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智化吐槽机场被骂,实话说确实不冤。
从视频上,看深圳机场的态度已经服务得相当不错。虽然在升降车和客机机舱在距离上有一定差距,但至少发挥了人力服务的优势——在没有机舱跳板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弯腰帮他抬脚,送进了民航机舱。
于此,他指责“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是最没人性”,在论据上已经立不住脚。
一方面人家人性味儿十足,另一方面,向下比,这个“最”字,恐怕是老郑腿脚不便,出门去的地方太少,草率得出的结论。
至于他发表的,机场工作人员“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的措辞。如果不把它当成文学修饰,音乐玩梗,而是纪实写作,就显得有夸大之嫌。甚至被质疑不懂感恩,是农夫与蛇,也是情理之中。
在公开社交渠道,作为掌握话语权的社会知名人士,本就会被更多考量和审视。这种微妙的平衡尺度,不仅在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
所以说他丝毫不冤,恐怕这也是郑智化愿意致歉的核心动因。
除此之外,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眼力见,认错了形势和立场。
合法性上看,由于郑智化自身的区域属性,要求他必须是个完美无瑕的控诉人。场外对他行为的审视,是显微镜式的,地毯式的;天上对他的记录,是无死角的,全方位的。哪怕是发言中,“连滚带爬”四个字,都会有高考语文高分选手进行再解读、再理解和再认识。
这恐怕是他少遇到过的,严阵以待的待遇,在斗争经验上必然匮乏。
加上恐怕他也没料到,作为对标国际级别的公共交通枢纽,本应该经过严格控制的监控,还能被这么随意地被释放出来,一时间剑招凌乱,溃不成军也是情理之中。
再有就是击打目标上,老郑也出现了差错。
如果他喷的是羽田机场,怒斥人家缺乏人性,素质低下,这时候哪怕对方掏出同一条视频,也自有大儒为其辩经。他没将枪口对准敌人,调转向内,明显嗅觉灵敏度上没有入乡随俗,出现了问题,。
郑智化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用错误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可能部分合理的诉求,那么一切就变得不那么合理。这是老郑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以至于引导行为出现了偏离。
![]()
回到深圳机场身上,这错还真不能不认。
根据国家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技术标准》和《运输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指南》,其中明确提及,登机时的“无障碍通行路线上如有高差,应设置坡道”,同时“旅客登机桥固定端坡度不应大于1:10”。
简单来说,就是深圳机场不达标。它们不仅没达到国际上的《残疾人权利公约》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国内《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能拿出多个条款,强调无障碍设施通行的重要性。
事已至此,视频如何流出已经不再重要。动机上,是否是机场方面在道歉并提出优化举措以后,仍觉得委屈,想自我辩解,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视频,解开了机场的僵局。那放出视频的员工,就值得被奖赏。这就是实用主义的写照。
据统计,全国有8000多万的残疾人,日常我们很少能见得到他们,因为他们出行确实太难了。
这里的难一定有自己的因素,当然也有外界的因素。在一个无障碍设施没有广泛普及,普及却没有有效维护的体系里,出门的每一条阻塞的盲道,都会化作前行路上的钉子,深深地扎进残疾人士的肉里。
机场在服务这方面,反而可能是国内最优的区域。在更多地方,甚至连开工修补的动力都没有。毕竟,做好这件事,除了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在性价比上,几乎聊胜于无。
在一个社会达尔文情绪蔓延的环境里,在一个诸事都要量化回报率的环境里,这些细节存在,但是与己无关时,就会被高高挂起。
甚至仔细甄别,你就会发现,斥责郑智化的言论中,不少言论,浅埋藏在口诛笔伐之下,是对残疾人士处境的歧视和不屑。
多么有趣,事情闹到最后,深圳机场竟然靠一段视频,迎来了满堂的掌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