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海域出了大事。半小时内,1架MH-60R直升机和1架FA-18F战机接连摔进海里,这事儿直接创下了非战时航母舰载机坠毁的新纪录。
这已经不是个例了,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10月,整整一年时间里,FA-18系列战机前前后后摔了11架,平均下来一个月就有1架出事,这个频率连以“摔机”闻名的印度空军都得直呲牙。
![]()
一年11架!FA-18坠毁名单里不只有美军
这11架坠毁的FA-18里,不全是美国自己的。其中7架隶属于美国海军,剩下4架分别来自西班牙、科威特、马来西亚和芬兰。
本来以为只是美军运气差,后来发现其他国家的同款战机也接连出事,这就不能简单用“意外”解释了。
西班牙那架坠毁的FA-18是2010年服役的,事后初步调查指向飞控系统出了问题,芬兰的那架当时正在波罗的海执行巡逻任务,没遇到任何外部干扰就突然失控。
![]()
FA-18系列战机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搞出来的战斗攻击机,衍生出了A/B/C/D/E/F好几个型号,现在E/F型是主力,C/D型也没完全退役。
它还有个大名鼎鼎的衍生款EA-18G电子战机,在我国歼15D出现之前,这款战机在电子战领域几乎没对手。
直到歼15D横空出世,才形成了两大电子战机争霸的局面。
FA-18能服役这么多年还在批量生产,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但一年摔11架的情况,足以说明这款战机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
![]()
有意思的是,中美两国的舰载机配置简直像复制粘贴来的。
美国航母有F35C、FA-18E/F、EA-18G、E-2D、MH-60这“五件套”,我国航母则对应着歼35、歼15T、歼15D、空警600、直20F。
放眼全球,也就中美能凑齐这套完整的舰载机体系,英国、法国这些国家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两国的作战模式也高度相似,五代机负责夺制空权,攻击机负责对地对海打击,电子战机专门搞干扰,预警机负责指挥,直升机主打反潜。
![]()
如此看来,中美在舰载机发展上确实走了同一条路。
中美舰载机“撞脸”,FA-18为何老摔机?
同样是体系化发展,为啥FA-18就频频出事?我觉得首先得怪美军自己的管理和保养体系。
美国国会2024年的报告显示,海军舰载机机务人员缺口不小,不少士兵只接受了基础培训就上岗了。
为了维持全球部署的频率,美军还刻意压缩了战机的维护时间,FA-18的平均检修时长比10年前少了不少。
![]()
一架两架出事可能是巧合,一年内7架海军的FA-18接连坠毁,这明显是管理和保养环节出了系统性漏洞。
除了美军自身的问题,FA-18的设计缺陷也不能忽视。
多国同款战机集中出事,说明这款战机在设计上可能存在共性隐患。比如它的挂载能力,理论上能挂8吨弹药,但实际使用中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
要是硬挂这么多弹药,战机的燃油量会大幅减少,作战半径跟着缩水,机动性也会变差,遇到敌方空优战机根本没法规避。
![]()
而且FA-18在超音速状态下的表现也很一般,和我国歼15系列比,加速性、爬升率都差了一截,就连和苏35缠斗都屡屡吃亏。
更关键的是,美军现役的FA-18E/F平均服役年限已经到了12年,不少战机都快到设计寿命上限了。
零部件磨损老化,再加上维护不到位,出事的概率自然会大幅增加。
反观我国的舰载机,都是近几年新研发或改进的型号,不仅技术更先进,维护体系也更完善,这也是我国舰载机事故率远低于美军的重要原因。
![]()
美军的F35系列战机其实也有类似的坠毁问题,只是数量没FA-18这么多。
这说明美军的舰载机体系已经出现了深层次的问题,不是单纯换一款战机就能解决的。
对于那些采购了FA-18的国家来说,美军的“摔机潮”也是个警示,必须加强自主维护体系建设,不能完全依赖美国的技术支持。
![]()
FA-18一年坠毁11架的事件,是美军管理漏洞、战机设计缺陷和老化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虽然走了相似的舰载机发展路线,但在细节管理和技术迭代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短期内,美军的舰载机事故大概率还会继续发生,而我国舰载机则会在稳步发展中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