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血脂飙升非偶然!医生提醒:5个习惯是祸根,放任易堵血管

0
分享至

43岁的陈先生体检时总胆固醇超标3倍,血管已出现斑块。他纳闷自己从不吃肥肉,追问才知:每天一杯全糖奶茶、久坐10小时,还常熬夜吃盐焗坚果“养生”,这些习惯正是升脂元凶。



别再被误导!4个血脂误区,很多人踩了还不知道

血脂异常的高发,和大家对它的认知误区有很大关系。以下4个误区,90%的人都中招过,必须及时纠正。

误区一:只有吃肥肉才会高血脂

这是最常见的误区。很多人从不碰五花肉、猪蹄,却依然血脂超标。其实除了动物脂肪,精制糖、反式脂肪酸、过量的植物油,升脂速度比肥肉还快。

比如奶茶里的果葡糖浆,会直接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会升高“坏胆固醇”。所以别再只盯着肥肉,高糖、高油的加工食品更要警惕。



误区二:瘦人不会得高血脂

不少瘦人觉得“高血脂是胖子的专利”,体检时根本不查血脂,直到出现头晕、胸闷才发现问题。其实血脂高低和体重没有绝对关系,和脂肪分布、代谢能力更相关。

还有些瘦人久坐不动、熬夜酗酒,一样会让血脂飙升,还有些瘦人天生代谢异常,肝脏合成胆固醇过多

误区三:血脂高没症状就不用管

血脂高是典型的“沉默杀手”,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等到出现头晕、胸痛、肢体麻木时,血管已经堵了一半以上,等到心梗发作就晚了。

血脂异常的危害不在于“有没有症状”,而在于它对血管的慢性损伤。哪怕没有感觉,只要血脂超标,就需要干预,否则斑块会越积越多。



误区四:降血脂全靠吃药,饮食运动没用

有些患者查出高血脂后,只依赖药物,依然胡吃海喝、久坐不动,导致血脂控制不佳。其实药物只是“辅助手段”,生活方式调整才是降血脂的基础。

对于轻度血脂异常,通过饮食和运动就能恢复正常;即使需要吃药,配合健康习惯也能减少药量、降低副作用。反之,不调整习惯,再好的药也难控好血脂。



警惕!5个不起眼的习惯,悄悄让血脂飙升

1、每天一杯甜饮料,比吃肥肉还伤血管

很多人用奶茶、可乐、果味饮料代替水,觉得“比白开水好喝”,却不知这些饮料里的“添加糖”是升脂元凶。尤其是果葡糖浆,进入人体后会直接被肝脏吸收,快速转化为甘油三酯。长期喝甜饮料,会让甘油三酯水平急剧升高,加速血管斑块形成。

更可怕的是“隐形糖”,比如蜂蜜、果脯、速食汤料、沙拉酱里都藏着大量糖分,很多人不知不觉就吃多了。建议大家把甜饮料换成白开水、无糖茶或柠檬水,购买食品时看配料表,“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等成分排在前三位的,尽量别买。



2、久坐不动,脂肪堆积在血管里

现在很多人上班坐8小时,下班躺沙发,一天下来活动量不足10分钟。久坐会让身体代谢速度减慢,脂肪燃烧效率降低,多余的脂肪无法消耗,就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堆积在血管壁上。同时,久坐还会让下肢血液循环变差,血液黏稠度增加,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

3、过量吃“养生坚果”,热量超标反升脂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确实对心血管有益,但很多人走进了“多吃更健康”的误区,每天抓一把又一把地吃,还偏爱盐焗、糖衣口味。

坚果的热量非常高,吃多了,多余热量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反而让血脂升高。盐焗、糖衣坚果还会增加钠和糖的摄入,加重血管负担。



4、熬夜修仙,内分泌紊乱致脂代谢失衡

“凌晨1点睡,早上7点起”是很多人的常态,却不知熬夜会直接打乱脂代谢。人体在睡眠时,内分泌系统会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代谢,其中胰岛素能促进脂肪分解。

熬夜会让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脂肪分解效率降低,同时促进肝脏合成胆固醇,导致“坏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超标。长期熬夜还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



5、每天喝二两酒,肝脏合成脂肪加速

很多人觉得“少量喝酒能软化血管”,却不知酒精是升脂的“加速器”。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脂肪酸的分解,同时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

长期饮酒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急剧升高,引发酒精性脂肪肝,还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血脂更容易堆积成斑块。

从医学角度讲,没有“安全的饮酒量”,最好的做法是戒酒。如果实在无法避免,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且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科学降血脂,“吃动结合”3个黄金法则,医生亲测有效

降血脂不是“不吃不喝”,而是“科学吃、合理动”。结合临床经验,以下3个黄金法则,能帮你安全、高效地降低血脂,大家可以照着做。

法则一:饮食调整,吃对食物比“节食”更重要

降血脂的核心是“减少坏脂肪,增加好营养”。首先要减少高糖、高油、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比如甜饮料、油炸食品、蛋糕、人造奶油;

