着一些东西。"陈志远走近一看,桌子上放着一个精美的木盒子,旁边还有几本线装书和一卷卷轴。
他先拿起那个木盒子,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几枚古代金币,每一枚都闪闪发光,保存得极好。
"是金币!"陈志远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看样子是清代的,值不少钱呢!"
林雅也忍不住探头进来,看到满盒子的金币,眼睛都直了。"天哪,咱们发财了!"
陈志远又拿起那几本线装书翻看,都是手抄本,字迹工整,内容是一些古代的医书和算命书籍。虽然也有收藏价值,但肯定不如金币值钱。
最后他拿起了那卷卷轴,小心翼翼地打开。这是一幅山水画,画工精细,用料考究,落款处写着"石涛"二字,还有一枚印章。
"这是石涛的画!"陈志远差点兴奋得跳起来,"清代四大画家之一,这幅画至少值几千万!"
石涛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存世作品不多,每一幅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陈志远虽然不是专业的古董商,但这些年收藏经验还是有的,一眼就能看出这幅画的不凡。
"老公,咱们这次真的发大了!"林雅抱着陈志远又蹦又跳,"这一个密室的东西,少说也值上亿吧?"
陈志远点点头,心情激动得无法言喻。买这套四合院花了九亿,原本还心疼钱,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本了,而且还大赚一笔。
但就在这时,他忽然注意到墙角还有个小小的暗格,之前被桌子挡住了没看到。
"那里还有个暗格。"陈志远指着墙角说道。
两人赶紧走过去,发现墙角确实有个巴掌大小的暗格,里面放着一个小木匣。陈志远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张纸条。
纸条上用毛笔字写着几行小字,字迹有些潦草,但还能看清楚内容。
04
陈志远拿着纸条,借着手电筒的光仔细阅读。纸条上写着:
"后人若得此物,请知晓此乃徐家祖传之宝,非卖品也。吾儿不孝,为移民计,欲售祖宅,实为无奈之举。然家传珍宝,不可外流,故藏于此处,望有缘人得之,能善待之。若能物归原主,必有厚报。徐老手书。"
看完纸条,陈志远和林雅都愣住了。
"这是徐老先生留下的?"林雅有些不安地问,"他是想让我们把东西还给他?"
陈志远皱着眉头思考。按照法律来说,他买下了四合院,里面的一切都属于他的财产。但从情理上讲,这些明显是徐老先生的私人珍藏,而且老人家在纸条里明确表示这些不是卖品。
"老公,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林雅看着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内心也很矛盾。
陈志远沉默了很久。这些东西的价值确实惊人,足够让他的资金链危机彻底解决,甚至还能大赚一笔。但徐老先生当初卖房子时那依依不舍的眼神,还有纸条上那句"物归原主,必有厚报",都让他内心不安。
"我们先把东西收好,回去再想想。"陈志远最终决定暂时不做决定。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金币、字画和古书都包好,放进一个大箱子里。就在准备离开密室时,陈志远忽然注意到桌子下面还有个抽屉。
拉开抽屉一看,里面放着一本厚厚的账本和一叠银行单据。
账本上详细记录着这些珍宝的来历和价值,每一件都有详细的说明。那幅石涛的山水画,原来是徐家祖上在民国时期从一个没落贵族手中买来的,花了当时的三千大洋。那些金币是清朝时期徐家先祖经商时积累的,一直传到现在。
银行单据显示,徐老先生在几家银行都有存款,总额超过两千万。这让陈志远更加疑惑了,既然老人家有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卖房子?
就在这时,他在抽屉最底层发现了一份医院的诊断书。
诊断书上写着:"患者徐志明,男,74岁,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建议保守治疗,预估生存期6-8个月。"
看到这份诊断书,陈志远瞬间明白了一切。老人家之所以同意卖房子,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因为时日无多,想在生前安排好一切,让儿子能够顺利移民。
而这些珍宝,是他舍不得的心血收藏,所以才偷偷藏在密室里,希望能有机会物归原主。
"老公,徐老先生他..."林雅看到诊断书,眼圈都红了。
陈志远心情也很沉重。他想起交易那天,老人家在四合院里转来转去,眼中含泪的样子,那种不舍和眷恋,现在终于理解了。
05
"我觉得我们应该把东西还给徐老先生。"林雅擦了擦眼角的泪珠,"这些都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我们不能这样占为己有。"
陈志远点点头,他心里其实也是这样想的。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些东西确实属于他,但从情理上讲,这样做实在说不过去。
"可是我们现在资金这么紧张,这些东西能解决大问题啊。"陈志远还是有些舍不得,"要不我们把情况告诉徐老先生,看他愿不愿意卖给我们?"
