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方愿助美打捞坠机,警惕美军以搜救为借口,在南海开展反潜侦察

0
分享至

|夜微寒

前言

近日,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上,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在短短30分钟内相继坠入海中。

虽然六名机组成员虽被及时救起,但这起连环坠机事故不仅让美军颜面尽失,更在亚太地区掀起了战略博弈的涟漪。

事后中方第一时间释放人道主义善意,却被普遍预判难以获得美方回应。

事故背后,既有美军自身积弊的集中爆发,更暗藏着中美在南海的深层角力,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正在重塑地区安全格局。



30分钟惊魂与中方明确立场

10月26日下午2点45分,隶属于美军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60R“海鹰”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母起飞执行任务,升空后不久便突发故障坠入南海。

令人震惊的是,仅半小时后,另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机从同一航母起飞,竟重蹈覆辙坠入海中。

对于这两起罕见的连环事故,美军官方回应异常低调,仅对外宣称“原因不明,正在调查中”,并未公布具体坠机坐标,这种模糊态度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

南海这片面积超35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本身就以复杂环境著称,高湿度、乱气流使其成为全球飞行事故高发区域。



再加上海域内信号密布、雷达交错,中美双方频繁的海空对抗更放大了设备故障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事故发生前一天,中国海事局湛江分局已发布航行警告,10月27日至11月15日,南海部分海域将开展试验活动,禁止各类船舶驶入。

美方作为在南海常态化活动的军事力量,理应提前掌握该通告,却在禁航生效前一天接连出事,时间节点的巧合让事件更具讨论度。

面对突发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迅速作出回应,立场鲜明且兼具温度。



一方面,中方愿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在美方正式提出请求的前提下提供必要协助。

另一方面,中方直指核心,美军频繁派遣舰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正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

这一表态既展现了大国担当,也毫不避讳地揭示了事故本质。

而此时的“尼米兹”号已在海上部署7个月,此前还曾被临时调往中东执行任务,舰上官兵身心俱疲,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



美军宁硬扛不求助

从现实考量来看,美方有三大难以逾越的顾虑,使其宁可自行处理甚至爆破残骸,也不愿向中方求助。

首先是“面子关”难以逾越,对自诩“军事技术全球第一”的美国而言,向中国求助打捞坠机,无异于变相承认相关领域技术短板。

其次是能力与风险的权衡,美方并非没有南海打捞经验,2022年1月F-35C舰载战斗机坠海后,同年3月便完成打捞,不过那次依赖的是租用的新加坡潜水支持船



最后是战略互信的缺失,军事层面,美军始终将解放军视为南海主要假想敌,担心中方通过打捞进一步了解其舰载机技术参数。

政治层面,让中国船只出现在坠机海域,会让越南等地区国家对美军实力产生质疑,进而放缓合作步伐。

这种深层次的互信不足,让美方即便面临打捞难题,也绝不会选择与中方合作,这一点中方早已心知肚明。



美军事故频发的病灶与图谋

两起坠机看似偶然,实则是美军长期积弊的集中爆发。

近年来,美军在南海事故频发,2023年美侦察机与他国军机险些相撞,如今再添“双机坠海”,南海俨然成了美军的“危险水域”。

美军事故率攀升的核心原因,首先是长期部署导致的人员与装备疲惫。

“尼米兹”号超期部署7个月,官兵长期处于高强度任务状态,再加上美国政府停摆曾导致官兵险些欠薪,严重影响军心士气,操作失误概率大幅上升。

其次是维护体系崩塌,受美国本土去工业化影响,美军装备维护保养体系问题频发,大量舰船超期部署,设备故障隐患不断累积。



此外,与解放军在南海的长期海空交锋,进一步放大了这些潜在问题。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军借搜救之名行侦察之实的图谋。南海水下地形复杂,存在大量突变地形和移动地物,美军此前就因掌握不足导致核潜艇撞山。

而打捞坠机需要高精度声呐,美方完全可能以此为借口,开展水下精确侦察测绘,为潜艇活动积累地理数据。

同时,美军还可能以“保护设备机密”为由,长时间开展反潜、搜潜相关侦察,收集水下水文气象等作战关键要素。

对美军而言,坠机虽丢脸,但若能借此补齐南海水下地形认知短板,也算“战略收获”。



中美博弈与南海未来走向

南海双机坠海已超越单纯军事事故范畴,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缩影。

中方的人道主义表态,看似简单的善意释放,实则蕴含深层智慧。

既呼应了此前中美第15次安全对话和吉隆坡经贸磋商的进展,展现了愿保持友好合作的姿态,又巧妙“将了特朗普一军”,让国际社会看清美军耀武扬威的尴尬后果。

从美方后续行动来看,短期避险调整已成必然,考虑到事故负面影响,美军大概率会降低南海活动频率、调换侦察路线。



甚至“尼米兹”号可能暂时撤离核心海域,转向菲律宾以东或关岛方向调整。

这是美军的一贯操作,并非撤退,而是为规避风险、平息舆论。

但长期来看,美军绝不会轻易退出南海,作为“印太战略”核心支点,南海是美军维持地区存在感的象征,一旦退缩就可能被解读为对华示弱,这是美国维护霸权无法接受的。

这场博弈的核心是理念碰撞,美军将南海视为“秀武场”,所谓“自由航行”本质是“存在秀”,试图通过军事展示维系霸权威信。

中方则以禁航通告等“行动声明”表明立场,强调南海和平稳定需要沿岸国家互信合作,而非域外力量军事介入。



事实上,美军的霸权式存在已显现不可持续性,除南海坠机外,今年早些时候在红海与胡塞武装互袭期间,其航母舰载机也曾接连坠毁。

南海不是美军的“自留地”,更不是炫耀武力的“舞台”。

当中方的人道主义善意遭遇美方的战略猜忌,当美军的霸权野心撞上自身实力短板,南海局势正朝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关键,不在于域外力量的军事展示,而在于沿岸国家的平等协商与互利合作。

美军若继续执着于以航母和战机维系权威,类似的尴尬时刻只会更加频繁地上演。



结语

这场南海双机坠海事件,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美军的困境与野心,也折射出中美博弈的深层逻辑。

未来,南海的风浪还会继续,但和平与合作终将是历史潮流。

美军是否会收敛挑衅行为?中美在该地区的博弈将如何演进?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与思考。



信息来源:长安街知事

信息来源:新京报

1.长安街知事:《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向美方提供必要协助》2025-10-27
2.新京报:《美媒:美军两舰载机坠毁后 “尼米兹”号航母正离开南海》2025-10-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叹知 incentive-icons
叹知
历史不是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
4791文章数 3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