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江苏、安徽等地发现,垃圾渣土、污水处理厂污泥、造纸厂废料等未经中和无害化处理,都被包装成“营养土”在电商平台大量销售。淮安花栖湖品牌创始人自称没有底线,表示有的人买营养土回去种菜吃,“要有底线肯定不能做”。
媒体报道显示,此番涉及向“营养土”企业供应污泥原料的主体,包括南京康师傅、卫岗乳业、泸溪河等多家当地知名企业。公开资料显示,食品厂污泥废液多系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和废液,虽然有适合营养土培育的条件,但也可能存在各种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潜在危险物质。
更要命的是,被曝光的各类“营养土”生产企业,其所采用的原料包括垃圾渣土、造纸厂污泥。如专家所言,工业污泥实际上属于“危险废弃物”,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不得作为营养土使用,但某些营养土厂家虽然明示自己不具备去除重金属残留的能力,却仍旧在“摸着做,摸盲盒”。
而作为污泥产生的源头企业,其生产残渣、污泥污水的后半段无害化处理,当然不能放任自流。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要求,对污泥产生、运输、处理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做好污泥去向追溯。污泥处理企业应当依法将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定期向城镇排水、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乌七八糟的生产场景,复杂的供应链条,并不讳言的所谓“上面有人”的各种明示,媒体暗访发现的“营养土”行业乱象,还都不是不知名企业的小打小闹,动不动就是头部品牌、市场占有率百分之七八十。
在涉事企业负责人口中,这个行当俨然一副“上面有人”的架势,南京航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直言“都是关系,没关系做不动”。据其半带炫耀的表述,他与南京康师傅这一食品企业的合作,就是“从城管那里撬来的”,而且是“找上面领导撬的”。
不光是行业内的“抢地盘”有权力干预的影子,包括日常的市场监管,可能会同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运作”因素。此番涉事的淮安花栖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以“光区里面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个月跑了多少趟”来论证“做这个东西有风险‘水很深’”。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对于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合规性监督,涉事地方市监部门的常态监督或存消极不作为情形。要报告有报告,但一检测就不合格就重金属超标,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合规的企业、产品用不着三番五次地“跑”,那些能“跑”出来的检测报告、合格证,牺牲掉了多少消费者的知情权益?当然不排除涉事企业负责人口吐莲花、拉大旗作虎皮,但也需要涉事地方有关部门快速介入调查、固定证据,因为其所透露出的,不仅是“营养土”行业的供应链与生产销售乱象,还可能包括地方权力介入企业竞争、涉嫌权力寻租等多方面内容。
“营养土”行业乱象已让公众大跌眼镜,而行业监管漏洞百出背后,已经不仅是消费者权益、市场健康与企业合规的问题,更指向行业监管不力、地方市监部门不作为、多部门权力寻租等诸多问题。只局限于“查毒土”已经不足以揭示行业乱象滋生的原因,必须有一个更彻底、不遮掩的按图索骥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