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不少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悄悄转了弯。
美国之前跟中国硬扛,如今主动休战签贸易协议,德国也放低姿态,说要跟咱们好好交流,就连欧盟,狠话撂完后也夸中国代表团厉害,等着布鲁塞尔见面谈。
可偏有个荷兰,非要跟大家对着来,对着中企的安世半导体不撒手,还一个劲儿往咱们身上甩锅。
![]()
美欧态度急转弯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各国都在寻找稳定发展的突破口,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美国此前在对华贸易领域频频发难,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但随着自身经济压力增大,不得不认清现实。
近期美国主动释放与中方休战并签订贸易协议的信号,本质上是意识到与中国“硬刚”只会两败俱伤,唯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极高,此前受美国影响,德国在部分议题上曾表现出对华强硬态度,但很快便发现这种做法得不偿失。
柏林方面近期明确表示希望与中方进行尊重良好的交流,正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
德国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撑,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是保障其经济稳定的关键。
![]()
欧盟的态度转变则更为戏剧性,就在不久前,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等还通过媒体向中方放狠话,试图为布鲁塞尔会谈博取筹码。
但随着中方立场坚定,欧盟意识到威胁根本不起作用。
于是,欧盟一改此前的强硬口吻,称赞中国代表团水平很高、技术精湛,这种“叫着不走打着倒退”的表现,暴露了其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荷兰“死不悔改”
与美欧的服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荷兰依旧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死磕”,10月27日,四名荷兰政界人士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再次向中方泼脏水。
声称荷兰对中国企业动手,是因为中方的闻泰科技计划裁掉安世半导体40%的员工,并关闭该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的研发设施。
他们还指控闻泰团队已在10月1日前将团队转移到英国曼彻斯特工厂,接下来计划转移德国汉堡工厂的实体设备。
然而,当路透社追问他们是否有实际证据时,这四名政界人士却拿不出任何能佐证其说法的材料,更矛盾的是,他们随后又强调荷兰政府相信能与中方谈判达成解决方案。
![]()
这种既指控又寻求谈判的态度,充分暴露了荷兰方面的理亏与纠结,既想通过抹黑中方为自身行为找借口,又担心彻底激怒中方导致局势失控。
而且荷兰的甩锅行为与欧洲部分国家的动作形成了呼应。
10月26日,英国《电讯报》报道称,英国前保守党领袖史密斯爵士等多名政客,要求英国政府“强制剥离”安世半导体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芯片工厂,理由是中国企业持有该工厂会威胁英国国家安全。
与荷兰不同的是,英国这次不打算直接“抢夺”,而是准备让中国低价卖,事实上,这并非英国首次针对安世半导体动手,2023年他们就曾强制安世半导体出售在威尔士的一家工厂。
![]()
全球供应链震荡与美欧车企遭殃
荷兰和英国的一系列行为,本质上是在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露出了“强盗本性”,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抢夺中国企业的合法资产。
但他们显然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任人宰割的中国,中方绝不会容忍任何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一旦有人敢伸手,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制。
叫停安世半导体中国芯片出口,便是中方打出的一记“重拳”。
掌握着安世半导体70%产能的东莞工厂,自国庆长假后便收到限制出货的通知,这一举措直接引发了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大地震”。
![]()
欧洲车企率先遭殃,相关分析显示,针对欧洲七大行业的107家龙头企业展开的供应链调查中,有86%的企业都从安世半导体位于中国的生产基地采购芯片产品。
芯片供应突然受限,让欧洲车企陷入了生产停滞的危机边缘。
不仅欧洲车企遭殃,美日车企也未能幸免,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知名的半导体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中方的反制措施直接击中了全球汽车产业的“软肋”。
更雪上加霜的是,稀土供应的紧张局势与芯片短缺问题叠加,对欧洲汽车工业造成了双重冲击,丰田公司某高层曾直言:“中方具备在60天内致使整个汽车产业陷入停滞的能力。”
这一说法并非危言耸听,欧洲汽车制造企业的稀土库存量最多仅能支撑约60天的生产需求,一旦稀土供应渠道受阻,再加上芯片短缺,欧洲汽车产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全面停产。
![]()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欧盟此前的强硬态度开始松动,此前德国、法国及欧盟委员会还通过媒体渠道发表强硬言论,声称要对中国采取反制措施,甚至考虑动用贸易领域的极端手段。
但随着停产风险日益临近,欧盟不得不认清现实:在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的格局下,与中国对抗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欧困局与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
这次安世半导体风波反应出了美欧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的复杂心态与深层困局,美国虽然主动寻求与中方休战,但本质上仍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并未放弃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图。
欧盟则陷入了“安全依赖美国、经济依赖中国”的两难境地,既想跟随美国的脚步,又舍不得中国市场带来的巨大利益,这种矛盾的心态导致其在对华政策上反复摇摆。
![]()
荷兰和英国的行为更是暴露了部分欧洲国家的短视与贪婪,试图通过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来抢夺资源。
这种“强盗逻辑”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国际信誉,还会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
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还不悔改?荷兰继续甩锅,“中方想掏空我们”》,2025-10-28
![]()
海峡网:《狠话说尽后,欧盟:中方代表团水平很高,周四在布鲁塞尔不见不散》,2025-10-28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