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前,友人发来一段视频:东至的奶奶正蹲在院子里手除杂草,嘴里一直喃喃:要来了,要来了,他们要来看我了。
岁不及念,不经意间已淌过七个春秋。悠悠时光里,或国庆或中秋或重阳,总是拤着时间想念东至奶奶的小院和门前的柿子树,那棵桂花树也该飘香了吧。怕年事太高的奶奶累着,我们事先并没有通知奶奶,凭着六年的记忆集队出发。
一路上,我们一直在和今年新来的朋友喋喋不休:如何和素未平生的东至奶奶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踏上这条看路时,道路如何坑洼不平;奶奶如何盛情盯着我们每个人吃了6个糖心蛋….. 印象中,奶奶总是一件红衫早早地站在院门口,望向我们来时的路。隔着田埂,金黄的稻田,远处的土屋,挂满果实的柿树,定格成秋天的浓墨重彩,不甚欢喜。
![]()
老屋、稻田、蜿蜒的田埂,一切还是原来的模样,院落一株鸡冠花开得挺拔有力,红如火焰。一只小狗端坐在门口台阶上朝我们摇着尾巴。桂花树隐隐的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不自觉多吸了几口,沁人心脾。柿子树在院子的一角静静地,却是我们专注的焦点,柿子还没有全部红,青中带黄的果实挂在枝头。眼尖的友人发现了枝头高处有已经熟透的柿子,端来院落的凳子,架着人梯去够摘柿子,软糯香甜,味道一如从前。
![]()
去年的腊月,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却执拗地不肯去医院。这一跤让她在床上静养了三个月,精神和体力都不如从前了,如今还是要依靠移步器才能稳当前行。即便如此,她依然坚持不让我们扶,自己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着,蹒跚却坚定,在和岁月进行执拗的较量。七年的时光,我们见证了奶奶对生活的从容,对时间的珍惜,对每一次重逢的眷念。坐在庭院里,围坐着和奶奶聊起了这一年有趣的事。奶奶耳聪目明心清,认真地听着,惦记着我们去年拍照没有带来的照片,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七年,岁岁温情赴约。愿时光温柔以待,让我们能陪伴奶奶走过更多一些的岁月,让这份温暖的亲情在时光的长河中漫漫流淌。
![]()
今年我们来得时间稍微早了一些时候,是因为友人的热情牵线,安庆百年老字号“柏兆记”专门为奶奶提前定制了月饼盒糕点,赶在中秋之前和我们一起前往。和奶奶一起分享柏兆记的月饼,百年老店特制的月饼,是对奶奶即将百岁的祝福。奶奶也回赠我们东至地方的特色芝麻饼,软软的,柔软到我们的心里。虽说事先没有通知奶奶,但是奶奶与我们心意相通,早早地就炆上了一锅的五香蛋,瓜果一堆满满的一桌子,笑声、祝福满院。
我们真的是被奶奶宠坏的一群大小孩,回来很有几日,但是心心念念的还是奶奶的那满枝头的柿子。一不做二不休,买了一根5米长的摘柿子神器,要去摘柿子。有人提出异议:专门去摘柿子,不好吧?话音还没落,就给怼了回去:有啥不好的,奶奶家门口的柿子就是我们的,奶奶让我们去摘的!说得理直气壮。选一个周末,一行人提着箩筐就来了,端来梯子,伸长神器,对准一个熟透的柿子用力一挎,柿子就稳稳地落在神器的网兜里。至于不小心掉落地上的,裂开了,那就是我们的口中之物了。远处桂花树下,奶奶坐在摇椅上远远地看着我们打闹嬉戏,秋日晌午的阳光温暖和煦,今年的桂花返场二次花开,如同今年我们和奶奶的二次重逢,意外又惊喜。
![]()
临行时,奶奶还时时不忘叮嘱我们:“明年就100岁了,你们必须全部来啊。”奶奶的眼睛扫过我们每一个人,透露着期待。除了大声应邀,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七年的探访,我们早就成了彼此心中的那一份牵挂。还未离去又想重逢,明年,百岁,我们再相见......
![]()
心情|阅读|公益|
文字: 陶红
摄影:塔影横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