其次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燕麦、芹菜、菠菜、苹果等,膳食纤维能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促进其排出;

最后要适量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深海鱼、亚麻籽,Omega-3能降低甘油三酯,保护血管。



法则二:规律运动,选对强度比“猛练”更有效

运动能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还能升高“好胆固醇”,帮助清除血管内的“坏胆固醇”。但要注意,不是“运动强度越大越好”,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效果最好,比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

建议大家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5-6次,运动时保持心率在“(220-年龄)×(60%-70%)”的范围,比如50岁的人,运动时心率保持在102-119次/分钟即可。久坐的人可以从“碎片化运动”开始,比如上下班提前1站下车走路,午休时爬楼梯,慢慢养成运动习惯。



法则三:定期监测,掌握血脂变化比“盲目干预”更重要

很多人降血脂全凭“感觉”,不知道自己的血脂变化情况,这样很容易走弯路。建议大家定期查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健康人群每年查1次即可;高血脂高危人群,比如肥胖、糖尿病、有家族史者。每3-6个月查1次;正在降血脂的患者,每3个月查1次,根据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调整3-6个月后,血脂仍未达标,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要因为“怕吃药”而拒绝治疗。药物能快速控制血脂,避免血管进一步损伤,同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别再觉得“血脂高离自己很远”,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熬夜、喝甜饮料、久坐,也开始出现血脂异常;也别再被“吃肥肉才会高血脂”的误区误导,那些不起眼的小习惯,才是最该警惕的“升脂元凶”。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句话,从今天开始调整生活习惯,远离高血脂,守护好自己的血管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溥仪的文化程度到底是有多高?专家:其实他真实学历让你望尘莫及

溥仪的文化程度到底是有多高?专家:其实他真实学历让你望尘莫及

阿鄖田间生活
2025-10-31 17:20:33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非要和小两口睡一张床的婆婆,12刀剁掉了儿媳的头,江苏真事儿

非要和小两口睡一张床的婆婆,12刀剁掉了儿媳的头,江苏真事儿

左堤路小车神
2023-11-22 19:55:20
俄媒:红军城被围乌军已开始投降

俄媒:红军城被围乌军已开始投降

参考消息
2025-11-02 09:58:05
“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教师横向课题考核催生造假产业链

“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教师横向课题考核催生造假产业链

红星新闻
2025-10-31 21:35:21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6:40
我是县财政局长,初恋调任县委书记,她将我调到落后的镇任镇书记

我是县财政局长,初恋调任县委书记,她将我调到落后的镇任镇书记

秋风专栏
2025-10-07 11:12:43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TOP大学来了
2025-11-02 17:01:46
恩爱12年难抵残酷现实,童瑶把富豪老公熬成爹,年龄差终究是道坎

恩爱12年难抵残酷现实,童瑶把富豪老公熬成爹,年龄差终究是道坎

律便利
2025-11-02 18:35:03
左宗棠把宁夏匪首马化龙一家三百多口全宰了,在西北地界炸了锅。

左宗棠把宁夏匪首马化龙一家三百多口全宰了,在西北地界炸了锅。

百态人间
2025-10-30 15:01:56
紧急提醒:这类iPhone17Pro Max存在远程反锁可能,买到就亏!

紧急提醒:这类iPhone17Pro Max存在远程反锁可能,买到就亏!

果粉使用技巧
2025-11-01 17:49:54
中国恢复采购美大豆,巴西急降价却为时已晚!农业部长肠子悔青了

中国恢复采购美大豆,巴西急降价却为时已晚!农业部长肠子悔青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1 21:52:37
翩翩起舞的小姐姐,黑色瑜伽裤一穿身材好到犯规,时尚感直接拉满

翩翩起舞的小姐姐,黑色瑜伽裤一穿身材好到犯规,时尚感直接拉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01 18:52:37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莫迪目睹!印度议员当场拆iPhone,震惊全场的真相曝光!

莫迪目睹!印度议员当场拆iPhone,震惊全场的真相曝光!

丹徒生
2025-11-02 07:57:35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妙招酷
2025-10-29 00:22:47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12 18:26:37
接待了中国第一气功大师之后,赌王一巴掌扇掉了王林的风光无限

接待了中国第一气功大师之后,赌王一巴掌扇掉了王林的风光无限

小莜读史
2025-10-23 20:01:32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小椰的奶奶
2025-11-02 16:08:10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妙知
2025-08-28 10:19:43
2025-11-02 19:16:51
袁医生课堂 incentive-icons
袁医生课堂
分享有温度的骨科健康内容
371文章数 111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艺术
教育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同样开售三天,小米、vivo、荣耀、OPPO新旗舰销量对比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教育要闻

哈萨克女孩的中文第一课:对话杜尚别中文教师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