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盐城一名患者在当地第一人民医院术后发现,所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医用耗材,价格存在显著悬殊。
![]()
据患者反馈,该耗材在淘宝平台的售价不足140元,而医院医保结算价却高达2200元,前者价格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这一巨大价差让患者提出质疑。
针对患者的疑问,盐城第一人民医院作出回应,称价格差异源于购买方式不同。
医院表示,医用耗材采购需通过合规的招标渠道,采购过程中不仅包含耗材本身成本,还涉及质量检测、售后保障、院内储存及配套服务等多项费用;而淘宝平台销售的多为单一耗材零售,成本构成更简单,因此两者价格无法直接对比。
此事引发公众对医用耗材定价透明度的关注,不少人希望医院进一步公开采购流程与成本核算细节,以明晰价差背后的具体原因,消除患者对价格合理性的疑虑。
三刀认为,医疗保障的初衷是为了减轻老百姓看病就医的经济压力,但有时候总有一种“越保越贵”的尴尬。
想当初的医疗反腐也曾让老百姓看到,相关部门的确想通过“利剑”行动来揪出那些套取医保资金、抬高医疗成本的“蛀虫”。
可渐渐地,这场反腐给人的感觉就是只开了个头,好像并没有什么下文。
而每当说到医疗领域的腐败,我们也都清楚它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如果放眼望去,各种医用耗材从几十元涨到几百元几乎是常态,甚至连药品的流通,都可能有人“扒一层皮”。
然而,遗憾的是。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某些人明目张胆地套取医保资金,将老百姓的救命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最终却很少受到严厉的惩处。
相比之下,看着那些辛苦卖菜的农民因涨价被罚,公众内心的失衡与不满便油然而生。
![]()
信任的缺失,不是一蹴而就。
过去没有医保的年代,虽然没有报销,但小病小痛的花费并不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去医院看病时,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询问“是自费还是医保”;同一药店的同款药品,用医保刷卡和现金购买的价格相差近一倍。
而医院或者药店在解释价格差时,对价差的本质避而不谈,甚至监管部门也会声称是“明码标价”。
还有人说,现在的医保就像“馒头1元一个,交了社保后8元每个,能报销3元,还规定买5个以上才能报销”,最后反而让“馒头都吃不起了”。
这个比喻可能不恰当,但它真的是道出了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一直以来,老百姓期待医院能有真正透明的价格体系,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
可眼下140元的耗材变成了2200元,那我们自然会很好奇,为什么同样的东西,经过医保后会贵这么多?那些多出来的钱到底用在了哪里?医保资金的每一笔支出,是否都经得起监督和审查?
我相信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乎百姓对医疗保障的信心,更关乎“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民生承诺。
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郑重声明
文章素材来自官方媒体,作为自媒体创作者,始终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时事的相关评论,无不良舆论引导。
此外,对于事件的真实性,自媒体创作者很难把控,所以也请大家理性阅读。
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