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近100年来中国百姓的餐桌变化有多大?揭开吃喝背后那些事

0
分享至

从你有记忆开始,你们家的餐食变化有多大呢?

祖父母辈、父母辈和现在的你对于吃喝的观念差别大吗?



或许你无法想象,这100年来中国普通百姓的餐桌,上演了比任何史诗都更震撼的变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 保命的野菜粥(1920s-1940s)

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这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兵荒马乱的年代。



当时有一句话是“早上粥,中午糠,晚上碗里照月亮”,可想而知,当时普通百姓的饮食有多匮乏。



对于他们来说,食物的唯一标准就是“能活命”。

他们的主食可能是粗糙拉嗓子的玉米面、高粱米,混着红薯干和野菜。



一碗清澈见底的稀粥,配一小块咸菜疙瘩,就是一顿早饭。



那时候,就算一粒米掉在桌上,都要赶紧捡起来吹吹灰吃掉了。

想要吃肉?那简直是奢望。



在江南地区,你或许还能吃到一碗米饭。但是在北方农村,可能就是“瓜菜代”了,也就是用瓜果和野菜代替粮食充饥。



此时百姓的餐食追求的不是吃得有多好,而是怎么不让自己饿死。

据数据统计,当时农村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高达60%以上,意味着收入绝大部分都用来填肚子,却依然填不饱。



二、 珍贵的肉票与“白菜山”(1950s-1970s)

新中国成立后,粮票、油票、肉票等取代了钞票,计划经济时代正式开始。举国上下最具体的目标就是——温饱。



在北方,餐桌上的主角依然是窝头和白菜。入冬前人们囤积了如小山般的大白菜,整个冬天的维生素都在这里了。



每人每月定量供应几两肉,这关系到全家的福祉了。和现在大家偏爱瘦肉不同,当时肥肉可比瘦肉金贵多了——毕竟,肥肉可以炼油,就算是再寡淡的蔬菜也可以加点油水。



如果是在工厂食堂里吃饭,能吃到带点肉渣渣的炒白菜,就已经很满足了;如果运气再好点,能打到一小片薄薄的肉片,整个下午都充满了干劲。



当时上班和上学也会自己带饭,可以吃到米饭(有时候可能是红薯等粗粮)和没什么油水的炒土豆丝。无论如何,能吃饱就是那个年代莫大的安稳。



三、 “下馆子”与可口可乐(1980s-1990s)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大地,也吹活了中国人的胃。

一场“餐桌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粮食产量飞跃,细粮(大米、白面)终于取代粗粮,成为餐桌主角。



曾经珍贵的肉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下馆子成了家庭改善生活的新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新时髦。



1978年12月,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很多人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刺激的口感带来了全新的世界。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出了第一家店,排队盛况空前,标志着西式快餐文化开始进入中国,深刻影响了年轻一代的饮食观念。



这一事件,中国百姓的餐食(尤其是晚餐)变得丰盛起来,你可能会看到米饭、红烧肉、番茄炒蛋、紫菜蛋花汤——这“一荤一素一汤”成了小康之家的标配。



冰箱的普及,让食材得以保鲜;菜市场的繁荣,让天南地北的食材汇聚在一起。



中国人的饮食目标,从“吃得饱”豪迈地转向了 “吃得好”!



四、 “指尖餐桌”与健康革命(21世纪至今)

进入21世纪又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那就是“全球化”。一个普通上班族的早餐可能是便利店买的三明治和咖啡,午餐是手机下单的泰国咖喱饭或意大利面,晚餐可能是为了补充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制作的轻食沙拉。



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实现了饮食自由,却又有些分裂。

手机和网络让我们在外卖平台下单任何想要的美食,跨越了南北方,也跨越了东西方。



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有人沉迷于火锅烧烤的烟火气,也有人追求低卡绿色的轻食,还有人为了情怀去寻找一碗地道的小馄饨。



