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啃老”这个词,在我国社会语境中始终带着强烈的贬义色彩。一旦被贴上这个标签,年轻人往往会被冠以“不争气”、“不懂感恩”之类的道德指责。
正因如此,许多出身普通家庭的青年,哪怕在外打拼得筋疲力尽、生活拮据,给家里打电话时仍习惯性地报喜不报忧,生怕让父母担心,也怕被人说成依赖家庭。
可讽刺的是,他们拼尽全力一年攒下的积蓄,可能还抵不上某些富二代几天的奢侈消费。
细细思量,同样是使用家庭资源,富家子女挥金如土被视为理所当然,而普通人接受父母一点支持却被斥为“啃老”。这背后究竟是对青年成长的激励,还是无形中的精神枷锁?
![]()
富人叫“传承”,穷人叫“啃老”
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我们评判是否“啃老”,从来不是依据行为本身,而是取决于背后的财富厚度。
富裕家庭的孩子住在家中豪宅,被称为“陪伴双亲尽孝道”;而普通人家的子女暂住老家房屋过渡,却常被嘲讽为“赖在家里不出去”。
当富家子弟创业时,父母投入数百万资金被美其名曰“家族资源整合”;而寒门学子备考期间,父母每月补贴几百元生活费,却被贴上“好吃懒做”的标签。
更令人唏嘘的是购房问题:普通家庭倾尽积蓄为孩子凑齐首付,外界会称赞“有责任感、懂规划”;可若未能买房、选择与父母同住,立刻又被扣上“没出息、靠父母”的帽子。
似乎无论怎么努力,普通人始终难以摆脱这一偏见的束缚?
![]()
其实我深知这种矛盾背后的现实困境:普通家庭资源本就稀缺,每一分来自父母的支持都显得格外沉重和显眼;而富裕阶层则拥有足够的资本,将原本的依赖关系包装成光鲜亮丽的“代际扶持”。
身边有不少朋友毕业后在一线城市打拼,房租几乎占据工资一半,父母悄悄每月转账一千元贴补,他们却总觉得羞于启齿。
反观家境优渥者,开着父母购置的豪车上下班,众人只会感叹“起点高、条件好”,从不会用“啃老”来形容。
这种双重标准,本质上是以财富多寡来界定道德高低,把本应温暖的家庭互助,扭曲成了令人心酸的社会污名。
![]()
别被片面印象骗了
总有人拿国外举例,声称“人家孩子十八岁就独立,绝不依靠父母”,但这类说法往往只讲半截话。
并非国外的年轻人不接受家庭支持,而是他们的社会话语体系不会把这些帮助定义为“啃老”。
数据显示,近半数美国父母仍在持续为成年子女提供经济援助,更不用提洛克菲勒、沃尔玛等豪门家族。
那些继承家族企业股份的年轻一代,刚成年便坐拥巨额资产,难道不是最典型的资源依附?只不过换了个体面的说法——“家族传承”罢了。
更重要的是,中外家庭文化根基本就不相同。
![]()
在许多西方国家,父母养育子女更多出于爱与责任,而非期待未来回报,“养儿防老”的观念并不普遍。
而在国内,部分家长在抚养过程中始终抱着“我为你付出多少,你就得还多少”的心态,一旦子女发展未达预期,便脱口而出:“白养你了,还在啃老!”
这种差异并非源于“谁更独立”,而是根植于对家庭支持的不同态度。
我们不应盲目推崇所谓的“西方独立模式”,而忽视了中国年轻人面临的实际生存压力。
房价居高不下,就业竞争激烈,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想要立足已属不易,父母适度帮扶实属正常。这不是软弱或依赖,而是家庭情感联结的真实体现。
![]()
家庭互助本是人间常态
当下社会存在一种吊诡的现象:一些人自己享受着长辈帮忙带孩子的便利,转头却批评年轻人“不够独立、只会啃老”;一面羡慕富豪家族的代际托举,一面又鄙夷普通人依靠父母是“没骨气”。
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恰恰说明他们已不自觉接受了由权贵阶层主导的话语规则——富人的资源延续叫“传承”,普通人的相互扶持却被贬为“啃老”。
而大众在无形中成了这套价值体系的传播者。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代际协作:祖辈协助照看孙辈,使年轻一代能安心投入工作。
![]()
父母动用多年积蓄帮子女支付首付款,只为让孩子在城市中拥有一席之地。
这些行为不该被简单归类为“啃老”,它们实际上是在弥补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
如今很多女性生育后如果没有老人协助育儿,根本无法重返职场;男性结婚购房时,父母拿出毕生储蓄,并非说明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房价早已远超个人收入极限。
这种代际之间的支持是双向的:今日父母助力子女安身立命,来日子女也会悉心赡养老人。这是平凡家庭中最真挚的情感纽带,不应被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词汇轻易抹黑。
![]()
结语
无论是富人的“家族传承”,还是普通人的“家庭互助”,代际之间的扶持本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础。
出身平凡的年轻人无需因接受父母的帮助而感到愧疚,只要仍在积极奋斗、未曾放弃自我提升,就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那些受益于家族背景的人,也不应真的相信自己“全凭本事”,唯有正视资源加持的存在,才能保持清醒的认知。
真正的独立,从来不是拒绝一切外来支持,而是能够识别社会评价中的虚伪双标,不被“啃老”这类标签所绑架。
该拼搏时全力以赴,该接受关爱时坦然接纳,这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对家庭关系真诚以待的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