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政部终于签署了《2025年财政法案》,运行了226年的非英居籍税制被彻底废除。这项曾让全球富豪在英享受海外收入免税特权的政策,如今成了工党政府修补财政窟窿的第一刀。
![]()
现在政策落地前三个月,财富外流就已经加速了。据亨氏咨询公司数据,2025年英国预计净流失1.65万名百万富翁,成为全球富豪迁徙榜上“净流出第一”。伦敦贝尔格莱维亚区的豪宅挂牌量悄无声息涨了三成,有几套千万英镑的房产反复降价还是卖不动。
百年特权到底便宜了谁?
非英居籍税制这东西,还得从1799年说起。简单来说,只要你的居籍地不在英国,哪怕常年住在伦敦,海外资产和收入不汇入英国就不用交税。最多能免15年,每年象征性交3万英镑,就能把全球资产捂得严严实实。
![]()
这政策简直是为跨国富豪量身定做。印度钢铁巨头米塔尔家族在英国住了30年,海外财富滚到149亿英镑,遗产税一分没掏过。信托架构更是避税利器,海外资产往里一塞,子孙继承时完美绕过英国40%的遗产税。
但工党财政大臣里夫斯去年十月就放话要改,说这是公平问题。英国2024财年预算赤字比预估高出150亿英镑,伯明翰、诺丁汉这些大城市接连破产,政府实在缺钱。
可富豪们觉得冤,一位私人银行客户抱怨,我在意大利建厂挣的钱,凭什么要给英国交税?这哪是公平,分明是杀富济贫。
![]()
新规到底有多狠?
4月6日后,免税期从15年直接砍到4年,还得满足之前连续10年不是英国税务居民的条件。住满10年更麻烦,全球资产都要被征收遗产税,信托也逃不掉。
最要命的是追溯条款。哪怕你2025年前就把资产放进信托,新规实施后产生的收益照样征税。税务律师们连夜改方案,有客户原本计划捐2000万英镑给剑桥大学实验室,现在直接撤资,说不如转去苏黎世建实验室,瑞士税率能协商。
![]()
政府估计7.4万人受影响,但智库牛津经济研究院泼冷水,说非英居籍群体可能减少三分之一,政府每年反而要损失10亿英镑税收。毕竟这帮人去年光所得税就交了近90亿英镑,现在人跑了,税基也跟着缩水。
富豪往哪儿跑?
葡萄牙、意大利、马耳他成了香饽饽。意大利搞固定年税,外国人交20万欧元就能搞定全国税务,希腊更狠,10万欧元包年。阿联酋迪拜预计今年吸纳近万名百万富翁,120个家族办公室已经管着1.2万亿美元资产。
![]()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走。一位科技公司创始人说,孩子在国际学校刚交到朋友,公司研发团队都在剑桥,为了省税举家搬迁不值得。可更多年轻企业家觉得风向变了,自打英国脱欧,就觉得这地方不再欢迎全球人才。
全球避税天堂真的死了?
开曼群岛今年1月实施实益所有权登记制度,英属维尔京群岛也要穿透备案股东信息。全球126个国家加入CRS税务信息交换框架,2024年光是中国居民在澳洲的116万个金融账户信息就被交换给中国税务局,涉及358亿澳元资产。
![]()
但低税率地区还在,玩法变了。香港早全面实施CRS,金融机构得严查客户税务身份。未来连加密货币、境外不动产都可能被盯上,想靠藏富避税越来越难。
说白了,野蛮避税的时代是死了,但合规规划的空间还在。只是英国这波操作,短期可能补了财政窟窿,长期却伤了金融中心的根基。现在政府嘴硬说改革为了公平,可当伦敦金融城的灯一盏盏暗下去,不知道里夫斯会不会后悔这一刀砍得太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