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椰子
![]()
最近,各大社交平台上,有这样一类挑战视频火了。
开头一般都是这样的:“当我孕期无聊,用AI骗老公家里来了乞丐”。
“关于我无聊用AI做了个流浪汉整蛊我老公。”
“关于老公正在打台球,我用AI P了个流浪汉发给他。”
![]()
这些人用AI在自己拍的照片里,生成一个脏兮兮的流浪汉,发给自己的老公。
![]()
谎称流浪汉在家门口、让流浪汉进来了、流浪汉吃家里的东西、流浪汉躺在床上了。
![]()
有的甚至更狠,P了一张流浪汉抱着自己宝宝睡觉的照片。
![]()
因为照片里的流浪汉太真实了,甚至看不出是用AI技术生成的,很多老公都信以为真。
有的脑子一下充血了,直接带着一群兄弟冲回家,推开家门一看,才知道是妻子的恶作剧;
![]()
有的大半夜就从外地驱车往家里赶,车都没熄火就着急忙慌地上楼查看;
![]()
还有人叫来了小区物业、保安,惊动了整栋楼之后才被告知是假的;
![]()
更有很多人直接拨打了110,警察们半夜出动后才知道被戏耍了......
这个“AI流浪汉”骗局越来越流行,这几天全国很多小区的物业、保安还有警察,都被耍得团团转。
![]()
简直就是当下社会的新版“狼来了”故事。
这些挑战视频底下的评论区里,很多人还在觉得好玩、好笑,纷纷“求好心人帮我P一张”。
![]()
然而,当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悲剧发生了:
有人称,自己的邻居因为给她老公发这个图,她老公着急赶回来,闯红灯被撞死了。
![]()
这条消息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背后暴露的问题却触目惊心:
一个群体性传染、病毒式蔓延的恶作剧,既消耗了家人的关心、担忧,甚至演变至难以挽回的结局;
又浪费了大量警力、物业安保,挤占本可以用在真正紧急事件的公共资源。
而且,将流浪汉群体当成工具简化为“吓人道具”,简直是漠视他们真实的生存困境,符号化剥削弱势群体。
![]()
你会疑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知道撒这种谎、开这类玩笑,很可能会酿成大祸,却还要孜孜不倦地挑战、欺骗?
究其本质,因为她们想要看到自己在面临危险时,老公的紧张、惊恐反应,来作为亲密关系的验证;
证明自己是被爱着的、被无条件呵护的、发生紧急情况有人可以奋不顾身来到身边保护自己的。
于是,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各种可以“证明自己被爱”的挑战层出不穷:
比如,有老婆为了让在外面应酬的老公赶紧回家,就在婆婆在场的情况下,自导自演拍视频发给老公:
![]()
拿了一条男人裤子和一双男人鞋子,撑开假装成一个男人坐在沙发上。
![]()
然后用手机摄像头拍自己坐上去的第一视角,好让老公警铃大作,赶紧回家看看怎么回事。
比如,给自己老公喂一口菜,看他吃不吃;
不吃就把这口菜喂给老公的好兄弟,看他会不会吃醋。
![]()
再比如,前段时间短视频平台上特别流行的“让老公用啤酒瓶砸老婆”挑战。
![]()
网上买来一种用糖做的啤酒瓶道具,然后在公公婆婆面前,假装和老公吵架。
接着,让老公拿那个假啤酒瓶砸自己的头,来测试公婆的反应。
![]()
拍到公公婆婆又怕又急、赶紧冲过来打儿子、护儿媳的场面,来彰显自己在家庭里的地位。
![]()
你会发现,特别多东亚女性,穷尽一生都在极力证明自己是被爱着的。
哲学家波伏娃的预言在今天的含金量仍在上升:“女性太容易被困在他者的牢笼里。”
她们主体性缺失,内核不够完整,必须通过丈夫的紧张、公婆的撑腰,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如同需要太阳的影子。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痴迷型依恋”,指的是:个体在亲密关系中,陷入一种全然投入的执迷心境。
典型的表现有:
①自我价值深度绑定于他人的反馈:
对交往对象的每条消息、每句话、每个反应都过度解读、揣测;
将自我的价值牢牢捆绑在对方的回应上,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自己的情绪。
②牺牲自我以维系消耗性的关系:
为维持一段高度消耗的情感联结,不惜暂缓自己事业的发展、缩减日常的社交,投入大量的精力。
把自己人生的完整和幸福度,都简单归结于“是否被一个人炽热而完美地爱着”。
③恐慌性纠缠以对抗关系的终结:
难以接受关系结束,因为害怕被抛弃,而无法理智面对情感连接的断裂。
然而,越是渴望通过被爱来确认自身存在,往往越会丧失爱的能力,并亲手破坏关系。
![]()
当我们拆解那一场场骗局、测试,会发现:
每次虚假报警,都在透支着社会的信任储备;
每次污名化流浪汉、都在强化阶层偏见;
每次情感测试、骗局、考验,都在把真正关心自己的爱人推得更远。
解药不在于尺度更大、剧本更极端的测试,而在于将无时无刻对准伴侣的镜头转向自己:
把渴望被爱的焦虑转向自我成长,把验证存在感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女性如果精神贫瘠,才会过分执着于被爱。
当愉悦的身心、良好的财务状况充盈了精神世界,这些都比被爱来得更加重要。
不会因为还有没有人来爱你这件事而焦虑、纠结。
你的爱珍贵又辽阔,可以流淌在很多事物上:
爱一朵云,爱路边的树,爱一片晚霞,爱一部电影,爱美丽自信的自己不好吗。
从不怀疑真心,但真心本就瞬息万变。
不用花时间去判断一个人是否爱你,也不必必须去爱一个人。
能够承载自己灵魂的只有自己,爱自己才是终身的课题。”
![]()
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女性,能在自己荒芜的情感废墟上,种下第一株独立的幼苗。
它不必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活着,因为它本身就活成了一片森林。
共勉。
来源: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儿童的未来在教育
未来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时代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当下环境下培养出应有的创造力?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在老师陪伴下建立属于自己文化的归属?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老师
与孩子一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寻找有缘家庭,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