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登高图》 近代 张大千
张大千有一幅《重阳登高图》,
画中,两山对望,孤山耸立,
矮山孤人登高远眺,
两间茅屋隐于谷底,
远山留白,秋意萧瑟,
满含对亲友的重阳思念。
![]()
《江山共老图》清代 袁耀
从古至今,人们都爱在重阳登高。
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
于是这一天,被称作“重阳”。
秋意正浓,天光澄澈,
登高望远,
既是顺应时节,也是寄托心意。
![]()
佩茱萸,是重阳的一抹香气。
古人相信它能驱邪避灾,
于是把茱萸插在鬓边、挂在门前。
那一点芬芳,
成了平安与祝福的象征。
![]()
“菊花须插满头归。”
秋日的菊,在风中盛放。
魏晋文人以菊寄情,
陶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
从此,赏菊成了重阳的雅事。
登高、佩茱萸、饮菊酒,
每一个细节,
都藏着人与季节的温柔对话。
![]()
《菊酒延年图》近代 齐白石
到了唐宋,重阳节多了一层温情。
“九九”与“久久”同音,
人们在这一天敬老、祝寿、团聚。
一杯菊花酒,一块重阳糕,
都是岁月深处的心意。
![]()
时光流转,
古老的节日走进了现代生活。
虽然形式在变,
但“敬老爱亲”的传统,
依然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延续。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今年,是我国第十三个法定老年节。
这让“敬老”的传统
在当下更温暖地延续。
![]()
如今,人们庆祝的方式在变化:
陪长辈登高赏秋、佩茱萸品菊,
社区和公园也会有敬老活动。
![]()
但那份“登高思远、敬老惜秋”的情意,
依旧在人心里延续。
登高,是望向远方;
佩茱萸,是安抚心神;
赏秋,则是在秋光里,学会珍惜。
![]()
重阳,不只是节日。
它是一种生活的节奏,
提醒我们在秋天慢下来,
去看看天色与山,
去问候长辈,
去感受岁月的温柔。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愿登高处,风清心朗;
愿每一份挂念,都平安归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