"你觉得可能吗?"林雅摇摇头,"纸条上都写得很清楚了,这些不是卖品。"
两人正在讨论,忽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李师傅在外面喊:"陈老板,有人找您!"
陈志远和林雅赶紧走出密室,把暗门关好。来的人是徐老先生的儿子徐华,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西装,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样子。
"陈老板,不好意思打扰了。"徐华客气地说,"我是从美国赶回来的,我父亲病情突然恶化,现在在医院抢救。"
听到这个消息,陈志远心里一沉。
"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想处理一些我父亲的遗留问题。"徐华继续说,"他老人家一直念叨着四合院里还有些东西没有带走,让我回来看看。"
陈志远和林雅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徐华说的是什么东西。
"徐先生,你父亲具体说了是什么东西吗?"陈志远试探性地问。
"他说得不太清楚,好像是一些收藏品。"徐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对这些古董字画不太懂,但我知道我父亲特别珍视这些东西,可能对他来说比金钱还重要。"
说到这里,徐华的眼圈也红了:"医生说我父亲可能撑不过这个星期了,我想让他在临终前能够安心一些。"
陈志远听到这里,再也犹豫不下去了。他看了看林雅,见她也点了点头,便下定了决心。
"徐先生,请您跟我来,我想我知道您父亲说的是什么。"
陈志远带着徐华走进浴室,来到那道暗门前。他按动地砖机关,暗门再次打开了。看到这个隐秘的密室,徐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徐华看着密室里的一切,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陈志远把箱子搬出来,打开给徐华看里面的珍宝。
"这些都是您父亲藏在里面的,还有这张纸条。"陈志远把徐老先生的手书递给徐华。
徐华看完纸条,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我父亲...他竟然为了这些..."
这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陈志远想起那句话:"物归原主,必有厚报。"他忽然意识到,真正的厚报可能不是金钱,而是内心的安宁和良心的安慰。
就在陈志远准备开口说要把这些东西还给徐华时,徐华忽然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笑容。
06
"陈老板,您真是个好人。"徐华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但那个笑容却越来越明显,"不过,我有个confession要跟您说。"
陈志远心里咯噔一下,感觉有些不对劲。
"其实,我父亲根本没有病。"徐华的声音忽然变得轻松起来,"胰腺癌的诊断书是假的,我们花钱找人伪造的。整个卖房子的事情,都是我们父子俩精心设计的一个局。"
"什么?"陈志远和林雅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您不会以为,真的有人会把价值上亿的珍宝随便藏在房子里然后卖掉吧?"徐华笑着摇摇头,"我父亲可是在古董界混了五十年的老狐狸,这点心眼还是有的。"
徐华走到密室里,熟练地从墙角又取出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套完整的监控设备。
"从您搬进来开始,我们就在观察您的一举一动。"徐华指着监控屏幕,"您在房间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陈志远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密室会那么干净,为什么机关这么容易就能找到,原来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圈套。
"可是为什么?"林雅还是想不明白,"你们已经拿到九亿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九亿?"徐华哈哈大笑,"陈老板,您真是太天真了。您以为这些珍宝只值几千万?让我告诉您真相吧,这里面随便一样东西,都比您的九亿值钱。"
徐华拿起那幅石涛的山水画:"这幅画不是石涛的作品,这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真迹!去年佳士得拍卖会上,吴道子的一幅小品都拍出了三亿美金的天价,而这幅是吴道子的传世杰作,保守估计值五十亿人民币。"
陈志远彻底傻眼了。
"还有这些金币,您以为是清代的普通金币吗?"徐华又拿起几枚金币,"这是汉代的开国金饼,全世界现存不超过十枚,每一枚都是无价之宝。"
"那些医书也不是一般的古籍,那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内经》原版手抄本,是中医界的圣经,多少收藏家梦寐以求都得不到。"
徐华把所有宝贝重新摆好,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得意:"陈老板,您用九亿买了我们家的房子,我们用房子换了您九亿的现金,还顺便测试了一下您的人品。现在看来,您确实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07
"所以,你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陈志远强压住内心的震惊,努力保持冷静。
"很简单,我们需要一个干净的身份来处理这些珍宝。"徐华收起了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这些东西来路特殊,不能直接出售,需要找一个有实力、有信誉的合作伙伴。"
"来路特殊?"林雅敏感地察觉到了关键词,"你的意思是..."
