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种蔬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告诉你真相

0
分享至

林大爷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摆弄厨房。

每次小区邻居聚餐,他都得带一道拿手的凉拌黑木耳

可最近,楼下小超市门口,总有人小声议论:“听说黑木耳也被列进了致癌名单,怎么还敢吃?”

林大爷心里嘀咕:这到底是科学,还是危言耸听?

这些年,蕨菜、西葫芦、黑木耳时不时就闯入“致癌名单”的风口浪尖,让许多人菜市场买菜都多了几分迟疑。



“家常菜会致癌”,这个说法背后是不是耸人听闻的谣言?还是我们真的有必要警惕起来?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真的可能影响健康吗?尤其是第3种,你可能一直忽视了关键细节。

蔬菜是膳食结构中的主角,但“致癌名单”流言每次出场,都搅得人心忐忑。

今天咱们就用权威研究和专业分析,一起拆透:这些常见蔬菜到底冤不冤,这些传言又能信几分?该如何科学放心地吃蔬菜,才最有益于健康?

近几年朋友圈、短视频平台时常流传各种“蔬菜致癌名单”:蕨菜、西葫芦、黑木耳等都榜上有名。很多人一听就紧张,担心误吃了“健康杀手”。那么这些流言到底怎么来的呢?



蕨菜屡上风头,主要因为其含有一种叫“原蕨苷”的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类致癌物。2B类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是“对人类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主要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如果长期、大量摄入,确实可能增加某些癌症风险。但偶尔尝鲜、注意处理方式,风险其实极低。

至于西葫芦,它本身并没有毒,甚至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对心血管有益。



问题出在烹饪方式:120℃以上高温爆炒(甚至炸、烤),可能产生丙烯酰胺这一类疑似致癌物。可这不是西葫芦的“原罪”,而是烹饪出了问题。只要用清蒸或低温炒制,风险基本可忽略。

黑木耳被“致癌”其实也是冤枉。它富含多种营养,但“危险”发生在泡发环节。

泡水时间过长(超过4小时),尤其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容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产生的毒素确实致命,但跟致癌关系不大,更多是致急性中毒。

由此可见,所谓的“致癌名单”,其实是断章取义或者过度放大风险,甚至混淆了“急性中毒”和“致癌”的科学含义。

大量权威营养学资料显示,蔬菜本身是健康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被“致癌名单”吓住,反而会影响膳食多样性,得不偿失。我们来具体看看问题所在:

动物试验中,如果老鼠长期大量摄入原蕨苷,的确会出现癌变。但日常生活中,普通成年人偶尔吃一次,经过沸水焯烫5分钟,可以去除80%以上原蕨苷。

医学建议:每月别超过2次,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材,更安全。



健康问题根本不是蔬菜本身,而是在高温烹饪、长时间爆炒下产生的丙烯酰胺。这个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归为“2A类致癌物”,但食用量标准极高。

“用来炒菜时,只要油温不是非常高(见周围有细小气泡即可下锅),或采取蒸煮、凉拌、清炒”,致癌风险极低。



最大风险在“过长时间泡发下,滋生细菌毒素”。冷水泡2小时或温水30分钟,泡发后立刻烹饪,切忌存放过夜。切忌出现发黏、异味,一定要丢弃。

权威专家反复强调,蔬菜安全与否,和你的烹饪方法、储存方式、摄入量密切相关。把“致癌锅”全甩给某几种蔬菜,是极不科学的。

害怕吃蔬菜会致癌,其实是对科学的误解。安全吃蔬菜,掌握三大原则:

清洗干净,合理处理:

多数蔬菜表面可能残留农药或泥沙。回家后用流动清水+软刷,浸泡10分钟即可。蕨菜务必沸水焯烫5分钟,西葫芦清炒或蒸煮,黑木耳冷水2小时内泡发,立刻食用。



避免高温烹饪、缩短翻炒时长:

