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牌高山始于2023年10月。
经过两年的市场探索期,今年5月,随着2025款高山8/9同步上市,便以颠覆性创新赢得市场认可。
截至2025年9月,高山家族订单突破4万辆,累计交付超3万辆,稳居国内MPV销量榜首。
不到半年时间,魏牌创造了业界瞩目的“高山现象”。
![]()
2025年10月15日,高山7上市,魏牌高山家族的三款车型完成集结,构成了一幅覆盖MPV市场多场景需求的完整版图。
无疑,因为高山7的加入,为这个正迅速崛起的产品系列增添了面向年轻家庭的全新选择。
然而,在直面高山家族市场盛况的同时,也不可刻意去回避市场出现的针对新车高山7的一些质疑之声.
尽管声音并不主流,但存在即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思考与判断。
质疑是在对比中产生的,高山7以28.5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完成上市,而这一价格仅仅只比高山8便宜了2.4万元。
然后,问题就来了。
请给我一个为什么不选高山8的理由?或者,请给我一个选择高山7的理由?
事实上,对于魏牌而言,选谁不是选呢?
开门见山,我们首先应该给高山7这款车做一个定性。
高山7/8/9三款车型没有定位高低的差别,只有使用场景不同的区分。
换句话说,高山7不是高山8/9的“小兄弟”,而是在更细分市场各自承担责任的“同道中人”。
而这,恰好就是2025款高山一改之前产品的市场叙事方式,即“由一变三”的思想精髓之所在。
这是一种清晰的定位差异确认,既源于魏牌对当下中国家庭多元化出行需求的深刻洞察,也源于长城汽车功力深厚的品类创新能力。
![]()
对于这个定性,其实官方也有定论。
魏牌CEO冯复之对此明确表示:高山7、8核心功能和硬件配置都一样,主要就差在了尺寸上,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家实际用车场景来选。
分别来看,高山9定位为“宜商宜家”的旗舰车型,车身长度超过5.4米,配备6座布局,兼顾商务接待与家庭出行双重需求。
高山8则面向大家庭用户,车长5.28米,轴距超过3.1米,采用7座设计。
新上市的高山7瞄准年轻家庭市场,以更为灵巧的车身尺寸,主打城际穿梭与日常使用。
怎么样更具体地去理解呢?其实有必要对高山7/8之间做一个对比。因为它俩之间尤其接近。
先说不同。
其实二者的核心不同只有一个:高山7的车长(5050mm)较之高山8(5280mm)短了230mm。
由此衍生出两个不同。
![]()
第一,因为车长不同,轴距必然不同,高山7的轴距(3085mm)较之高山8(3145mm)短了60mm。
第二,因为轴距短了60mm的同时,需要兼顾第二排空间的实用性,所以,高山7第二排不再标配占据更大空间的零重力座椅以及按摩功能。
除此之外,高山7/8两款车则完全相同。
动力系统完全相同,1.5T专用发动机+Hi4性能版的动力系统;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完全相同,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 X芯片+11个摄像头为硬件支撑的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
安全设计没有折扣,高山7延续长城汽车“安全是底线”的造车理念。
车身采用81.96%高强度钢,A/B柱使用2000MPa超高强度钢,配备3107mm超长侧气帘并支持6秒保压。
同时,高山7电池系统提前满足2026年新国标,并获“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满分认证。
是的,包括内外饰材质,装配工艺,全套舒适性配置等等,二者无一差别。
![]()
值得一提的是,高山7/8同时采用了二三排共轨的设计,1.84米长的轨道让二排三排前后空间可自由调节。
这就意味着,其实高山7/8在乘坐空间上可以完全做到相同的舒适度。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高山7后备箱的空间则要小于高山8。
所以,如果说,高山7的制造成本要低于高山8,那也仅仅低在因为车长缩短带来的那一点变化而已。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高山7车长短了那么一点点,到底是为了区分什么?
答案也简单而直白。
二者都是主打家庭用车,但家庭也分大小,高山7/8就是为了家庭大小不同而设计的。
如果用户的主要场景是4到5人出行,那就选择高山7;如果用户的主要场景是6到7人出行,那就选择高山8。
![]()
高山8的空间和装载能力更强一些,高山7在完全够用的同时,却带来更便利的使用效果,比如停车、过弯、调头等等都要来得更利索一些。
这,就是答案的全部。
而在如此答案之下,我们确实没有理由去看低高山7,继而质疑它的售价。
可以想象,随着高山7全面开启交付,高山家族实现月销破万的目标,将变得非常轻松。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哪怕是作为高山家族售价最低的高山7,也维持了28万元+的售价。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足以证明魏牌高山在参与MPV主流市场的竞争中,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优势地位。
其实,铺垫上述两小段,是为了继续掰扯高山7的售价。
目前,高山7执行28.58万元的售价,在部分准用户看来,是“贵”了。尽管在了解了高山7的全貌之后,或许可以理解,但理解归理解,超预算就是超预算。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没有可能等到25万元级,甚至25万元以下的高山7呢?
为了表述方便,姑且我们将这款想象中的新车谓之为“高山7青春版”。
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
其实“高山7青春版”的产品设计并不难。
比如,取消现款吸顶屏,适当降低座椅材质与舒适性设计,适当减配侧滑门的设计以及轮毂的配置等等,甚至都到不了对动力总成以及智能化配置做出变化的程度,以长城汽车的制造底蕴就可以实现。
所以,关键就要看魏牌愿不愿意这么做。而我们之所以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原因,就在于魏牌渠道的变化。
过去数月,“长城智选”这一融合了坦克与魏牌两大高端品牌的直营体系,正逐步变更为“魏牌新能源直营店”的消息一直在圈内弥散。
消息直指,坦克系列车型全线撤出“长城智选”,回归传统经销商网络。
当然,“长城智选”在升级为“魏牌新能源直营店”后,也就只售出魏牌旗下的新能源车型了。
根据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长城汽车需要将全新的魏牌直营门店数量由之前的430家拓展至600家以上,并覆盖约200个城市。
渠道拓展一定是要花钱的。更何况,这是短期内的直营渠道的高速扩张,必然带来侵蚀利润的风险。
![]()
如果魏牌从经营角度考虑,推出“高山7青春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因为这款售价更低新车的存在,高山7车系会从走量进阶为爆款。
由此带动整个高山家族的销量上升,从而对冲渠道费用的陡增。
然而,凡事皆有利弊。
如果从维系魏牌品牌调性的角度出发,推出“高山7青春版”则需要慎之又慎。
目前魏牌最走量的车型就是高山,其次是蓝山。
二者虽然品类不同,但定位同属“中大型”,售价均在30万元级。
这种车型定位较高,同时又是品牌销量担当的“良性”状态,是很多车企梦寐以求,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
既然如今的魏牌已经把握住了,又怎会轻易去放弃呢?
所以,我们能不能等来“高山7青春版”,的确需要看魏牌后续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无所谓对错的价值取向。
![]()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用户关注的西部自驾场景。
目前魏牌已在青藏、川藏、青甘环线设立35个护航驿站,承诺城区救援2小时达,偏远地区6小时内抵达。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魏牌还推出了“星夜服务”和“一小时快保”,不仅可以在晚上8点前到店办理业务,还提供从检查、保养到最后洗车,全程仅需一小时的超快捷服务。
不管将来怎样,当下的魏牌正在做品牌价值提升的事情。
当然,这会让观望中的那些高山7的准用户们觉得,28.58万元的高山7越来越物有所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