"这些都是我父亲这辈子收集的国宝级文物。"徐华深吸了一口气,"有些是从国外回购的,有些是从盗墓贼手中拯救的,还有些是从私人收藏家那里高价收购的。每一件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徐华走到墙边,按动了另一个机关,墙壁缓缓打开,露出了一个更大的密室。里面摆放着数十件珍贵文物:青铜器、瓷器、字画、古籍,每一样都散发着历史的光芒。
"天哪..."陈志远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撼了,"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博物馆。"
"准确地说,这里收藏的文物总价值超过五百亿人民币。"徐华自豪地说,"我父亲花了五十年时间,倾尽家财收集了这些国宝,目的只有一个:让它们回到祖国怀抱。"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密室深处传来:"华儿,把陈先生请进来吧。"
陈志远循声望去,只见徐老先生精神矍铄地从密室深处走了出来,哪里像个病重垂危的人?
"徐老,您..."陈志远已经彻底搞不清楚状况了。
"陈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欺骗了您。"徐老先生笑着走过来,"不过我们必须确认您的人品,才能放心地把这个秘密告诉您。"
"您刚才面对价值连城的珍宝,第一反应不是占为己有,而是想要物归原主,这让我们看到了您内心的善良和正直。"徐老先生眼中满是赞赏,"这正是我们要找的合作伙伴。"
陈志远这才明白,从一开始,他就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计划当中。
"我们希望您能帮助我们,把这些文物合法地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徐华解释道,"但是直接捐赠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渠道。"
"而您,作为成功的企业家,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来完成这件事。"徐老先生补充道,"当然,我们也不会让您白白帮忙,这些珍宝的捐赠将以您的名义进行,您将获得巨大的社会声誉和相应的税收优惠。"
陈志远终于明白了整个计划的全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卖,而是一场关于文物保护和爱国情怀的宏大布局。
08
"我需要时间考虑。"陈志远看着满屋子的珍宝,心情复杂。
"当然可以。"徐老先生非常理解,"这确实是个重大的决定。"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志远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帮助徐家捐赠文物,确实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声誉,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
林雅倒是很支持:"老公,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咱们这些年赚了不少钱,是时候为社会做些贡献了。"
"而且你想想,如果这些国宝真的能回到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陈志远也逐渐被说服了。他想起小时候在博物馆里看到那些珍贵文物时的震撼,想起老师讲述中华文明历史时的自豪,想起这些年在国外看到中国文物被外国人收藏时的心痛。
一周后,陈志远找到了徐老先生。
"我愿意帮助您。"陈志远坚定地说,"但我有个条件。"
"您请说。"
"我希望能在每件文物的介绍牌上,写上它们真正的收集者——徐老先生的名字。"陈志远认真地说,"这是您一辈子的心血,不应该埋没。"
徐老先生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了泪光。
三个月后,北京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回归"的特别展览。五十件珍贵文物首次与公众见面,每一件都堪称国宝级别。
开幕式上,陈志远作为捐赠者发表了演讲:"这些文物真正的主人是徐志明老先生,他用一生的时间和心血,让这些国宝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只是一个幸运的参与者。"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徐老先生坐在第一排,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展览开放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参观。看着那些对文物啧啧称奇的孩子们,听着导游讲述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陈志远深深地感到了满足和骄傲。
那天晚上回到四合院,陈志远站在院子里仰望星空。
"老公,你后悔吗?"林雅走过来问。
"后悔什么?"
"放弃那么多钱啊。"
陈志远笑了笑:"你知道吗,这几个月来我睡得特别安稳,比赚了几十亿还要开心。"
"为什么?"
"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价值。"陈志远看着满院的月光,"金钱能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的温暖。金钱能买到文物,但买不到文化的传承。我们做的这件事,会让无数人受益,这比任何金钱都要珍贵。"
月光洒在古老的四合院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