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的统计数据,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经突破577万,占比超过37%。与此对应的是,过去四年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了65万,2024年更是跌破千万关口。
曾经象征着无限可能的魔都,如今为何成了年轻人避之不及的地方?这座城市到底发生了什么?
![]()
租金吃掉三分之一工资
我们先从最现实的问题说起,上海的住房成本到底有多离谱?2025年最新数据在这,黄浦区每平米租金152元,静安区也到了129元。按人均37平米的居住需求算,在这俩区租房,每月光房租就得掏5000块往上。
可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大多在6000到8000元之间。大半个月工资直接砸进房租里,剩下的钱够不够吃饭、买日用品,都得掰着指头算。租房这事儿还没个准头,房东说涨租就涨租,说不续租就不续租,年轻人没别的办法,只能被动接招。
![]()
举个现实的例子,有个从安徽来上海的年轻人,在松江合租了个次卧,每月租金3200元。再加上吃饭、通勤的开销,一年到头能存下两万块都算运气好。他自己算过,照这个节奏,想在上海买套房,起码得干三十年。最后没辙,还是收拾东西回了合肥。
团上海市委去年做过个调查,发现78%的外来青年都在租房住。对这些人来说,每天一睁眼,最先琢磨的事儿就是怎么凑够当月的房租。这种没着没落的不安全感,会一直跟着你,直到你彻底放弃在这座城市扎根的想法。
![]()
住房的麻烦还不止长期租房,短期过渡也难。刚来上海找工作的年轻人,通常得找7到14天的临时住处。可酒店一晚动辄三四百块,短租房源又少得可怜。不少人揣着希望来,工作还没影呢,就先被住宿费逼得打了退堂鼓。
虽然团市委推出了青年驿站,能提供免费住宿,但120间房源,对比每年几十万来上海找工作的年轻人,实在是不够塞牙缝的。
![]()
高学历也找不到好工作
聊完住房,再说说上海的就业情况。我们先从上海的产业重心说起,这几年它把力气都放在了芯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高科技领域。相关岗位确实缺人,单说人工智能,到2025年就缺40万人。
听着机会挺多,实际门槛却高得让人咋舌。这些岗位要么得985硕士起步,要么得有好几年的项目经验,普通毕业生想沾边都难。
![]()
有个211硕士毕业的年轻人,投了87份简历,最后只拿到个月薪1万的销售岗offer。他说在学校学的东西,企业根本用不上,还得从头接受培训。这种教育和市场脱钩的情况,让不少高学历毕业生,也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
那些以前的高薪行业,日子也不好过。金融业这几年一直在裁员降薪,互联网大厂的增长也慢了下来,连拼多多这样的头部企业,增速都在往下走。本地的新能源车企,像蔚来、小鹏,到现在还没实现盈利,岗位自然没法多起来。
![]()
与此同时,杭州、成都这些城市却在使劲抢人。杭州给本科生10万块补贴,还加三年租房补贴;成都把落户门槛降到大专,甚至给创业资金支持。上海的落户政策就严格多了,得有中级职称,或者缴够年限的社保,对普通年轻人来说,门槛真不低。
这么一对比,不少人就动了去其他城市发展的念头,毕竟在哪儿不是讨生活,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
三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
聊完就业,再说说上海绕不开的老龄化问题,比全国平均水平整整早了20多年。
来看看这组数据,2023年每1.4个在职员工,就得扛着一位退休老人的养老担子。养老金支出更夸张,从2010年的783亿涨到2023年的3464亿,足足涨了342%。可缴费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这个缺口只会越扯越大。
老龄化的影响,走在街上、进了医院都能摸得着。医院里满是排队的老年人,挂个普通号得等上一礼拜。社区活动中心、公园几乎被大爷大妈占满,年轻人想找个安静地方歇会儿都难。像虹口区、杨浦区这些老城区,老年人口比例超45%,走在街上,年轻面孔越来越难寻。
![]()
劳动力不够用的问题也开始冒头。快递、外卖这些基层岗位,离职率超过30%,企业招不到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服务质量往下掉。你最近是不是有感觉?点外卖送得越来越慢,快递也总延误?说白了,这背后就是没人干活的麻烦。
更让人揪心的是新生儿数量,2023年上海全年只出生11万宝宝,还不到老年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女性平均第一次生孩子的年龄到了31.66岁,生育率才0.62,比韩国还低。年轻人连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哪还有底气生孩子?这么下去,人口结构只会越来越失衡。
![]()
政府在努力,但解决问题需要时间
公平讲,上海也在琢磨办法留住年轻人。2024年上海的保租房供应量做到了31.9万套,租金比市场价低20%到30%,确实帮不少人松了口气。再看就业服务上的动作,全市建了355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把找工作、技能培训这些资源凑到一块儿,不用跑远路就能对接,给求职省了不少事。
产业升级这块也有好动静,三大先导产业的薪资,2025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涨了15%到20%。像AI大模型研究员这种高端岗位,月薪能摸到5万。特斯拉落沪后,带起了300多家配套企业;张江科学城更攒了2000多家AI公司,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机会信号。
![]()
针对老龄化,上海推出了智能养老院、银发经济,鼓励老年人消费,还搞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但这些办法要看到效果,还得等上一阵子。对正咬牙扛的年轻人来说,眼前的房租、找工作的难度、公共资源够不够分,才是更急的事。
话说回来,年轻人离开上海也不全是坏事。说白了,这就是市场在重新调配资源。苏州工业园区给半导体人才发安家费,合肥的新能源产业吸了不少技术工人。
上海筛选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推着城市往高端化走。周边城市接下产业转移,打出自己的特色优势。长三角一体化往前推进,人口在区域里合理流动,慢慢会成常态。
![]()
你会选择留下还是离开?
年轻人离开上海,不是逃,是主动做人生规划。有人嫌压力大回了家乡,有人觉得机会多还想再拼,没什么对错,只是选了不同路。
但对上海这座城市来说,到底该怎么平衡产业升级和民生保障?走高端路线,还是让普通人站稳脚?资源多给老人,还是多帮年轻人?这些问题不解决,人才留不住。没了年轻人,城市活力还能撑多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