多用蒸、煮、凉拌等方式,炒菜油温看到筷子四周起小泡再下锅,严防炒糊、焦边。油炸、烧烤等高温方式,应尽量控制,偶尔为之无伤大雅。

控制摄入量,饮食多样化:

没有哪种蔬菜必须“长期或大量依赖”。每周蔬菜种类至少5-6种对调换着吃,每种不过量。腌制菜、发霉变质菜坚决不吃,这才是防癌关键。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醉卧浮生
2025-11-04 11:10:19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朱勤虎被查

朱勤虎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4 12:03:04
林彪坠机后,元老们反应各异

林彪坠机后,元老们反应各异

壹贰叁的壹
2023-12-14 14:51:34
字母哥谈绝杀:我能接受投不进 但无法接受不敢出手

字母哥谈绝杀:我能接受投不进 但无法接受不敢出手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4 13:51:04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买鲈鱼,聪明人从不只看大小!牢记这“3不选”,鱼贩不敢忽悠你

买鲈鱼,聪明人从不只看大小!牢记这“3不选”,鱼贩不敢忽悠你

阿龙美食记
2025-10-31 16:36:27
俄罗斯有多穷?莫斯科有多富?| 地球知识局

俄罗斯有多穷?莫斯科有多富?|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025-10-28 20:28:17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让你三观尽毁的事有哪些?网友:第一个最炸裂,太污了

让你三观尽毁的事有哪些?网友:第一个最炸裂,太污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23 00:15:02
因为攻击郑智化,多个大V被封

因为攻击郑智化,多个大V被封

燕梳楼频道
2025-11-04 13:00:41
一桩普通杀人案,为何几任省委书记未能解决,最终惊动邓公……

一桩普通杀人案,为何几任省委书记未能解决,最终惊动邓公……

极品小牛肉
2024-08-21 16:10:07
广西男子自驾失联后续:车已找到,记录仪被粘住,镜头前曾有人影

广西男子自驾失联后续:车已找到,记录仪被粘住,镜头前曾有人影

好贤观史记
2025-11-04 14:16:07
员工离职当天手机被公司远程一键清空,一审:驳回员工全部诉讼,二审:公司侵权

员工离职当天手机被公司远程一键清空,一审:驳回员工全部诉讼,二审:公司侵权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3 10:08:46
比亚迪插混的难题出现了:“大电小油”跟不跟,继续死磕DM-i?

比亚迪插混的难题出现了:“大电小油”跟不跟,继续死磕DM-i?

光电科技君
2025-11-03 16:14:54
中美刚达成一致,欧盟就坐如针毡,态度180度大转弯,向中国求饶

中美刚达成一致,欧盟就坐如针毡,态度180度大转弯,向中国求饶

安珈使者啊
2025-11-04 16:15:01
顽强阻击?罕见!于根伟动用18天备战申花,球迷:上港三连冠稳了

顽强阻击?罕见!于根伟动用18天备战申花,球迷:上港三连冠稳了

足球大腕
2025-11-04 12:36:48
攻击郑智化的报应来了!

攻击郑智化的报应来了!

梳子姐
2025-11-04 13:56:22
老人在幼儿园晨练后续:撬锁进入,孩子入园还不离开,幼儿园发声

老人在幼儿园晨练后续:撬锁进入,孩子入园还不离开,幼儿园发声

鋭娱之乐
2025-11-03 18:01:11
泰国政坛变天:民调政党支持率人民党狂揽26%领跑,自豪泰党慌了

泰国政坛变天:民调政党支持率人民党狂揽26%领跑,自豪泰党慌了

卷史
2025-11-04 11:47:30
2025-11-04 17:27:00
原来仙女不讲理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4年来个机遇暴富
1376文章数 4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女子称因劝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 当地回应

头条要闻

女子称因劝邻居不要把垃圾扔其家门口遭围殴 当地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亲子要闻

学习绘本 | 一抔故土塑华夏 万象天工连五洲

冬天穿灰色,这8种搭配方式很高级!

教育要闻

初中数学,题型少见,难倒了很多尖子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