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10月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荷兰首相迪克·舒夫对着镜头说:“安世半导体的问题在于“其首席执行官管理不善”,荷兰政府控制该中资企业并非“针对中国”。
![]()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安世2017年快破产时,是中国企业真金白银救的命。
2025年9月30日荷兰突然下部长令冻结其资产,转头又说此举并非针对中企,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能站住脚吗?
荷兰首相在欧盟峰会上那套说辞,怎么听都像编的,尤其在他表示,安世半导体的问题在于“其首席执行官管理不善”。
他的这句话,就好比你把快倒闭的小店盘活了,有人突然冲进来锁门,说“你不会经营,我来帮你”,本质上跟抢东西没两样。
2017年2月,安世作为恩智浦的不良资产被剥离,独立运营不到一年就濒临破产,几经周折后,终被中国手机代工厂商闻泰科技全资收购。
![]()
西方资本那会儿在哪?他们只会在企业赚钱时凑上来,真到破产边缘,跑得比谁都快。
中国企业敢接别人不敢接的盘,还能把盘盘活,这不是管理不善,是真本事,安世在闻泰手里,市场份额从全球第3,小型号二极管产量全球第一,到2024年10月已经还清所有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行。
![]()
就这成绩,荷兰说“管理不善”,那欧洲那些连年亏损的企业,岂不是该直接关门?更讽刺的是,荷兰所谓的“接管”,连程序都透着仓促。
2024年9月30日荷兰下部长令冻结资产,10月1日法庭就紧急叫停CEO职务,10月7日直接裁决托管股权,全程没正经庭审质证,唯一“理由”是猜测CEO想“转移技术”。
![]()
荷兰敢这么干,表面找“管理不善”的借口,实际上是怕中国掌握芯片技术,更怕失去产业链控制权。他们的小九九,藏在法庭文件里。
荷方嘴上说CEO“管理不善”,真实原因是怀疑人家想把奈梅亨工厂技术转移到中国,在他们眼里,安世就算被中企买了,技术也得锁在欧洲,不能服务中国需求。
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欧美企业技术随便流,中国企业合理用技术,就成了“大逆不道”,商业规则好不好用,全看对西方有没有利。
西方所谓的“自由竞争”,从来都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更不齿的是,荷兰这步棋根本不是自己的主意,是替美国出头。
阿姆斯特丹法院10月14日曝光的文件显示,2024年6月5日,荷兰就转达了美方要求:想让安世脱离实体清单,必须换中国籍CEO。
![]()
荷兰大概以为,2024年9月30日冻结安世资产、罢免CEO,就算攥住了芯片命脉,可他们没算到,中国手里早握着产业链的关键钥匙。
![]()
2024年10月8日,中方直接出台禁令:安世芯片未经许可不得经中国出口,这一下就掐断了安世全球流通的主通道,要知道安世70%的海外客户都得从中国走货。
紧接着10月中旬,中方又启动稀土出口专项核查,芯片制造少了稀土根本转不动,荷兰ASML的光刻机,每台都得用中国产的稀土永磁材料。
![]()
安世这事儿,其实就是荷兰和中国的企业纠纷,早超出了单一事件的范畴,最明显的就是“去美元化”的苗头。
2024年10月起,安世中国不仅自己用人民币结算,还推动国内客户比亚迪、吉利也用人民币签单。
![]()
要知道,过去芯片贸易几乎全靠美元结算,现在人民币能插进来,不是偶然,是中国手里有封装测试、稀土这些别人离不开的环节。
从2017年安世濒临破产,到闻泰砸钱救场、把企业盘活,再到2024年荷兰突然动手接管,这场争端从头到尾都透着西方的双重标准,中国救企业是“管理不善”,西方抢企业倒成了“好心”。
荷兰跟着美国搞科技遏制,最后不仅坑了欧洲车企,还砸了自己的营商招牌,而中方的反制和应对,也让全球看清,中国科技企业不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有能力守住自己的产业,更有能力改写规则。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