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会开幕,聚焦智慧教育新范式
10月17-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5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本届年会以“智创未来:学习科学与智慧教育新范式”为主题,来自学习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与校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研究人员、以及关心支持学习科学发展的各界人士共500余人现场参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张雁云,分会理事长、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教授主持开幕式。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张婧婧教授作大会程序委员会工作报告。
![]()
李楠致辞
李楠向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5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学习科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分会作为学会系统中研究教育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力量,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成果转化和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他强调,建设教育强国要回到教育科学的原点,把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作为关键路径,深入研究教育的科学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继续支持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的发展,分会要将落实学会总体战略作为重点任务,持续增强会员服务意识,创新开展学术与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争创一流分支机构。
![]()
张雁云致辞
张雁云代表北师大向出席年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的领先成果,指出学习科学是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动力。他表示,北师大将继续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时代需求,深化学习科学研究,推动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学校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加强与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在学习科学领域持续探索,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贡献“北师智慧”和“北师力量”。
![]()
赵险峰致辞
赵险峰在致辞中指出,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立足自身职能和学术特色,聚焦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任务,在理论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分会的学术创新力、服务支撑力和组织凝聚力显著提升。他强调,燕山大学作为理事长单位,将坚守服务会员、凝聚共识、推动创新、服务发展的宗旨,会同各理事单位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与广大会员、专家学者携手,共同书写学习科学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主旨报告,探索学术前沿热点
本届年会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董奇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飞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所所长韩锡斌教授作主旨报告。
![]()
董奇作主旨报告
董奇教授作“研究脑智发育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旨报告,从“关注脑、理解脑、促进脑、适应脑、研究脑”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脑智发育对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的科学规律。他指出,深入理解儿童青少年的脑智发育规律,是智慧教育创新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他介绍了国家2023重大科学计划“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结合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强调睡眠、运动、音乐、阅读等因素对脑智成长的重要作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体差异。
![]()
朱德全作主旨报告
朱德全教授作“学习的多样化通道与发展的多元化路径”的主旨报告,提出三个核心观点:了解学习的新脑作用机制并遵循学习规律;在遵循规律中学会学习;在多元化学习通道中实现多元化发展。报告系统阐述了读、听、讲、看、写、做、问、想、处九种学习方式的新脑作用机制和价值逻辑,强调要通过多种学习通道提升学术能力,培养系统性思维,实现全面发展。
![]()
吴飞作主旨报告
吴飞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他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对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的深远影响,介绍了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建设及数智化教学方面的创新实践。他重点分享了“智海·三乐”学科大模型与“智海-摹”实训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AI+X微专业”《人工智能素养红皮书(2024版)》等成果如何助力高校AI教育普及。吴飞教授强调,人工智能教育的使命在于“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为会创造的人”,呼吁以教育引领科技,以智能塑造未来。
![]()
韩锡斌作主旨报告
韩锡斌教授作题为“教育大模型建设与应用:挑战与对策”的主旨报告。报告提出了构建“人机协同问题解决”教学框架的解决方案,强调要从真实工作场景出发设计典型任务,通过行业能力图谱重构知识体系。他表示,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的生态体系,包括制定统一标准、建设共享算力平台、开展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师培训等具体对策,最终实现行业-专业大模型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方面的平衡发展。
圆桌研讨,不同思想交流碰撞
![]()
特邀圆桌研讨
![]()
LS8“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研讨营”
![]()
期刊面对面
![]()
青年学者圆桌研讨
特邀圆桌环节,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AI对学习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机遇与挑战”进行研讨,就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学习科学研究范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核心问题展开思想碰撞。
LS8“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研讨营”的21名学生代表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涵盖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中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期刊面对面&读者对话”专场活动邀请了国内多家教育类核心期刊主编与编辑代表围绕“AI辅助写作的学术诚信边界”“AI署名与作者身份界定”与“出版模式创新与技术速度匹配”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为推动学习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与动力。
学习科学青年学者圆桌研讨环节,聚焦“青年学者视野中的学习科学新图景”主题,青年学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跨界经历,就人工智能时代研究范式创新与融合、人工智能在重塑教育研究和实践边界的过程中给青年学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给出了各自认为在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议题。
论坛闭幕,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
闭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志春向大会发布重磅成果教育学智思体研发及应用。该成果是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司”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专用大模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教育学部联合攻关。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组织专家,积极参与“教育学智思体”模型中教育理论框架与教学场景构建等关键环节。作为教育学学科的专用大模型,"教育学智思体”1.0版本的发布,为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新的智慧动能。
(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供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政治建会 学术立会 开放兴会 贡献强会
微信号 : zggdjyxhwx
网址:https://www.cahe.edu.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