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有一本很喜欢的书,叫做《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当时是在书市上看到,她立刻拿过来抱在怀里,对我说:“我就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啊。”
是的,从女儿出生起,外公外婆就从老家来到北京和我们一起生活。十多年来朝夕相处,外公外婆是我们这个五口之家的一根稳定的支柱,更是女儿人生中难以分割的一部分。
我想,这应该也是大部分中国家庭常见的状态。我们的孩子(甚至包括我们自己),许多都是祖父母带大的孩子。隔代养育以及三代共处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生活课题。
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虽然,日常生活难免鸡毛蒜皮磕磕碰碰。但我始终认为,祖孙相处的体验,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老人而言,都是珍贵且不可替代的。
正如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指出的,孩子来自一个“不同的世界”,老人又在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上——祖孙相遇,常在这两端之间点亮共同的象征与故事。
祖孙情谊也是绘本中常见的主题。这次推荐其中一些熠熠闪光的故事给大家。在艺术与生活的相互映照中,我们可以再次品味,并更加珍惜老人与小孩之间情绪交流与智慧交融而创造的动人世界。
1
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支持
与爸爸妈妈不同,祖父母往往不必直接面对与孩子有关的社会压力,因此他们更能给予孩子完全的包容和纯粹的爱。来自祖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为孩子安全感的基石。
相应的,孩子站在生命的起点,充满活力与好奇。他们以一派天真,帮助老人完成对生命的回顾和意义的传承。
爷爷奶奶家
有我专门的房间,
奶奶在床上藏着礼物
爷爷的棚屋里,
可以造火箭。
![]()
奶奶做的蛋糕
我想吃几个都行……
![]()
这种带着宠溺的爱洋溢着融融暖意,温和,包容,无处不在。
![]()
沉浸在这样的祖辈的爱意中,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这本书是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家庭系列”绘本中最新的一本。
![]()
![]()
这本新作的阅读感受,也很像我对安东尼·布朗本人的感觉——温暖亲切的笑容背后,总藏着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
![]()
熟悉的暖意融融的色调。
熟悉的俏皮别致的小细节。
熟悉的,细细密密渗透在每一个画面和每一句话语中的家人的亲密无间。
![]()
作为孩子们的代言人,安东尼·布朗以其活跃的想象,细腻的感知和深刻的洞察,展现了祖父或外祖父在孩子心中的多元形象,这些形象既是对真实祖辈的描摹,也是儿童想象力和内心感受的投射。
![]()
在安东尼·布朗的作品爱好者和研究者看来,《我爷爷》的出版意味着“安东尼·布朗之家”系列的情感版图趋于完整。而对普通读者来说,因为我们有更加深厚的祖孙三代共居,祖父母参与养育的文化,因此更容易与这本书传递的代际亲情产生共鸣。
这幅封面传递出来的温暖、亲密、相互依赖的感受,大概是所有人心目中祖孙关系的理想图景。
所以,它特别令人心动。
![]()
这本书是作者杰西卡·谢夫德的处女作。这位插画专业的女孩立志成为艺术治疗专家,她在学校学习期间,常常去老人院做兼职,这本书的诞生,就来源于她照顾失智症老人的经历。
![]()
这不仅仅是一本描述祖孙关系的书,它还呈现了许多特别的话题:
关于阿兹海默症。
关于送老人去老人院。
![]()
关于如何一家人如何共同面对困境。
外公在自己的旧手提箱里装了一条裤子,两件衬衫,还有自己当海员时的照片。他带着箱子,独自出了门。
![]()
小孙女玛丽亚娜发现了,紧紧跟在外公身后。
这是另一个关于老人失去记忆的故事,但表达风格非常特别。
故事的文字非常简单,却成功地创造了两个平行世界:一个,是被岁月侵蚀的现实生活,一个由老人的记忆和孩子的想象共同编织的奇幻海洋。
![]()
西班牙著名插画家胡安·埃尔纳斯的创作非常精彩,他着眼宏大却下笔细腻,每一幅画面既有丰富华丽的细节,让人过目难忘,又营造出广阔的超现实氛围,充满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
