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依法对关键战略资源——稀土的出口实施管制时,一场牵动全球产业链神经的复杂博弈正式拉开序幕。
面对中国的这一举措,欧盟展现出了一副极其矛盾的面孔:一面是因产业链“卡脖子”之痛而主动致电北京,寻求对话与妥协;
另一面却与成员国密谋反华,不仅将12家中国实体列入制裁清单,更扬言要动用从未启用的“贸易核选项”。
在这场看似混乱的交锋中,中国的应对沉稳而精准,甚至先发制人,将矛头指向了欧盟背后若隐若现的操盘手。
而就在西方政界大搞“脱钩断链”的喧嚣中,敏锐的全球资本却用真金白银,悄然投下了截然不同的一票。
欧盟的“两面派”
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欧洲工业的湖面,激起了剧烈的涟漪。
作为全球新能源与高端制造业的核心资源,稀土是生产电动汽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和半导体设备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而在这一领域,欧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几乎是“命脉级”的。
因此,当中方启动管制后,欧洲的产业链迅速出现了连锁反应。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甚至发出紧急警告,称若稀土供应持续短缺,未来几周内欧洲可能将有超过十万的汽车产业工人面临停工的风险。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种“断供焦虑”,迫使此前一直高喊“对华技术限制”和“去风险”的欧盟,不得不暂时放下强硬姿态。
10月21日深夜,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主动致电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
在这场视频会谈中,欧盟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转变。
一改往日的指责,谢夫乔维奇首次明确表态,对“中方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的考虑”表示理解。
更具诚意的是,他还主动提出,欧盟“愿协助中荷就安世半导体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这无疑是在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欧盟愿意帮助中国解决一个棘手的麻烦,以换取中方在稀土审批上的便利。
然而,谈判桌上的温和姿态,似乎只是为了掩盖密室里正在酝酿的强硬风暴。
![]()
就在中欧高层通话后不久,欧盟的另一副面孔便暴露无遗。
据多家外媒披露,欧盟27个成员国正在秘密开会,密谋对华实施强硬的贸易措施。
在这场“反华”密谋中,作为欧盟“发动机”的德法两国态度出奇地统一。
法国主张欧盟应“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而德国则更为激进,鼓励对中国动用被视为“核选项”的《反胁迫工具法案》——这是一项自制定以来从未被实施过的极端贸易武器。
欧盟的狠招并未停留在口头上。
他们以所谓“规避对俄制裁”为由,将12家中国企业实体列入了制裁清单,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向中方施压。
欧盟的这种“一边打电话求合作,一边关起门来搞制裁”的矛盾行为,深刻揭示了其内心的纠结与困境。
一方面,经济上的巨大依赖使其不敢与中国彻底撕破脸;另一方面,不甘心的他们,又不断采取对抗性的姿态。
这种“两面派”的做法,不仅让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信誉受损,更让中欧关系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精准反击与全球资本的“用脚投票”
面对欧盟时而妥协、时而威胁的复杂态势,中国的应对显得从容不迫且层次分明。
王文涛部长多次重申,稀土出口管制严格遵循中国《出口管制法》,并非完全禁止出口,而是旨在防止稀土被用于军事领域,这是对中国乃至世界负责任的做法。
同时,中方用事实说话,指出对欧盟的民用稀土出口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甚至还在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上的便利。
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增长了21%。这清晰地表明,中国的政策是精准且有理有据的,并非无差别的贸易打击,这让欧盟的强硬指责显得苍白无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深知,欧盟此次激烈反应的背后,离不开美国的煽风点火。
从特朗普施压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到联合G7试图绕开中国建立新的稀土供应链,美国一直试图将欧盟牢牢绑在“遏华战车”上,让欧洲为美国的战略利益买单。
![]()
对此,中国选择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行动,将反制的矛头精准地对准了美国。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从今年9月开始,中国没有购买一粒美国大豆。
作为美国大豆曾经的最大买家,中国的这一举动直接让美国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更沉重打击了特朗普的农业州票仓,引发了美国豆农的强烈不满和施压。
中方清晰地向外界展示了:中国不吃威胁这一套,并且有能力、有智慧对幕后黑手进行精准反击。
就在西方政客们沉浸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时,全球资本市场却正在上演另一番景象。
西方媒体敏锐地发现,与政界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资本正在逐渐回流中国。
国际对冲基金在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达到了过去18个月以来的峰值。
这一趋势背后,还有一组具体的经济数据对比:2024年上半年,当中国的经济增速达到5.3%时,美国的增速仅为1.9%,而欧元区更是只有区区0.7%。
![]()
谁才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答案不言而喻。
全球资本的“用脚投票”,无疑是对欧盟“谜之操作”的无声讽刺。
当全球投资者纷纷呼吁投资中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时候,欧盟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中国百般设限,甚至不惜以损害自身利益为代价去搞“脱钩”。
这种行为既不符合欧盟成员国的根本利益,也不利于中欧的互利共赢。
事实证明,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脱钩”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口号。
与其继续被美国当枪使,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欧盟更应该加快实现战略自主,趁着中国崛起的东风,实现自身的经济复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