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30块能到的地方,现在高峰时段要50多;开12小时车流水才400,扣完成本剩不200” 这是当下网约车行业最真实的写照。
乘客抱怨车费越来越高,司机吐槽辛苦跑车不赚钱,滴滴、高德等头部平台屡屡喊“亏损”。但奇怪的是,网约车行业规模却持续扩张,交易流水也仍达数千亿。
![]()
三方看似都在“赔钱”,那钱到底被谁赚走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此“亏局”吗?
涨价背后的“价值缩水”
众所周知,现在人们外出,打车的时候,车费越来越贵,动不动就得二三十,如果远一点的话,甚至可能上百元,更别提高峰期。
![]()
有网友说,现如今平峰时段,每公里运价从1.5元升至1.8元,时长费从0.3元每分钟涨至0.45元,再叠加动态加价、远途服务费等附加项,总费用涨幅已超30%。
而更让乘客困惑的是,定价机制的“暗箱操作”。
![]()
明明显示“一口价”45元,堵车多花20分钟费用不变,但有时路况十分顺畅,实际费用却比预估高出10%。
询问司机时,大多也只会得到“根据实时路况动态调整”的解释,最后谈话不了了之,更让人无奈的是,车费上涨的同时,服务体验却在下滑。
![]()
短途单被频繁取消、绕路、被宰等问题频发,有一种“花钱更多,体验更差”的尴尬局面,令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网约车平均客单价上涨27%,乘客满意度却下降了18%,涨价的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却没享受到同等的服务。
![]()
就在网友们疑惑,为什么打车费越来越贵时,司机们也在为工资犯愁,明明工作量上涨了,但赚的钱好像更不够养家糊口了。
“别信平台说的日均流水500,月入过万,那都是画饼!”
![]()
消费者支付的打车费100元,但是到他们手里却缩减了很多,与此同时,运营平台也说,他们赚的钱很少。
据悉,现在网约车平台集体宣布把抽成降到27%,如此来说,之前网约车生意的获利方应该是平台,但数据显示,平台的抽成差不多只有1%。
![]()
一般来说,乘客付100元,平台拿走的只有10元,并不是众人想象的多赚,那么,每年几千亿元的流水账,都去哪里啦?
首先就是司机接客的刚性成本。
![]()
一般来说,司机在假期、高峰期会赚的比较多,原因很简单,客流量大,订单需求多30%以上,所以平台为了赚钱,也会适当提高他们的抽成比例,司机到手的钱就会多一点。
但高峰期一过,平台就会降低抽成,大约12%,这时候为了吸引司机接单,就会推出奖励、补贴等,吸引司机接客。
![]()
如果遇到极端天气的话,如暴雨、雪天等,平台还会设置额外的补贴,可这部分补贴,有时是从司机的抽成里划分的,所以司机所赚的钱,大多没有消费者想的那么多。
除了这些,平台也会控制司机的运营成本。比如司机送完乘客返回后,如果全程没有客人,平台就会将抽成压到10%以下,甚至8%,就像接送离市区较远的乡镇。
![]()
而且由于合规司机多采用“以租代购”模式,所以他们每月还要承担租金,3500-4500元;若车辆为新能源,日均充电费也得30-50元;以及车辆保险、违规处罚、吃饭消费等。
所以,司机的运营成本每月起码也得4000元,甚至更多,虽然赚得多,但成本也高,所以最后到手最多一半。
![]()
“隐性成本”的工作
再者就是平台的运营成本,其自身有一部分需要给到消费者,除下司机的抽成,剩下的钱,拿出一小部分给消费者做补贴,如每个人5-6元。
有时甚至还要消费一部分钱,给司机补贴,如“冲单奖”,日均接25单奖100元。在此基础上,平台还需承担自身运营成本。
![]()
为保障订单调度效率,平台需维护超百万台服务器,年技术投入百亿元;同时,24小时安全客服、行程录音录像存储、紧急报警系统运营,年成本也是好几十亿元。
这些投入不直接产生收益,却是合规运营的“必选项”,相当于每单需分摊2-3元技术安全成本。
![]()
最后就是平台监管成本的“隐形负担”,平台需为司机办理合规证件、承担违规处罚风险,还需向地方交通部门缴纳“运营管理费”,年合规成本也得几十亿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平台拿到的顾客支付的20块钱,最后算下各种成本,就只剩下1到2块钱,这还是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生意不好的话,平台就倒贴钱,处于亏损状态。
![]()
所以,网约车平台连年宣称“净利润不足1%”,并非刻意卖惨,而是行业高投入、低回报的成本结构所致。
而网约车司机有时晒出“日流水500元,到手仅200元”的账单,核心问题不是平台抽成过高,而是刚性成本吃掉了近60%的流水。
![]()
这就是为什么每年的流水金额并不少,但三方都觉得没赚到钱,运行成本的整体上升,自然也影响顾客的消费支出,所以网约车生意越来越难做。
更关键的是,现在网约车司机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但需求却增长得十分缓慢,部分城市甚至都快饱和了,如杭州、成都。
![]()
久而久之,司机成功完成一单的成本也会提高,所赚的钱自然也下降,乘客一方又认为价格较高,往往取消订单,而平台,也一直在进行“隐性成本”的工作。
故而,三方都陷入了两难,好在现在平台宣布降抽成,这样司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多赚点钱,但这只是短期利益,若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还得从长计议。
![]()
司机、平台、政策、甚至还有消费者,都得相互配合,制定一个合理的运行规则,如拼车单提升效率、统一营运险标准从而降低合规成本,尽力让所有人感到“钱花的值、赚得合理”。
![]()
笔者观点
根据目前统计的数据来说,在网越车这个业务中,赚钱的是网越车租赁公司、新能源汽车消瘦,毕竟只要干网越车,就得有“车”,所以类似商家的销量会增长。
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约车行业真是“烧钱”,但在现在社会生存,很多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生活成本相比之前,提高了很多,以至于现在人们的经济压力很大。
不论如何,现在生育、上学、做生意,没有哪个不耗钱,所以大家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调整好心态,不要陷入“焦虑误区”,干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