钱包充盈的可以选择澳洲牛排、挪威三文鱼、智利车厘子等进口产品,预算紧张的也可以在拼好饭里找到想要的美食。



总而言之,如今中国人的餐桌一片繁荣。但是这种繁荣又带来了新的烦恼——肥胖、三高等“富贵病”如影随形。



曾经我们的祖辈们为了活命而吃的粗粮,现在又打着“纯天然”、“健康”等标签荣耀回归。



饮食的焦点,正从味蕾的极致享受,转向身体的长期健康。



一粥一饭,百年餐桌

从先人们碗里救命的野菜粥,到年轻人盘中精心计算卡路里的营养餐,这一百年,我们走过的路,比任何一个民族都更跌宕起伏。



我们的餐桌,从来不只是餐桌。

它是一面最真实的镜子,映照出了历史的兴衰、经济的起伏与科技的飞跃。



现在,我们点开外卖软件,屏幕上是琳琅满目的美食,“触”手可及——而这,正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太平盛世。



以上就是百年中国餐桌的变迁史~

对此,你有什么体会呢?欢迎在评论里分享你记忆里的餐桌哦~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儿童格斗赛闹剧!家长冲台掀飞对手娃,这哪是护犊子是毁孩子

北京儿童格斗赛闹剧!家长冲台掀飞对手娃,这哪是护犊子是毁孩子

火山诗话
2025-11-03 08:35:09
断供开始了,安世中国做最坏打算,27根钉子要拔除,荷兰援军已到

断供开始了,安世中国做最坏打算,27根钉子要拔除,荷兰援军已到

军机Talk
2025-11-03 14:53:11
随着佩雷拉下课,足协应该抓紧联系,因为他是国足主帅最佳人选!

随着佩雷拉下课,足协应该抓紧联系,因为他是国足主帅最佳人选!

田先生篮球
2025-11-02 22:38:31
白云山老和尚,为何对毛主席说:别人能游黄河,唯独主席不行?

白云山老和尚,为何对毛主席说:别人能游黄河,唯独主席不行?

大运河时空
2025-11-02 15:20:02
金靖疑似回应王家卫录音!不内耗、不矫情,面对恶意调侃一笑而过

金靖疑似回应王家卫录音!不内耗、不矫情,面对恶意调侃一笑而过

小徐讲八卦
2025-11-03 10:29:45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热点菌本君
2025-11-02 15:26:23
反转!特朗普:不会允许中国取得英伟达最先进芯片!

反转!特朗普:不会允许中国取得英伟达最先进芯片!

王爷说图表
2025-11-03 11:14:40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3:45:56
美国正式批准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导弹,俄向红军村增兵至17万人

美国正式批准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导弹,俄向红军村增兵至17万人

史政先锋
2025-11-01 15:04:59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0-27 00:26:08
联合国举行涉台会议,中方请来一位历史见证者,我大使:正义必胜

联合国举行涉台会议,中方请来一位历史见证者,我大使:正义必胜

boss外传
2025-11-02 14:00:02
首位空接助攻父子球员?里夫斯:太酷了,我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詹姆斯

首位空接助攻父子球员?里夫斯:太酷了,我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詹姆斯

懂球帝
2025-11-03 14:13:13
一旦解放军攻台,“台独”分子马上逃?大陆直接公布了这几张图片

一旦解放军攻台,“台独”分子马上逃?大陆直接公布了这几张图片

起喜电影
2025-11-03 14:59:06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2 15:31:49
业界之花,澳大利亚国宝—Angela White

业界之花,澳大利亚国宝—Angela White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11-03 13:20:45
果然不出中国大陆所料:48小时内,台当局的两大帮手都浮出了水面

果然不出中国大陆所料:48小时内,台当局的两大帮手都浮出了水面

乐天闲聊
2025-11-03 11:29:53
网络毒鸡汤的代价终于来了!大龄剩女泛滥,捞女现象屡见不鲜

网络毒鸡汤的代价终于来了!大龄剩女泛滥,捞女现象屡见不鲜

诗词中国
2025-09-18 14:05:1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洪都拉斯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洪都拉斯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5:20:04
杨蓉这胸是真的吗?跟两个足球一样了,真的非常好看了

杨蓉这胸是真的吗?跟两个足球一样了,真的非常好看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03 14:52:14
2025-11-03 16:11:00
食色那些事 incentive-icons
食色那些事
关于美食的一些冷热知识
967文章数 27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时尚
旅游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玩家发文请愿暗黑4新装备常驻:数值的魅力!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旅游要闻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商河感知文明温度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