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府解决每一个问题,是把自由换成永久的救济;让市场解决每一个问题,是把短暂的痛苦换成长期的尊严。”
---哈耶克
![]()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不仅有足球,而且探戈依然婀娜,但芸芸众生谈论的节拍变了:从“政府会照顾我们”换成了“我们得照顾自己了”。这不是调侃,而是一场关于 100 年经济实验的清算。资源丰富的阿根廷曾用慷慨的福利和层出不穷的干预,买来了短期掌声与长期的债务。如今,哈维尔·米莱当政,把经济问题变成了“把药吃下去才会好”的处方——痛,但见效。最近的大选与市场反应,把这场经济学之争(哈耶克 vs 凯恩斯)变成了现实经济题材连续剧。
![]()
凯恩斯与哈耶克,二人一图秒懂
在进入阿根廷具体故事前,先把两位经济学家的冲突讲清楚——这很重要,但我保证一句话也不拐弯。
凯恩斯主义:当消费和投资萎缩时,政府应该出手——借钱、花钱、救经济。短期刺激比长期理想更重要。要有人“硬干预”。
哈耶克学派:市场信息分散,价格与利率是社会分工与资源配置的信号。政府的人为干预、低利率与无限扩张,会扭曲信号,导致资源错配和更大的泡沫与痛苦。自由市场与分散信息比集中计划更可靠。
一句话收尾:凯恩斯重视“救命”,哈耶克重视“避坑”;前者担心短期崩塌,后者担心长期依赖。
![]()
阿根廷的现实:从“福利的浪漫”到“账单的现实”
20世纪初,阿根廷是拉美富裕者之一;贝隆政权的“爱与分配”曾撬动广泛支持,但也埋下制度性依赖与腐败的种子。纸币越印越薄,最终换来的是持续的高通胀与信心流失——这是凯恩斯式短期救助的历史教训,也正是哈耶克长期警告的现实后果。
![]()
小狂人米莱执政后采取的一系列紧缩、私有化、放松管制与货币政策调整,逐步把通胀拉低、恢复财政平衡并重建市场信心。官方与市场数据都显示出强烈的“市场投票”信号:最近中期选举中,米莱阵营获利、市值与债券反弹、比索对美元大幅升值。短期市场反应之迅猛,是对其政策方向的一次“即时民意调查”。
关键数据不说谎
通胀:自米莱上台以来,月度通胀率从极高点大幅下降,部分月份降至接近或低于 2% 的月率水平(年度化大幅回落)。这不是魔术,是货币政策与财政紧缩的合力。
财政:2024 年阿根廷实现近 14 年来首次财政盈余(占 GDP 的小幅正值),表明政府在收支上有了硬指标的改善。
汇市与资产:中期选举后,比索一度在短期内回升(单日升幅接近两位数),Merval 指数与政府债券均出现显著上涨,显示资本市场对改革的预期非常正面。
风险提醒:当前账户与出口表现仍脆弱,全球经济与大宗商品价格、外部融资环境会影响改革可持续性。学界与智库称这是“信誉陷阱”——财政面虽改善,但外部与结构性问题尚待解决。
![]()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政策方向对短期情绪与价格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二是长期成败还取决于结构性改革与外部环境。
为什么普通人该理解哈耶克
很多人会觉得哈耶克是“冷酷的自由派”,但他讨论的并非抽象公式,而是“信息的分散性”与“人心的自律”——也就是现实中你我都能感知的事:
当政府用补贴维持某个行业或阶层不倒时,那些资金来自税收或借贷——长期会压缩其他人的机会。
当货币被人为压低利率,企业会投向看起来“赚快钱”的项目,而不是长期、有生产力的投资;当泡沫破裂,失业与贫困更严重。
用一句通俗话说:凯恩斯是把止痛药给全身打针,哈耶克是把医生叫来检查并动刀。 止痛药能救命,也能上瘾;手术会痛,但能治根。
米莱的“手术”为何引来掌声也招来责难
米莱的政策组合——精兵简政、紧缩财政、减少干预、统一汇率、吸引外资——本质上是要重建市场规则。正是这种规则把“价格、风险、收益”的关系重新公布出来,让人们重新对未来做出判断。市场在他赢得中期选举后,用“汇率、股市、债券”投出赞成票。
但痛苦也是真实的:短期失业、社会救济收缩、对某系既得利益者的冲击,使得反对者有强烈的道德话语权。凯恩斯派会说:为什么把穷人放在刀刃上?哈耶克派会反问:你想永远靠救济生活,还是做点事重拾尊严?这是价值选择,不是纯粹数据游戏。
![]()
如何判断政策是“救命药”还是“上瘾药”?
几个简单的观察点,即使非专业也能看懂:
第一,钱从哪里来? 如果是印钞或长期借债——要小心。短期可行,长期危险。
第二,收益归谁? 若补贴只流向少数企业或中上层,则不是普惠;若是改善基础设施、教育与法治,长期回报更可靠。
第三,价格能说真话吗? 如果汇率、利率、工资被长期压制,资源的信号被扭曲,错误投资会堆积。哈耶克强调:价格是一种社会语言。
最后,索威尔与哈耶克多次提醒:财政纪律与制度约束是繁荣的底座。
哈耶克的“经济学”为什么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复活
![]()
哈耶克的胜利并不是“经济学家复活秀”,而是一次现实的反拨:当凯恩斯式短期救助被重复使用到制度化、并导致经济与信用双双崩坏时,社会会寻找能把价格与风险还给人的方案。米莱之所以得到市场与部分选民的支持,是因为他的政策把“真相”(价格、利率、预算)放回了公告栏,哪怕真相会一时刺痛眼睛。
当然,哈耶克也不是灵丹妙药:结构性改革漫长、社会磨合痛苦、外部冲击难以预料。阿根廷的故事还在写,胜利需要被巩固。对读者而言,重要的是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繁荣,不靠温柔的安慰,而靠那看不见却始终运作的秩序——
价格会说话,市场会呼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