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救命血”,竟成了小猫的催命符。
最近,有宠物主人曝光了宠物医疗领域的一个灰色产业——“黑血库”。事件一出,宠物医院、上游供应链和那些藏在暗处的“隐形血库”之间的利益链条,也被彻底推到了公众面前。
![]()
一、从救命到送命:宠物输血背后的“血色”真相
十月中旬,广州一位女士的宠物猫因急性肾衰竭急需输血,宠物医院“热心”推荐了一家合作的血库。可输血后仅几小时,猫咪就因血液中含有三种细菌和寄生虫卵引发感染,最终不幸死亡。
猫咪去世后,陈女士根据医院提供的线索,假扮成宠物店老板,潜入了那家位于城郊的血库仓库。她拍下了令人揪心的画面:猫咪被倒吊着抽血,有的还被摇晃身体挤血,抽干后像垃圾一样被丢弃……
视频曝光后,#揭秘广州某动物血库#、#广州宠物血库虐猫#等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更让人心寒的是,有网友爆料,不少宠物医院明知血源有问题,却依然主动推荐,每介绍一单生意,还能拿到100-300元不等的回扣。甚至有医院把推荐量直接纳入医生的绩效考核。
这些所谓的“正规血库”,其实就是城郊小作坊。他们靠抓流浪猫或低价收购来获取“血源”,边际成本几乎为零。采血过程毫无安全规范,一只猫被抽血150-250ml,远超行业标准,几乎都是一次性使用。作坊环境脏乱、设备简陋、血袋随意存放,感染风险极高,却因为价格低,迅速流入了市场。
事实上,类似事件去年就发生过。广州一家宠物医院曾被曝光贩卖猫血。据前员工爆料,医院频繁抽取寄养宠物甚至安乐死动物的血液,疑似卖给生物公司牟利,还提供了抽血视频和交易记录。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当地农业农村局介入调查,但医院否认“刻意抽血贩卖”,只承认将“化验废血”擅自提供给生物公司。
随后,医院以“侵犯名誉权”起诉爆料人,但法院认定其爆料属“为公共利益行使公民权利”,驳回全部诉求。这也是国内首次有司法判决承认“宠物血液牟利乱象”的存在。
![]()
二、医院背书:从救命渠道到灰色利益链的一环
黑作坊只是“生产方”,真正令人警惕的是,部分宠物医院成了这条灰色链条的“渠道方”。
据了解,有些医院与这类血库“长期合作”,把高风险血液推向消费者。即便血液经过处理,来源仍是流浪猫。在高利润和操作便利的驱动下,一些机构选择了“视而不见”。
目前,宠物血液制品缺乏统一标准和严格准入。一个合规的血库,必须做健康筛查、福利保障、无菌操作、疫病检测、冷链运输……每一步都需要高投入。
而黑作坊轻资产、高周转、低成本,在监管空白下疯狂扩张,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问题来了:面对高额利润,单靠道德谴责,能拦住贪婪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