![]()
一番动人心魄的游历后,回到海滩,一切归于平静。迷失在记忆中的外公与孙女紧紧相拥。
![]()
我特别喜欢这个转折——
玛丽亚娜突然知道该怎么做了。她微笑着对外公说:“闭上眼睛,我有个礼物送给你。”
玛丽亚娜拿出一只小小的渔船,放进外公手里。她拿起手提箱,和外公一起回家了。
![]()
小孩与老人,有天然畅通的沟通渠道,他们的热忱与生命活力更容易传递到老人心里,成为他们与世界的新的联结点。
2
祖孙传承,丰富的生活智慧
祖父母相比年轻一代,积累了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家族记忆、生活节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对时间、关系、事物价值的理解。这种“智慧”不是抽象说教,而是通过“做”“在一起”“讲”自然传递。
当祖父母讲述他们的生活,或与孩子一起完成某件事情(例如一起动手、一起回忆),其实是在对孩子进行文化、自我、价值的滋养。祖父母的故事能帮助孩子建立身份感、归属感。
从洗黄豆到磨豆浆,煮豆浆,再慢慢等待豆浆凝固成豆腐……这是如今的孩子们很少能经历的奇妙体验。
![]()
小女孩和奶奶一起创造并经历这个过程。孩子好奇,雀跃,但又有点不耐烦。奶奶不紧不慢且十分笃定。
![]()
这个故事的文字如诗,细腻又壮阔——
豆腐慢慢从水而来,历经溪流和江河的奔腾
豆腐慢慢从布料而来,历经纱线的交缠,纱布的积压。
豆腐慢慢从火焰和金属而来,历经炽热的锤炼。
![]()
这似乎是一个关于生活的寓言,意味深长,经由奶奶的手,进入孙女的心中。
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绘本,由曾多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加拿大插画家西德尼·史密斯与诗人乔丹·斯科特合作创作。
![]()
这个故事来自乔丹·斯科特的童年回忆。经由两位创作者精湛的演绎,以鲜明生动的意境,呼应着每一位打开这个故事的人内心最温柔的感受。
![]()
小男孩和外婆一起吃早餐,并肩走路去学校。放学后外婆来接,两人一起照顾外婆的菜园……
![]()
斯科特在“作者的话”中写道:
外婆喜欢蚯蚓。每天早晨,或下过暴雨之后,她会带我出去,在人行道和水沟里找蚯蚓……
我现在是成年人了,还是会捡蚯蚓。我的孩子也这么做。
外婆会以我们为荣。
3
祖孙携手,生命从过去延伸到未来
心理学中,晚年者完成生命回顾、追求“完整感,而孩子正处在成长中探索世界。祖孙关系在这里形成一种对话:祖父母回过头来讲自己的历程、孩子向前看世界。
在绘本语境里,这种叙事感尤为可贵。孩子通过故事了解到:我不是从零开始,我有一位爷爷/奶奶,他/她也有他/她的故事。家不只是“我+父母”的二元,而是三代、四代甚至更多代的叠加。
这种意识,对孩子的归属感、时间感、自我感都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爷爷曾是一位歌舞艺人。他常常对孩子们讲起那个美好年代——那个没有电视,属于唱歌和跳舞的年代。
![]()
在多年之后,他带着孩子们进入阁楼,那里有他年轻时的舞蹈服装、道具、舞鞋等珍藏。
![]()
爷爷穿上旧舞鞋,跳出新舞步。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重回昨日辉煌。
![]()
Publishers Weekly评价这本书“通过尘封的箱子与舞台回忆重建了一个富有欢乐的跨代体验”。
![]()
擅长以日常生活细节营造温柔氛围的作者卡伦·阿克曼与插画家,凯迪克大奖获得者斯蒂芬·甘默尔共同呈现了一个关于传承与联结的美好故事。
小男孩汤米有个大家庭,爸爸妈妈,哥哥舅舅,外公外婆,还有住在楼上的曾外婆。
![]()
汤米喜欢听楼上的外婆讲故事,看楼下的外婆梳头发,也喜欢和哥哥一起跟外公去冰激凌店……
![]()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是一本自传体绘本。汤米·狄波拉出生于一个有爱尔兰和意大利背景的大家庭,家人间关系亲密。
![]()
他忘不了那一天他跑上楼,看到曾外婆的床空荡荡的。当时房间的摆设,以及那一刻他心中的感受始终清晰如昨日。
![]()
这个故事略带忧伤,但却包含深情与力量。狄波拉将自己经历过的,简单平静却爱意满满的生活用绘本再次呈现出来,像一首关于家庭的颂歌。
用这本书的结尾结束这个书单——
很多年过去,汤米长大了,楼下的外婆也老了,总是躺在床上,就像以前的外婆那样。后来,她也去世了。
有天晚上,汤米从卧室窗口望出去,正好看见一颗星星快速地从天空滑落。
“你们俩现在都是楼上的外婆了。”汤米心里这么想着。
相信,我们爱的人,爱我们的人,永远不会离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